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範文(精選5篇)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範文(精選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1

  20xx年以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持續增產,農村蓬勃發展,農民不斷增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探索實踐的《推進三個“數字化”打造數字賦能“陽西模式”》入選省鄉村振興百佳實踐案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一是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把鄉村振興工作作為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的重要議題,定期聽取情況彙報並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縣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一週一研判,確保工作層層落實到位。二是完善領導幹部聯絡鄉村振興工作機制,縣四套班子成員掛點鎮村,鎮委書記、鎮長每年各掛點一條示範村進行重點打造。三是最佳化鄉村振興機構隊伍建設。今年,縣委縣政府將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更名為縣鄉村振興局,各鎮在農業農村辦公室加掛鄉村振興工作辦公室牌子,負責鄉村振興工作。四是縣委鄉村振興辦專門成立四個專項督查工作組,每季度至少一次對全縣各鎮各單位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進行專項督查,促進相關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二)紮實開展駐鎮幫鎮扶村,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全縣8個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47名隊員及59條村派駐第一書記已第一時間進駐到位,並落實駐鎮幫鎮八項制度上牆。二是全面完成扶貧檔案、資產交接。已摸排出脫貧不穩戶、邊緣易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等“三類監測物件”共17戶75人。落實鎮科級幹部一對一幫扶機制和設立返貧保障基金、購買返貧保險等措施,切實增加“三類檢測物件”收入防止返貧。四是制定發展規劃,推動專案實施。因地制宜制定幫鎮扶村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

  (三)著力抓好產業振興,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一是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建設高標準農田2.14萬畝,落實糧食種植面積35.6萬畝,預計產量達14.6萬噸。二是畜牧業穩步增長。全年生豬出欄肉豬達50.5萬頭,超額完成上級下達我縣生豬出欄任務。三是大力推進漁業產業發展。預計實現漁業總產量達50.12萬達,總產值65.7億元。加大海洋養殖規劃和專案招商,深海網箱養殖業發展迅猛。四是大力推進省市縣農業產業園,建成12個縣級數字農業產業園和26個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案。五是繼續深化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全國“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縣以及省數字農業示範縣專案建設。我縣獲得20xx年廣東荔村“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我為荔農辦實事”優秀政務服務獎。六是推動扶持鄉村產業政策落實。我縣與農行陽江分行簽署100億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繼續完善出臺鄉村振興“政銀通”支農貸款和扶持壯大集體經濟“三個三”政策,推動全縣實現土地流轉面積達14.05萬畝,探索推行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1.1萬畝。同時,我縣大力發展鄉村民宿鄉村旅遊經濟,其中沙扒鎮獲得廣東省鄉村民宿示範鎮,雞乸村獲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四)圍繞人才振興,進一步抓好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已建立1個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1個陽西縣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20xx年以來,三大工程共培訓4073人次。開展200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成立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舉辦相關鄉村振興培訓。建立陽西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成立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工作專班。實施“揚帆計劃”競爭性扶持縣重點人才工程專案、“陽西縣‘程村蠔’產業鏈人才培養工程”和“陽西縣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工程”,成功引進國家荔枝龍眼產業體系技術創新科研團隊和羅非魚精深加工創新科研團隊。設立省農科院(陽西)數字農業研究所、省農業科學院陽西博士工作站。

  二、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二是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三是大力推進“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四是加強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是全力以赴抓好鄉村振興年度實績考核。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2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佈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名單,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阜平縣等100個單位入選。據瞭解,開展建立工作2至3年後,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將對這些入選縣組織評審,達到標準的將被授予“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稱號。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鄉村振興專案、資金等重點開展精準監督,護航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為抓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展開提供有力紀律保障。

  乾淨整潔的村莊,連綿起伏的茶園,沿途還有竹文化博物館、清風亭、老虎洞農民公園等景觀,一到週末,地處三省交界的江蘇省宜興市太華鎮乾元村就會有許多人前來“打卡”。宜興市挖掘村級資源,將村莊變景區,許多農旅融合專案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為保障專案廉潔、帶動群眾受益,宜興市紀委監委派出監察員辦公室、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組成“市鎮村”三級聯動監督小組,對專案招標流程、資金撥付使用、民主議事決策、村務財務公開等工作重點跟進監督,推動職能部門保障專案按計劃落地。

