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通用6篇)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通用6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用到講話稿的地方越來越多,講話稿是指把在一定場合下所要講的話事先用文字有條理的寫出來的文稿。你所見過的講話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20xx年4月xx日,第8周的星期一。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責任是什麼?它是孟子的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是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責任,大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小到子不教,父之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呵護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的責任;孝敬父母,讓父母安享天倫之樂,是兒女的責任;因材施教,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學生的責任我們要做責任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晨光中,清潔工人披著露水不厭其煩地打掃街道,他們用勤勞和汗水描繪城市的美麗和整潔。

  烈日下,交警叔叔不知疲倦地指揮來往的行人和車輛,他們用執著和耐心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平安。

  夜深了,老師還在燈下孜孜不倦地批改作業,他們用愛心和智慧為學生插上了飛向理想的翅膀。

  他們都是最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更和諧,更美好。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責任心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在學習生活中,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嗎? 老師交給你的任務,你積極完成了嗎?你會主動撿起自己不小心掉下的紙屑嗎?看到水龍頭的水嘩嘩地流淌,你會主動把水龍頭擰緊嗎?我想,大部分同學都能自豪地回答:我做到了!

  是啊,在我們的學校裡,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了一個個小主人翁:值日班長、小組長每天不辭辛苦協助老師管理班級,收發作業不含糊;輪到衛生值日的同學,不怕髒、不怕累,把教室和環境區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同學在校園裡看見垃圾,能馬上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自覺做一個環保小衛士;最後離開教室的同學,關好電燈、門窗後,才肯放心地離開學校。這些都是對學校負責的體現。此外,我們小學生還應該做到:課堂上專心聽講,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這是對自己負責的體現;在家裡能主動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是對家庭負責的體現。

  太陽有照耀大地的責任,雨露有滋潤萬物的責任。人有履行義務的責任。同學們,讓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心,與責任相伴,做一個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有擔當的好少年!

  謝謝大家!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本週是全國安全教育周。今天我國旗下講話 的題目是《增強網路安全意識、提高上網文明素養》。

  計算機網路作為一種資訊傳播途徑工具已經走近我們的生活,人們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科學研究、傳遞資訊、交流情感等行為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它給人們的學習和娛樂開闢了新途徑,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作為一名有素養的中學生,我們在獲取資訊的.同時,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網際網路上還存在腐朽文化、暴力文化、黃色毒瘤等現象。它們敗壞著社會風氣,嚴重損害了網路環境的和諧。中學生正處在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自我防護意識的缺乏,極容易受到網路不健康資訊的影響,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因此受到良好的知識教育和道德薰陶十分關鍵。所以,我們倡導淨化網路環境,和諧文明上網。

  文明上網是一個明朗的天地,在這裡你能真正感受世界的五彩紛華,真正領略社會的風雲變化。可是同學們想一想,你們做到文明上網了嗎?多少次發現校園裡的觸控式螢幕宕機了,不是原來內容了;又在學生看見手機或其它電子產品了;東外貼吧等一些公共社群論壇裡面烏煙瘴氣了等等。這是誰在作祟?學校安裝不同學科特色的觸控大屏,就是為了方便同學們瞭解資訊,增強知識;不讓帶手機等電子產品進校園,是從源頭對同學們的一種保護;貼吧等公共交流平臺是給同學們多了一種交流的方式,但總有一部分學生對學校的良苦用心不理解,不支援,更有甚者明知故犯。同學們,文明上網是一種人生素養,更是一種潛在責任,他能使你真正把握人生方向,實現生命價值的昇華。為此,我們必須做到:

  一、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爭做六好學生。

  二、提高甄別資訊的能力,積極抵制不良文化,在主觀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線,樹立與之鬥爭的信念與決心。在利用網路進行交流時,要做到語言文明,不說髒話、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三、在運用因特網時,同學們要有主人翁責任感,把網際網路當作自己的家園來建設,既做網路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又做文明健康網路文化的傳播者,更是網路文明建設的監督者。

  四、我們自覺做到文明健康上網,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的優勢,以服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達到對資訊的有效利用;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正確處理上網與學習的關係。

