相似三角形評課稿
相似三角形評課稿
李老師非常從容淡定地為我們呈現了一堂精心設計的複習課。我們感受到李老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在他的引導下,課堂氛圍很融洽,李老師恰到好處的解題指導和情感教育又為課堂帶來了點睛之筆。李老師的課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材處理得當,教學設計巧妙。
一個題目巧妙的複習了相似三角形的四種判定,以正方形為背景,讓學生畫圖操作,科學認證的過程,體驗問題的解決過程,以一個基本的“ K ”字圖貫穿整堂課,一題多變,一課一題,減少學生讀題的時間,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寬、更廣、更深的培養。
(2)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往往會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思維火花,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李老師在複習了四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後,問:將一塊三角尺的直角頂點P放在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BD上滑動,直角一邊始終經過點A,另一邊與射線CD相交於點E,請畫出圖形。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直觀思維,而且滲透了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讓學生學會不遺不漏的解決問題。
(3)對幾何畫板使用的技藝令人豔羨。
“幾何畫板”實現了圖形由靜向動的漸變過程。李老師利用幾何畫板實現數形結合,突破教學難點,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生畫完圖形後,李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線段PE與PA的數量關係。給學生充分時間思考後,並用電腦測量,讓學生直觀的進行比較,用數字說話,提高課堂的效率。
個人看法:作為章節的複習課,起點是否放得低些,面向全體讓更多的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