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風紀律講話稿

教師作風紀律講話稿

  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使用講話稿的機會越來越多,講話稿是個人或個人以集體的名義,在重大的會議中,或在較隆重的場合,或各種群眾性的集會上發表全部講話內容的文稿。還是對講話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作風紀律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作風紀律講話稿1

  一、擺正教學為中心的位置關係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教學工作,教學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不談教學,離開了教學,學校也就沒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所以說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學校的一切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都要圍繞這個中心,推動這個中心,服從這個中心。也就是教學中心說。學校的機構設定、規章制度的制定、輔助設施的建設以及學校每一位教職員工的言行都要服務於這個中心。

  平時我們常說教學是第一線,教學是前勤。既有前勤,也就有後勤。說到後勤,人們往往會片面地認為:後勤就是總務上的吃喝拉撒睡,水電勤雜加門衛。我覺得後勤的概念不能僅是財物供應、環境保證的硬體服務,這樣太狹隘。它應還包括黨政工群團組織等這些軟性的服務機構。成立黨政工青婦群團組織及各職能科室幹什麼?就是要保證教學這個中心的正常運作,有利於教學這個中心,服務於教學這個中心。學校領導是幹什麼的?是為教師服務的。而教師是直接作用於教學這個中心工作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領導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領導要擺正位置,理順關係,切實回到以教學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各職能部門科室要緊緊圍繞教學這個中心服務。學校領導所分管的工作不一樣,性質也不一樣,抓教學的是中心工作,不直接抓教學工作的是為教學這個中心服務的。也就是說每個學校領導都要心中裝著教學,嘴裡念著教學,手裡做著教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為了教學,千萬不能中心偏移。作為學校領導不能因為分工不同,分管事務忙,散事、閒事多就不深入課堂,不去了解教學,甚至耽誤教學。要多去親近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教學,對學校特別是對個人都有好處。

  二、嚴字當頭,勤奮不懈

  有的學校領導長期任職產生了惰性,工作態度與工作作風上出現了鬆勁、懈怠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嚴”不夠。工作不嚴肅,管理不嚴格,作風不嚴謹,有的甚至有“甘拜下風”的想法。二是“細”不夠。經驗主義作祟,認為過去都幹過多次,年年如此,老一套,不再深究細查;藉口抓大事,具體工作本該由自己去做卻安排其他人,而且不過問,不檢查,不總結,簡單化考慮,一般化要求,粗放化管理。三是“鑽”不夠。學習上鑽不進去,整天忙忙活活,細枝末節,雞毛蒜皮,就是沒有時間思考研究問題;管理上不鑽研,拈輕怕重,謹小慎微,不想刨根問底,只想“得過且過”;班子之間、同志之間不注意團結,工作形不成合力,不能公平發現啟用人才,也不能寬容對待使用人才,營造和諧氛圍;研究上不鑽研,對分管工作發展思路模糊不清,落實辦法責任不明,缺乏工作方法,管理缺乏針對性。以上這些問題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也反映出一種不好的苗頭和傾向。學校領導是學校廣大教職工的領頭雁,如果自身精神面貌懶散,工作狀態不佳,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給學校教學工作帶來被動。學校領導要堅持原則,雷厲風行,公平公正,不徇私情,絕對不能搞兩個標準,絕對不能當“牆頭草”,哪邊來風哪裡倒。(對待教職工兩個標準:和脾氣的一派的與不對眼的所謂另類的不一個標準,人為地製造小團體不和諧因素;覺得自己是領導不能和普通教職工一個標準,自己的標準要高於普通教職工還好,而恰好相反,把自己孤立於教職工之上。我覺得學校領導不能搞特權,不能有優越感,不能在老師面前這樣炫耀:你們辦不到的事我能辦到,你們不敢做的事我敢做,你們應該乾的事我可以不幹。這樣脫離群眾的領導怎麼能讓群眾佩服。所以學校領導要敢於接受群眾的.監督,單從這一點上看我認為三個級部的領導很不容易,上要接受除他仨之外的我們這些領導的監督,下要接受而且是每天時時刻刻地接受老師們的監督,不用說每天幾點名,一會在不在辦公室,在辦公室裡幹什麼,工不工作,是不是臉又紅了,上課晚沒晚點等等,十幾雙眼睛天天如此監督呀。其中滋味我們其他科室的領導也都是從大辦公室裡走出來的,也都能體會到。說到這裡蹲科室的領導還好意思用兩個標準要求自己嗎?要學會“慎獨”。)希望學校領導充分認識自身肩負的責任,以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振奮精神,鼓足幹勁,紮紮實實做好學校的各項工作。