  “東部地區示範縣在鞏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基礎的同時,聚焦提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質量,著力提升鄉村治理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宜興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主線,以“清廉村居”建設為抓手,把廉潔元素融入村居建設全過程,把清廉理念落實到村級工作各方面,為農旅融合產業注入“廉動力”。

  蜜雪梨種植園、稻田蛙綜合養殖……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以打造特色品牌為引擎,不斷釋放增收致富潛力,持續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上杭縣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領域政策支援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專案和環節,聚焦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圍繞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專案、“一縣一片區”建設專案、“一村一品”示範村培育等重點工作,強化對專案申報審批、資金分配使用等監督,護航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

  位於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的白沙黎族自治縣,是這次海南省唯一入選的建立示範縣。為進一步提高監督質效,白沙縣紀委監委以“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在開展監督前全面分析研判,並按照“就近整合、優勢互補、交叉協作”原則,將11個鄉鎮劃分成立5個交叉互查組。各互查組透過聽取彙報、查看臺賬、實地查驗、入戶走訪等方式,聚焦專案實施、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等情況開展交叉互查,對鄉村振興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精準發力。

  開展建立工作的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特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模式。在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結合當地優勢基礎,積極發展產業專案,促進農民增收。延壽縣紀委監委緊盯專案審批、資金撥付、投產執行等環節,督促主管部門建立負面清單,對全縣稻米、玉米深加工等產業專案建設情況有力監管,助力“中國優質香米之鄉”和延壽大米國家“雙地標”品牌效應持續放大。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3

  一、基本情況

  安義縣下轄10個鄉鎮1個管理處,共有104個建制村、1093個自然村。全縣共有農業人口21.28萬,耕地面積33.78萬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40.46萬畝、產量4.07億斤。現有龍頭企業25家,“兩品一標”企業19家、產品53個。20xx年,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25.58億元,增速0.5%,位列全市第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增速10.34%,位列全市第1。先後獲得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全省農業農村工作先進縣、全省美麗宜居示範縣等稱號。

  二、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產業興旺,築牢現代農業發展根基。深入實施“藏糧於地”戰略,共推進高標準農田18.87萬畝,佔比超60%。加快推進綠色食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米粉、瓦灰雞3大特色產業,水果種植面積達3.8萬畝,米粉年銷量突破6800噸,瓦灰雞養殖規模3.9萬羽,三大產業產值突破6億元。以精品示範村、鄉村產業園為載體,以金花節、烏溪葡萄節等節慶活動為媒介,大力發展休閒採摘、鄉村民宿、戶外拓展等新業態,精心打造2條精品農旅線路,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全年休閒農業接待200萬人次,營業收入1.6億元。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發展,國家種豬資源中心專案落戶安義並開工建設。大力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全縣資訊進村入戶村級資訊服務站覆蓋率達65%,建成農業物聯網示範基地5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全部開展水肥一體化建設,利用物聯網精準灌溉面積達到3萬餘畝,有力護航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聚焦生態宜居,提升秀美鄉村靚麗顏值。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加快打造新時代“五美”鄉村。20xx年,完成71個新農村點、8個秀美鄉村建設,打造了書畫墨山村等13個風貌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村,全縣新農村建設覆蓋率達81.75%。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等民生工程,實現建制村汙水治理試點建設100%全覆蓋,農村戶廁改廁率達到95.1%。統籌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土壤酸化治理、農村面源汙染防治等工作,全縣地表水縣界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幅“五美相映”的“安義風景畫”正在徐徐展開。

  三是聚焦鄉風文明,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以“1號大調研”、“五夜”工作法為載體,廣泛開展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殯葬改革實現“六個100%”,基本根除散埋亂葬、大操大辦等舊俗頑疾。文化惠民工程強力推進,對全縣104個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提升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以“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為契機,先後打造了長均四方、長埠木馬、長埠榨下、黃洲集鎮等一批鄉風文明示範點,讓文明新風浸潤百姓心田。

  四是聚焦治理有效,啟用鄉村治理一池春水。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六好”建設,全縣104個建制村實現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全覆蓋,578個基層黨組織自評驗收合格率達100%。率先在全市完成村(社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一肩挑”比例達100%,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年齡、學歷、結構、能力得到大幅最佳化。創新搭建“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843件,辦結率達95%以上。用好用活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等村民自治組織,調動老黨員、新鄉賢、農民主體參與自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體系。