  最後,同學們和我透過一起溫習《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來結束我今天的演講: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謝謝!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3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健康成長。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有著太多的理由,它們一片一片合在一起,成為一絲長線,牽住生命,讓我們的生命成為多彩的春天!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開。然而,生命只有一次,它不僅僅是自己的,更屬於所有關心、呵護、愛著我們的人。因此,我們不僅要為自己堅強地活著,更應該為愛我們的人努力地活著。不要當人去樓空時,再懊悔、惋惜。其實,珍愛自己的生命,健康地成長是一種責任,那是對自己、對愛自己的人負責。你可曾想過,愛自己的人有多少?他們為自己付出多少?他們給予了自己多少?當我們不愛惜自己時,可明白這束縛了多少人的快樂,牽動了多少人的心,要讓多少人為自己流淚?

  現代社會中,各種各樣不珍惜生命的行為很多,比如犯罪,吸毒等等。現在許多同學對於生命沒有一個完整正確的認識,不知道生命的含義,對於死亡沒有基本的恐懼和嚴肅的態度。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動不動就拿死來威脅父母,產生輕生的想法,甚至有極少的同學真的去做,這種行為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生命是鄉麼可貴、活著是多麼美好!每天清晨醒來,我就想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天,真心真意地對待每一天。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是他們賦予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讓我們感受這美麗的地球、鮮亮的世界、可愛的生活;

  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美麗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會枯萎、凋零。我們應該做到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也不被別人傷害。相信大家能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的成長。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4

敬愛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七三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憶革命先烈過文化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一度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今天在這莊嚴的國旗下,我們一起來懷念那段艱苦崢嶸的歲月:1998年的抗擊洪水、2003年的抗擊“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這不禁讓我們警醒: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由那些這甘於奉獻,不怕流血甚至犧牲的英雄們的汗血和淚水凝聚而成的。都說清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讓我們在這個清明,一起懷念英雄們,一起過一個有意義,有質量的清明節!

  首先,我們不能忘記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把清明節當成一個休假日。我們應該懷著一顆追憶的心,和父母,祖父母一起回老家看看,一起去上上香,掃掃墳,讓清明節的傳統永遠的流傳下去。但是,近年來,紙紮的轎車、別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場,一些不法商販藉機牟取暴利。這不僅造成鋪張浪費,還從根本上背離了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敗壞了社會風氣。

  哲學家馮友蘭說過,“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我們的祭掃,應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而不是以物質來衡量。當前,植樹祭掃、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獻上一束鮮花,寄託一份哀思,於逝者而言是紀念和慰藉,於社會來說,也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

  其次,我們的清明節不應簡單等同於“掃墓節”。我們不妨學學古人,過個豐富多彩的清明文化節,放假期間我們可以到郊外踏青賞花與親近自然保護環境、到空曠場地放風箏,到烈士園裡緬懷革命先烈……過一個明淨清爽的節日。

  現在,我在此代表七三班全體同學向全體師生及家長髮出倡議:憶革命先烈過一個安全,文明的清明時節!

  謝謝大家。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時節,一個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日子。今天,我們來到了張應春烈士墓,祭奠長眠在這裡的先烈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當年先輩們為了祖國的獨立,國家的解放,前赴後繼,不懈努力;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與生命。

  正是先烈們的頑強戰鬥,無私奉獻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時代幸運兒的我們應該銘記革命先輩的付出,向先烈們學習,學習那奉獻精神和堅強毅力,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新的責任和使命。

  我們要愛生活,愛自己,更要愛祖國。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發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發奮學習,完善自己,共創美好的明天!

  四月國旗下講話稿小學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朝大詩人杜牧這首詩中提到的“清明”,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我們一般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祭掃先祖的陵墓,以此來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而學校也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烈。

  同學們,你們準備怎樣過今年的清明節呢?在此,我向大家提三個建議:一是過文明簡約的清明節。紀念過逝的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可以採取鮮花悼念、音樂祭掃、植樹寄哀思等既經濟又文明的紀念方式。二是過尋找美好的清明節。清明時節,萬物正復甦,大地已披上綠裝,在明媚的春光裡踏青、放風箏。看祖國美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繁榮新貌,也是很有意義的。三是過樹立理想的清明節,我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新世紀的小主人。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過個文明、簡約、心存理想的清明節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