  三、增強三種意識

  一是責任意識。走上領導崗位是組織上的委託,群眾的信任,在這個位置上就要對上履職、對下負責、對自己負責。就要時刻有一種使命在肩頭,有一顆事業心在跳動,而不能鬆鬆垮垮,思想上和行動上混同於一般群眾。就不能拿個人好惡、情緒高低、心血來潮,使嚴肅的責任隨意化,比如個人喜歡的就認真做,不喜歡的就冷落一旁;情緒高的時候就出效率,情緒低的時候就不管不問;剛開頭的時候很好,結尾的時候一團糟,造成學校工作時好時差,此起彼伏,沒有連續性和規劃性。責任意識表現在對整體利益、長遠利益的負責人。比如在學校管理方面,有的學校成了大雜院,有的成了自留地,有的成了家屬教學混雜區,這都是領導者管理不負責任的表現。

  二是創新意識。怎麼把初中教學質量提上去,需要不斷提出新思路,拿出新辦法。為什麼要創新呢?因為不創新就難以摒棄自身思維上的惰性、工作上的慣性,就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新變化,就難以保持健康、持續的發展和提高。一些先進地區、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先進技術之所以先進,就是因為他們都“新”,並且能夠常“新”。只有“新”的東西才能有特色,只有“新”的舉措才能有突破。作為領導創新,首先要打破思維上的“框框”。敢想才能敢做,敢做才能做出成績。沒有想法的領導是一個短視的領導,是一個沒有魄力的領導,起碼是一個懶惰的領導。作為學校領導,要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學校的老師們充滿信心,絕不能存在安於現狀、四平八穩的“中游”思想,更不能存在經常“向下看”的墮落思想。教育是最具創新性的事業,如果整天謹小慎微,沒有改革創新的魄力和勇氣,那學校就只能成為一潭死水。其次,要勤於並善於學習。不學習,創新就沒有基礎,就沒有辦法走捷徑,甚至不學習,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犯錯誤。

  三是拼搏意識。在一個地方、一個崗位工作時間長了,產生惰性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當工作取得了成色、走上了正軌後,更容易使人產生懶得思維、懶得下勁“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克服這一惰性,廣長必須始終保持三股勁:一是幹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幹事創業的銳氣。有的領導一看無精打采,動不動就是“我早就不想幹了”。有這種思想的人,我看,也就不配當一個領導了。二是摽勁,領導尤其要蹲住、抓死。別人可以按點上、下班,你要來得早走得晚,星期天、節假日也不能不管不問。抓工作就要摽緊抓死,你懂不懂的要經常去看,找明白人靠上,你管和不管,效果肯定不一樣。就像食堂衛生,你經常去看看、問問,飯菜質量肯定就要好些。工作就是這樣,沒有白乾的,俗話說:“鋸響就有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三是韌勁,幹工作持之以恆、一以貫之,不能忽冷忽熱、虎頭蛇尾。特別是在紀律上不能開始嚴,後來松,越來越松。有的同志之所以不遵守紀律,既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原因,他違反了紀律你視而不見,他當然還會再犯。

  四、強化“五位”思想,促進目標化管理

  按照中心中學王校長要求,學校、各科室、級部、班級、教研組、備課組、每位教師以及每位學生都要制定工作或學習目標,使學校從上到下都實行目標化管理。制定嚴格的考核評比制度和獎懲措施,建立學校領導競聘上崗和教師校際流動機制,實行工作滯後者競爭上崗、成績末位者交流制度。