  五是聚焦生活富裕,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把生活富裕作為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按照“一防兩業五銜接”工作思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xx年,縣財政投入銜接資金1200萬元,其中,產業專案投資佔36.66%。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15次,對識別出的嚴重困難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逐戶制定並落實幫扶措施,未發生一例返貧事件。以鄉村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年的.17437元提高到20xx年的20881元,連續2年增速全市排名第一,且快於城鎮居民增速。透過農村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飛地抱團”等方式,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村集體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3.6%,3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43.2%,超額完成全市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三、存在的問題

  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振興頂層設計不夠完善。按部就班落實上級要求較多,對鄉村振興工作整體性、系統性謀劃不夠,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較為滯後,特別是在挖掘安義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路徑還有待最佳化。二是農業結構不優、品牌不響。安義稻米、特色水果、蔬菜、花卉等農特產品資源較為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產業佈局分散,產業鏈條較短,更多停留在農產品售賣和初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差。有產品無品牌、有品牌無規模、有規模無產業的問題依然存在。三是社會主體參與度不高。鄉村產業專案投資大、見效慢、週期長,部分企業、農戶技術、人力、資金投入意願不強,農業龍頭企業較少。在農民群體中,有時還存在“幹部幹、群眾看”現象。四是缺乏專業人才支撐。村莊空心化、農戶空巢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正在加劇,農業農村從業人員數量逐步減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數字經濟時代的旅遊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複合型人才更為稀缺,導致部分產業發展政策難以落實落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安義縣將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一樞紐四中心”和“兩個大幅提升”目標要求,強力推進“兩整治一提升”三年行動,大力開展“奮戰再出發,喜迎二十大”鄉村振興提升行動,為打造鄉村振興“南昌樣板”貢獻安義力量。

  一是著力打造充滿活力、高質高效的“興旺安義”。加快農業基礎提升。大力推廣“綠能模式”,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水稻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現代資訊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加快特色產業提升。推進國家種豬資源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實施以綠色食品產業鏈為重點的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實現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依託中國雲廚產業園平臺,與京東集團等合作,發展倉儲物流、電商銷售等後端環節,提升產業附加值。加強“兩品一標”認證和管理,積極參加農產品展銷會,打響我縣區域公用品牌。加快休閒農業提升。加大都市休閒農業精品園區建立力度,持續舉辦“相約安義·小鎮之旅”等節慶活動,打造一批旅遊精品線路,持續唱響休閒活動品牌,大力培育建設觀光農業、民宿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美麗經濟”。

  二是著力打造移步即景、宜業宜居的“畫裡安義”。開展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行動。完成44.1公里重要縣鄉道“白改黑”,推動主幹道周邊路域環境有效提升,實現縣鄉道農村路域環境“八個無”全覆蓋。開展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整治、路域環境美化綠化,營造“暢安舒美、高效綠色”的公路交通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圍繞“乾淨、整潔、有序”的基本要求,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等基礎整治,完成萬埠等5個鄉鎮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推進5G+長效管護二期平臺建設,結合數字技術打造視覺化治理體系,構建“數字鄉村一張圖”。開展秀美鄉村建設行動。完成205個村莊整治提升點、70個左右新農村建設村點、36個共同富裕樣板村、4個鄉村振興示範村、2個美麗鄉鎮建設,打造鼎湖朱橋等水系連通水美鄉村示範點。加強農村建房風格管控,設計推廣一批贛派民居新戶型,實現鄉村向景區、遊園轉變。

  三是著力打造幸福祥和、向上向善的“地安人義”。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深化農村基層黨建“三化”,持續開展鄉鎮“每季度一評比”、評選村黨(總)支部書記“十佳之星”等活動,激發鎮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強化鄉風文明培育。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廣泛開展“1號大調研”、婚喪禮俗整治等活動,實施推進移風易俗、建設鄉風文明行動,完善村規民約,革除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繼續擦亮“綜治銀行”“綜治哨所”等社會治理品牌,鞏固拓展“有事來說”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走出基層治理賦能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綱領和總抓手。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民生系統工程,一是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人雙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頂層設計,統籌謀劃,併成立六大工作專班,積極主動、統籌協調,全面推動相關工作的落實,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二是壓實責任,相繼召開多次常委會、縣長辦公會,深入研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並分具體工作分解到24個縣直業務部門,重大事項一起推進,遇到問題一起商量,形成了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整體合力;三是嚴格督導考核,把鄉村振興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建立了“雙評雙看”工作評議機制,實行縣直部門評鎮街、鎮街評縣直部門,做到互促互動,促進工作落實落地,並強力督導,定期不定期通報工作開展情況,營造了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的濃厚氛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階段性工作成效。

