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

關於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需要用到講話稿的情形越來越多,講話稿是為發言者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那麼,怎麼去寫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學校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我們都希望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因此我們更需要珍視它。就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從舉手之勞做起。

  舉手之勞,顧名思義就是去做順便、隨手可以完成的小事情,但這些小事卻可以給他人帶來方便。我們身邊有許多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做好。

  一、從我做起,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爭做文明學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食品包裝等垃圾。

  二、有禮貌地提醒和阻止別的同學亂扔、亂丟。看見地上有果皮、紙屑等雜物要主動撿起,扔到垃圾堆放處。

  三、在餐廳就餐時要有禮貌,講究秩序,提倡節約、反對浪費。

  四、愛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樹立學校是我家,愛護環境衛生靠大家的意識。積極認真地搞好校園綠化、美化、淨化,積極參加校內外植樹活動,愛護每一片綠地,做到不踩踏綠地,不攀折花木。

  同學們,關掉嘩嘩浪費的自來水師你的責任,向師長俯身問好是你的修養,彎腰撿起紙屑是你的美德,上下樓的謙讓是你的高尚,珍惜時間是你對自己生命的珍愛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從小事做起,從舉手之勞做起,成為最可愛的百樹人。

  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

  每年的3月是我國傳統的文明禮貌月。

  “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的重要標牌,也是現在判斷一個人素質的基本標杆,從文明禮貌這小事上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內涵素養。然而,現實卻令我們痛心,據統計調查——在公共場合極有涵養的不再是中國人,被世界公認有“紳士風度”的是英格蘭人,被世人認識品德最為高尚的是德意志人,最有公共觀念,尊重人權的是美利堅人……

  也許有同學會問,把文明禮貌這些小事與一個人甚至整個民族基本素質相提並論,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其實不然,有位哲人說過:“當無事時,應該像有事時那樣謹慎;當有事時,應該像無事時那樣鎮靜。”而我卻要說:“當小事時,應該像大事時樣謹慎;當大事時,應該像小事時那樣鎮靜。”不要把“講文明、懂禮貌”當作一件小事來對待,因為它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質,它可以提供你生活中的機遇;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提升一個民族的形象。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常常聽到的話,它從我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一直陪伴著我們走到現在,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又有幾個同學能真正做到呢?你是否在接受了老師的幫助後,客氣地說一聲“謝謝您”,你是否在和老師碰面時,微笑的說一聲“老師好”,你是否在放學的路上見到老師時禮貌地說一聲“老師再見”,你是否在違反了學校紀律時抱歉地向老師說一聲“老師對不起”。

  同學們,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文明的人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是一個能夠建功立業,成就光輝偉業的必備條件;而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最起碼要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我校本學期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基礎文明行為習慣,也將圍繞這個重點開展系列活動。

  每年3月我校都開展“3月文明月”活動。20xx年3月又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一年一度的“文明月”活動即將開展。在此政教處、團總支向全校同學們發出倡議:我們要把“講文明、懂禮貌”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項基本行為準則,把它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當我們得到別人幫助時,客氣地說一聲“謝謝你”,當遇到老師時,微笑地說聲“老師好”,當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說一聲“對不起”……這些最樸實的話語,流露出的是發自丹心的真摯情感,他們感受到的是100度的熱情!

  旭日東昇,新的陽光在衝散陳腐的氣息。嶄新的人們放下了對自我的放縱,去追求文明、追求禮貌。一聲“謝謝”表達了對對方的無限感激,一聲“老師好”傳遞了老師由衷的欽敬;同學們,讓我們用一份情感來遵守“講文明、懂禮貌”的標語,用一份行動使文明禮貌之風永駐二中校園!

  我校今年3月將開展以下幾項主題活動:

  1、3月3日我校組織全體教師、家長、學生共同收看大型演講《讓世界充滿愛》。

  2、每個班級召開一次主題班會。

  3、每個班級出一期關於“文明月”為主題的黑板報或牆報。

  4、組織志願者參加街道團委、婦聯組織的送愛心到敬老院活動。

  5、每個學生在三月八號婦女節來臨之際為你們的母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並把事情的經過、感受用書面的形式進行記錄。

  6、組織校團員、入團積極分子、志願者、學生會成員在校內進行一次維護校園環境的志願勞動。

  7、繼續開展我校傳統的文明月3個一活動,即讀一本有意義書、植一棵樹、做一件好事。

  3月底我校將進行文明月總結,並評選出各班級2名“文明之星”政教處將給予表彰。

  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沐浴著春風,浸潤著甘甜,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也迎來了三月文明禮貌月的到來。新學期,新面貌,期待我們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播撒文明的種子,掀起文明的新風。