  這就要求我們學校領導要有“五位”思想,“五位”是指:

  1、定位:領導幹部要有“四定”(定職、定崗、定權、定責),要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切不可有權無責或以權謀利,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2、到位:有職有崗有位就要上位到位,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3、足位:有權有位,就要用足用好權位,在政策法規規定的範圍內,盡最大可能地發揮權力的最大效益,把自己分管或主管的工作做好,充分施展自己的領導才能。

  4、補位:人人有崗,人人有位,但崗位之間因工作的分管、主管、協管又因工作性質、類別等時有交叉,就是說崗位有交叉,工作有聯絡。這就要求領導之間要講團結協作、顧全大局,要互相幫助、互相支援、互相體諒,共同把工作做好。在別人因事因病缺崗、空崗時,及時、主動、有效地補位。就像足球比賽一樣,攻守照應,互相補位。

  5、不越位:

  用足用全用好用正權力,是每一個領導應盡的職責,但權有所限,不可過之。不要越位用權。越位不同於補位,補位是為了工作,越位就不正常了。

  以上這些,我們黨員、領導同志要正確對待,認真遵守,互相監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目的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工作作風,端正我們的工作態度,提升我們的工作水平,凝聚我們的工作合力,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成績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師作風紀律講話稿2

老師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開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局“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精神,安排我校“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學校廣大幹部職工,強化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弘揚奉獻精神、實幹精神,透過幹部教師共同努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科學發展。

  我講三點:

  一、正視我校幹部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與突出問題,緊緊扭住人這一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努力開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作為一個基層單位,我們開展活動的物件與範圍是學校全體幹部與教職員工,針對工作的共同特點與不同方面。找準看清問題是我們開展活動的基本要求。

  1、校級領導。第一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不善於站在高處看學校,不善於站在局外看自己,理論知識水平薄弱,在確定學校發展方向發展道路上,看不清、看不準,決策水平低。第二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習慣於坐在辦公室裡解決問題,深入課堂站到現場不夠,與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缺乏,解決主要矛盾突出問題的辦法不多,在學校發展與教師隊伍建設上思路狹窄。第三方面問題主要表現,本位主義嚴重,協調溝通意識差,為學校發展發揚拼搏精神,形成合力還很不足。而在學校負前行的發展時期,校級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則顯得尤為關鍵與突出。

  2、中層幹部與年級組長,第一方面思想基礎十分關鍵,最突出問題幹部應該是各項工作的帶頭人,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不應該反過來,當幹部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當了幹部就想放鬆,就想著接著往上當的思想是非常有害的。第二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管理能力不強,教學水平不高,成績不突出,不能在教師中起到示範作用,也無法起到引領作用。早來晚走,認真工作、樂於奉獻、能夠吃虧,做得不如普通教師。第三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在自己所負責與主管的工作職責範圍對工作不能真正負責,遇到困難迴避上交,工作標準不明確或不高,安於現狀,爭先創優意識差。第四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服務意識不夠,安排工作不能從一線實際出發,只安排、不指導,只檢查、不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3、班主任隊伍。第一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對班主任工作沒有工作熱情,得過且過,想方設法不當或推掉工作,對學生沒有感情,對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迴避退讓,站在與學生對立的角度看待學生,對學生問題或哄或壓。第二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滿足於工作現狀,對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不進行學習與思考,習慣按經驗辦事,教育方法缺少針對性、實效性,高中多反映於失之於寬,放任放縱,初中多反映在簡單生硬,一味壓制,都無法得到學生與家長的認可,無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教師隊伍。第一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將教師工作只當做謀生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投入精力不夠,只將精力放在個人生活或者工作中只計較個人得失,工作中出現矛盾消極畏難,採取逃避推卸責任態度,甚至對自己的謀生職業都不尊重。第二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想僵化、因循守舊,面臨教育新形勢新問題缺乏主動應變,固步自封,課堂效率低下,學生課業負擔較重。第三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不從學生實際出發,缺乏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出現教學困難卻只將學生學習當做理由與藉口,甚至為提高成績趕走學生現象。第四方面問題主要表現在沒有紀律意識,違反了紀律先為自己找理由找藉口,缺乏一名教師起碼應有的自尊心、榮譽感。