  一、重點突破,奠定產業振興基礎。一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提升。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億斤以上,小麥最高單產創全市最高記錄,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1.5%,處於全市領先水平,20xx年以來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24.5萬畝。今年以來,全面實施“藏糧於技、藏糧於地”戰略,積極推進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並圍繞小麥促弱轉壯,積極開展春季麥田田間管理,小麥“一噴三防”面積103萬畝次,實現了統防統治全覆蓋,為小麥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二是鄉村產業蓬勃發展。益客產業園、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農博智慧城、天潤生態種養殖一體化專案等一批鄉村振興和沿黃鎮高質量發展示範專案初具規模,省級現代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市級龍頭企業達到17家,農民合作社達到4000家以上,家庭農場達到780家,“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96個;大埝鎮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強鎮,閻什鎮被認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鎮。今年以來,積極開展農業領域招商引資,與安徽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華潤三九鄄城縣野菊花示範性種植基地,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目前正在跟蹤推進選址。與江蘇久禾生物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佔地350畝食用菌(杏鮑菇)專案。與江蘇宿遷益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施工合同,計劃投資3.18億元,建設飼料研發專案,主要是完善肉鴨產業鏈,目前施工單位已經進廠。與威海先進分離與合成技術研究所魏琦峰教授洽談專案建設,擬投資4.5億元,建設全生物可降解材料專案。三是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推進。全縣累計14.1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4.1萬黃河灘區群眾喜遷新居,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機制不斷完善,脫貧基礎更加穩固、脫貧成效更可持續。圍繞全縣423個扶貧車間計劃提升改造為幫扶車間或創業車間,新增註冊車間小微企業32個,完成145個,達到34.27%。推進鄉村振興銜接區專案建設,目前已完成推進區規劃。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全力推進沿黃鎮高質量發展,目前董口鎮草莓種植基地、育苗基地專案基本完成。舊城鎮創業產業園區,目前兩個廠房正在進行主體建設。李進士堂鎮20xx年規劃建設的鄉村振興產業園專案、高質量發展產業園專案和草莓園冷庫及配套專案快速推進。左營鎮返鄉創業園正在建設。臨濮鎮高效葡萄園區專案快速推進。

  二、注重人才,激發鄉村建設活力。把沿黃鎮13個黃河灘區搬遷社群作為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試點,集中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公益崗”工作亮點,目前全縣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700個、城鎮公益性崗位380個。同時加大返鄉創業創業培育力度,今年全縣新增返鄉創業就業人數1842人,完成率36.84%,創辦領辦實體個數1056家,完成率58.67%。全縣17個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全部建成,實現了全覆蓋。

  三、把握關鍵,著力推進生態宜居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業面源汙染整治,對全縣238座農村公廁、26個生物降解池、17個鎮級智慧平臺、1個縣級綜合平臺及17個改廁服務站強化了日常維護,85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正在積極推動;6個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安置區全部建設完成,1668戶、5294人回遷入住;成功建立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7個,並對鄭營、鳳凰、大埝、李進士承擔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的鎮街積極督導推動;建成“美麗庭院”星級村5個,“美麗庭院”6972戶;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91.86%,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1%,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四、強化保障,深化鄉村文明行動。首批“文明實踐家庭站”已掛牌成立,500餘處並陸續開展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健全和規範“四會一約”群眾自治且制度上牆,紅白理事會骨幹成員培訓率達到100%,農村散埋亂葬治理達到98%以上。