  我們華嶽中學是一所追求卓越的學校,正因為追求卓越,所以我們每一名華嶽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要在學習上勇攀高峰,更要在文明修養上不斷超越。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從小養成的習慣與他的天性一樣自然,習慣一旦養成,無論學習還是生活,無論為人還是處事,都將受到習慣的深刻影響。文明行為習慣如同鮮花,既美麗了自己,也芬芳了別人。

  同學們,現在你們披著祖國花朵的光環,未來你們將承擔起家庭及社會的重擔,無論過去的你是否高尚,都請從此刻起,用你們的文明言行詮釋你們的內涵,用你們的真善美回報師長的諄諄教導和父母的殷殷希望。

  同學們,讓我們乘著和煦的春風,沐浴著文明之花的馨香,在華嶽中學這片知識的原野展翅翱翔。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同學的自覺言行!讓文明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集體自律!

  最後,請允許我用這樣三句話作為我今天的結束語——人不是因為美麗而文明,而是因為文明而美麗!文明習慣,成就未來,受益終生!熱切希望你們個個養成文明習慣,人人爭做棟樑之才!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有人說:“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金錢;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貌,你是徹徹底夜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是什麼?它體現在我們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中。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早上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廣泛推崇的行為。

  播下一種行為,便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穫一個品格。現代社會中,“文明”二字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與文明交談,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資訊。一聲謝謝,等於一次情感的交流;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一陣溫暖的春風;以禮待人,把笑臉常掛,你會發現天很藍,花很紅,其他的人也很友善,世界是多麼的美好,這就是禮貌的魅力所在了。手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變下腰撿起的是碎紙,擦去的確汙漬,說話用的是文明之語,但這一切卻純潔了自己的精神,淨化了自己的靈魂,改變了自己的陋習,這就是文明的獨特之處。

  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從現在做起,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用我們的口,禮貌地問,好打招呼,管住我們的口,不吵鬧,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用我們的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用我們輕輕的腳步,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多一份熱情,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真誠,少一份尷尬。讓我們用一份情感來遵守“講文明,懂禮貌,從我做起”的標語,用一份行動使文明禮貌之風永駐校園!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我的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

  文明禮貌的國旗下講話稿5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希望世界充滿愛!其實,這並非高不可攀,難以實現。只要人人都講文明,知禮儀,那麼,這種溫馨祥和的氣氛,就會時刻縈繞著我們。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許多知禮謙讓的故事流傳至今。比如:眾所周知的“孔融讓梨”,說的是孔融七歲時,便懂得禮讓;“張良拾鞋”講的是張良尊敬老人,主動拾鞋,並恭恭敬敬地給老人穿上的故事。我們敬愛的周,待客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最有風度的領導,一向被人們稱作禮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請一位姓朱的理髮師傅給他刮臉,剛刮到一半,周忽然咳嗽了一聲,朱師傅沒提防,颳了個小口子,朱師傅心裡一陣緊張,忙說:“我工作沒做好,真對不起。”周微笑著寬慰他說:“怎麼能怪你呢!全怪我咳嗽沒和你打招呼,還幸虧你刀躲得快。”事後,周還一再向朱師傅道謝,盡力消除朱師傅的顧慮。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得到啟示:小學生從小就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小學生講文明、懂禮貌,語言和行為都要彬彬有禮,文雅而不粗野,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對長輩、對老師,對對方表示尊敬時,要稱呼“您”;求別人做什麼或給予幫助時,要用商量的口吻說“請”;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當別人感謝你或有事向你道謝時,要說“別客氣”或“沒關係”;當你無意中妨礙別人或給別人添了麻煩時,要主動說“對不起”;早晨上學或路上遇到老師、同學、朋友、熟人時,要主動打招呼,說“您早”、“您好”;分手時互相說“再見”;說話時,態度要和藹、謙遜、文雅、親切、得體,決不可以說髒話、粗話。待人接物,行為舉止,都要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儀表儀態,無論在校內外,都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撒野,學會剋制和謙讓。自己不對,勇於自我批評,別人不對,要能原諒別人的過失,當別人對自己表示歉意時,更不能得理不饒人。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發揚中華民族講文明講禮貌的優良傳統,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