  今天我總結這些問題大家可能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或者自己仍然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但是大家冷靜客觀地思考一下,我們身上是否多多少少存在這些問題,我們認清看準了這些問題並勇於與糾正和改進,我們的幹部與教師隊伍才能逐步真正地強大起來,我們學校的工作才能真正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紮實開展好三項活動,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實現突破,努力使“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真正取得成效。

  所有的工作提出之後如果不能落實就等於沒有提,甚至還不如不提,我們今天提到的這些問題解決需要長期不懈堅持努力才可能逐步解決,但是所提工作的紮實開展,與重點難點問題上的儘快突破是必須與必要的,今年我們也將把“幹部作風建設年”主要活動與我們學校自己工作的主要安排緊密結合起來,力求活動取得真正實效。

  1、“履職盡責、精心育人”活動深入開展。

  在幹部教師廣泛此項活動的基礎上,幹部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履職盡責上,教師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精心育人上。

  第一個主題教育環節中,重要的是公開;將職責面向廣大教師與學生公開,我們會認真謀劃做好。

  第二個主題實踐環節中,抓手是兩個結合,幹部完成本職工作與為一線服務結合,教師成績評價與學生評價結合。

  第三個反饋監督、評價獎懲環節中關鍵在考核獎懲,將本次實踐活動的評價作為學校準備認真健全的總體評價考核體系的依據和重要內容。

  2、“校本革命活動”大力開展。

  在此項活動開展中需要把握好三個環節:

  第一敢於否定自我,堅持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基礎,摒棄一切不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辦學從教理念與思想,打破一切不適應發展和實際需求的條條框框,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否定自己,重新塑造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模式。

  第二大膽探索實踐,本學期學校提出明確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每位教師每節課安排10-15分鐘隨堂檢測,將學生學習效果作為反思教學行為的一個主要內容,將學生聽課評價作為教師聽課評價的一個主要內容。老師們要敢於實踐,做好初期有可能影響自己教學節奏和教學效果的準備,並且積極探索規律、研究方法,並進行階段性總結。

  第三紮實開展工作,本學期教研活動明確“校本教研,為教學服務,為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服務,為課堂改革服務”這一指導思想,教研活動實行備課組長和主備人負責制,活動內容體現到教案與反思上,嚴格每名教師教研活動考勤與活動效果。

  3、“學校服務年活動”紮實開展。

  校長“六個一”幹部“三問”教師“三要”這幾項活動內容是校長服務師生,幹部服務一線,教師服務學生的具體方式,這些做法的提出既是讓大家牢固樹立服務思想與意識,又是幫助大家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的有效方法,如何能夠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對大家的工作將會大有幫助的。

  4、幹部教師管理制度與力度不斷改進與加強。

  第一、學校各級幹部必須上課,牢固樹立我們都是老師,教書育人是我們基本工作的思想,50週歲以下幹部必須上課,不能上課必須得到上級與校長批准,結果要向全體教師公示。

  第二,控制中層數量,淡化中層管理,繼續探索實行教育教學主要中層包年級制度,繼續探索二級制管理模式,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低重心執行,近距離服務,走動式管理。

  第三、幹部考核加大獎懲力度,營造幹部能上能下氛圍,尋找幹部出口,激發幹部工作動力,增大幹部工作壓力,教師管理力度同時加大。

  三、加強領導,協同動作,切實增強作風建設的推進力度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二要注重活動實效。三要強化宣傳引導。四要完善考核評議。

  老師們,讓我們以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求真務實,紮實推進工作態度與作風,迅速投入到日常工作與“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去,真正讓教育工作隊伍成為全社會最優秀的群體,廣大幹部教師成為我校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共同奮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