  五、夯實基礎,強化組織建設。63名村級黨組織書記納入專業化管理,完成縣級聯審。制定執行了《關於抓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安置區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安置區黨組織建設引領鄉村治理實現融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困難,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要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推進工作落實,自我加壓,強化督導,砥礪奮進,真抓實幹,力促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貢獻鄄城力量。著重抓好以下幾點:一是依據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全面實施“藏糧於技、藏糧於地”,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產能。二是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戰略任務,確保政策連續性,規範扶貧產業專案運營管理,搞好扶貧車間提升改造,全力推進彭樓鎮集中推進區建設和沿黃鎮全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是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戰略部署,重點實施農業高質高效發展行動、農業品牌建立行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行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行動“四大行動”,年內每鎮至少培育2個特色規模產業基地,培育市級以上鄉土產業名品村10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農民合作社35家、家庭農場90家,引領鄉村產業壯大規模、提檔升級。緊緊圍繞鄉村產業和生態發展,各鎮街重點打造6個以上集中連片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年內新增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2萬畝,力爭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建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4個、市級美麗鄉村22個、縣級美麗鄉村33個。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報告5

  2022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全縣鄉村振興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綠色振興、追趕超越”主題,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以發展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過渡期內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於當地農民收入增速。以“1256”工作思路為引領,即: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一條主線”,抓住產業和就業幫扶“兩個關鍵”,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建設、推進鄉村治理、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統籌協調抓落實“五項任務”,突出動態監測幫扶、專案資金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帶動、幹部培訓、督導考核“六個重點”,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譜新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1.持續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脫貧人口和“三類人員”參保資助政策,確保100%參保。持續做好控輟保學和精準資助,確保義務教育階段無失學輟學。進一步強化飲水安全保障運營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化解農村供水風險隱患。強化農村住房動態監測,6月底前全面完成20xx年因災損毀房屋的恢復重建。

  2.紮實抓好動態監測和幫扶。嚴格落實“335”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機制,做優做實網格化,從風險排查、識別納入、精準幫扶、風險消除、資料比對等各個環節入手,全面排查當前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執行落實過程存在的薄弱環節,聚焦難點問題,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落實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風險發現的及時性、物件確定的精準性、幫扶措施落實的有效性和風險消除的真實性。盯好重點物件、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常態化排查返貧致貧風險,高度關注因災因疫產生的風險和潛在隱患,簡化識別納入程式,對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群眾要提前介入幫扶,對幫扶措施針對性不強的監測物件及時調整“一戶一策”,對有風險消除不穩情況的監測物件進行“回頭看”“回頭幫”,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有序退出。加強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政策解讀和宣傳,做實農戶“一鍵申報”“一戶一碼”,多渠道方便群眾申報。完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返貧監測資訊平臺建設,健全部門工作會商和資訊對比機制,提高利用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深入推進“十大提升行動”。結合“五大振興”、“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要求,分解下達年度目標任務,著力打造示範點、示範專案,認定一批縣級示範點位,抓點示範,以點帶面。堅持月排程、季例會制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

  4.不斷強化產業幫扶。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致富增收為目標,大力實施特色農業倍增工作,各鎮按照“1+N”農業特色產業佈局,加快培育花椒、林麝、中蜂、中藥材等縣域特色產業,著力構建主導產業突出、特色產業豐富、供給質量優良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圍繞壯大集體經濟,深入推進村社聯建、村村聯建、村企聯建,充分發揮鎮級集體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作用,探索“財政+金融+村集體經濟”模式作用,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圍繞培育經營主體,透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專案支撐,引導社會資本、技術、人才等積極參與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上來,推動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年內新建農業產業示範園10個,培育新增經營主體不少於80家,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達到30個以上。

  5.大力實施就業幫扶。充分發揮鳳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鳳縣智慧人力資源市場、鎮農村勞務就業服務中心等就業創業服務平臺作用。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加大資訊推送、職業指導、網上招聘等就業服務供給,建立勞務輸出就業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加強人崗對接,開展“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進一步開發和規範管理公益崗位,用好社群工廠、以工代賑等就業幫扶載體,力爭使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和收入水平較上年度有所增加。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加快培育“孵化”鄉土人才,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比例,建設高素質勞動者隊伍。

  6.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持續加大易地搬遷脫貧群眾和集中安置區後續幫扶力度,創新管理方式,推動解決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管理跟不上、群眾辦事“兩頭跑”等問題,穩步提升社群治理和公共基本服務水平,促進社會融入。抓好搬遷群眾穩崗就業,解決搬遷脫貧家庭零就業問題。加快9個避災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6月底前建成完工。

  7.加強駐村幫扶。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有效提高駐村幫扶工作水平。鎮村要進一步理清駐村幫扶工作思路,細化駐村幫扶任務,重點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及農村黨建等工作。加強駐村幹部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推動駐村幹部沉在村裡、幹在一線,與當地幹部群眾一道推進強村富民。有針對性開展駐村幹部政策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使其成為農村工作的行家裡手。

  二、深入推進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8.落實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堅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總要求,完善鄉村建設實施機制,落實好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推動加快村莊規劃編制,立足現有村莊基礎,在縣、鎮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城鎮和村莊佈局,科學確定村莊分類。建立鄉村建設行動專項推進機制,推動各部門制定專項推進方案,細化年度目標任務。

  9.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xx-2025年)》,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帶動鄉村建設全面展開,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堅持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科學推進農村戶廁改造提升,持續加大戶廁問題整改力度,年內完成農村改廁326座,確保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採取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體淨化等措施,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10.大力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群眾。探索開展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範建立,提高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建設,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強鄉村治理,提高鄉村善治水平

  11.健全治理體系。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鄉村治理十八條措施,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會議機制作用,協調有關部門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形成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12.推廣新型治理方式。深入推動“四強四好”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工作,挖掘推廣一批治理創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持續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治理等有效做法,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激發群眾自治的內生動力。

  13.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以全國新時代化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抓手,制定《2022年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要點》明確重點任務和舉措。持續健全鄉風文明管理機制和工作制度,細化村規民約、文明婚喪嫁娶制度,開展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讓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四、強化支撐保障,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14.抓好統籌協調。縣鄉村振興局要根據職責定位,切實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動向縣委、縣政府請示彙報,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確保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加強同行業部門協調溝通,定期開展資訊互通、問題共商、成果共享,確保工作聯動到位。加強對鎮工作業務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嚴肅指出問題、幫助解決問題,確保工作推動到位。

  15.強化社會幫扶。深入實施《鳳縣萬企興萬村“三聯五幫六帶”行動三項制度》,推進“黨委領導、統戰牽頭、鎮級統籌、部門協同、村企聯動”工作格局,協調幫助解決企業在幫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謀劃落實消費幫扶、產業發展、就業帶動等專案,適時召開現場觀摩會,並開展對先進民營企業的表彰或表揚,營造向上向善的濃厚氖圍。

  16.管好專案資金。嚴格執行《鳳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和專案管理辦法》,強化專案前期謀劃和規劃可研,堅持專案資金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各方監督,提高群眾參與度和知曉率。及時將2022年中省財政銜接補助資金專案計劃下達各鎮、相關縣級部門,規範專案實施程式,強化資金專案監督,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做好20xx年扶貧專案資產後續管理工作,明晰資產的產權歸屬,落實管護責任,推動扶貧專案資產持續發揮效益。

  17.強化示範引領。加大防返貧監測幫扶、特色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等經驗的宣傳力度,開展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總結好經驗、好做法,挖掘推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模式,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工程建立任務,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樣板。做好中央及省市級鄉村振興評選表彰推薦工作,挖掘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提升鳳縣鄉村振興影響力。

  18.加強幹部培訓。9月底前對全縣駐村工作隊、鄉村振興指導員培訓一遍,特別是對新任職、新輪換幹部要及時培訓。專門組織對鄉村振興系統幹部進行培訓,全面提升系統幹部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利用週一影片例會,對全縣幫扶幹部進行政策解讀,提升幹部政策知曉率,提升幫扶質量。

  19.加大人才培育。堅持“剛柔”並重的人才引育工作導向,透過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招聘、校地合作等多種方式引進鄉村振興急需緊缺人才;透過“一把手”進高校院所、“百名專家人才下基層”、高校暑期實踐等活動,積極落實市級人才幫扶專案,夯實鳳縣鄉村振興人才基礎。積極探索特色農業產業培育人才、專家人才帶動產業發展的鄉村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土專家”“種植養殖能手”等本地鄉土人才。

  20.實行嚴督實考。把鄉村振興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堅持“督考問用”四位一體,全程跟蹤問效。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作為定期督查的重點內容,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督導檢查,鄉村振興資訊監測中心每週開展一次電話督查,透過一線檢查、明察暗訪,及時瞭解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督辦整改,以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

  21.深化宣傳引導。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的宣傳解讀,確保政策深入人心。要加強典型宣傳,認真總結和提煉產業就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用,定期宣傳報道鄉村振興工作亮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對上宣傳力度,爭取我縣更多經驗做法在中省市層面推廣,增強鳳縣影響力。要注重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