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通用6篇)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通用6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1
1、鍾老師結合課本中的發新書的這一生活情境,促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引發學習興趣。先讓學生髮現數學資訊,培養學生蒐集資料和資訊的能力,在此基礎列出算式,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問題從生活中來。同時,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更樂於解決。
2、透過小組合作探究體現演算法多樣化。讓學生在擺、想、說、議、聽的活動中思考,合理整理出演算法,在演算法中理解算理,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了實處。體驗了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3、在練習設計中採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由淺入深,鞏固所學知識。效果較好。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2
這節課是在100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加、減計算,又有利於學生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從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入手,促進知識的遷移,在模仿創新的過程中,理解掌握計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鍾老師在《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採用創設情景、觀察、比較等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
主要亮點有:
1、教學思路明確、清晰。這節課鍾老師圍繞複習舊課、匯入新課、新知教學和鞏固新知四個環節進行教學。整個教學環節體現了主次分明的教學思路,非常好!
2、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清晰、和藹,有親和力;激勵性評價語比較多。
3、能夠抓住小學生好玩、好勝的特點在鞏固新知這教學環節設計遊戲的學習進行鞏固,非常好;
4、注重算理。鍾老師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進行加法計算,將30和2合起來。計算30+2的結果,是透過擺小棒理解數的組成:3個十和2個一組成32。解決問題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進行減法計算,再依據減法的含義,從32裡去掉2。計算32-2的結果,可以依據數的組成知識,32裡有3個十和2個一,去掉2個一還剩3個十,就是30;還可以這樣想: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30+2=32,所以32-2=30。
6、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如在教學“2+30”時,學生是利用加法的含義來計算的,鍾老師提問:“還有別的想法嗎?”讓學生先討論交流,再引導學生髮現可以交換30和2的位置來算,體現了演算法可以多樣化,學生在交流中,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作用。
建議:
1、在計算過程中,多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強化算理;
2、在引導學生分析減法時,是不是可滲透逆思維,即:想加做減。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3
鍾老師在《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採用創設情景、觀察、等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識和創新意識。
1、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算理。鍾老師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進行加法計算,將30和2合起來。計算30+ 2的結果,是透過擺小棒理解算理:再讓學生先討論交流,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學生在交流中,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作用。從而得出3個十和2個一組成32。 解決問題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進行減法計算,根據圖畫所表示的應用題,從32裡去掉2。計算32—2的結果,可以依據數的組成知識,32裡有3個十和2個一,去掉2個一還剩3個十,就是30。
3、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如:摘蘋果,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小法官等都是同學們喜歡玩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練習設計由淺入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成功的。若在計算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方法:如幾十加幾等於幾十幾,幾加幾十等於幾十幾,幾十幾減幾等於幾十,幾十幾減幾十等於幾就更好了。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4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是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以後數的運算的基礎,本節課李國梅老師對教材研讀的比較透徹,把握校準,教學設計比較合理。整節課圍繞一個知識點“幾十加幾就是幾十幾”來進行的。透過數形結合讓學生數一數、擺一擺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從直觀上去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效果較好,但是也有幾點需要改進的地方:
1、板書的設計。從板書可以反應這節課,也可以反應備課情況,從這節課上李老師的板書可以再新增幾點。
2、預設要全面,生成更精彩。有生成,課堂才精彩,對於學生的回答都要給予肯定,例如:30+2=?師:那麼30+2等於多少呢?學生都喊是32了,不要不去理睬,直接讓擺小棒看看。 修改意見:哦?32?你們真棒,還沒有學習就知道是32,那你能告訴大家它為什麼等於32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看看為什麼30+2=32好嗎?出示課題,板書課題。
3、注重算理。多讓學生說算理,30+2=32是因為30是3個十 2是2個一 合起來就是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數是32。下面的許多練習題都要讓學生這樣子說一說。也可以說一說 4個十 和5個組成的數列個算式等等。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5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口算,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和兩位數加兩位數加法筆算(包括不進位和進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它是100以內筆算減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有一定的難度。
以下淺談我的聽後感。
1、準確把握教學的知識點的重要性,教學目標明確。
本節課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識技能目標的同時,更注重目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價值目標取向上不僅僅滿足於學生掌握基本的算理演算法,會運用算理正確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算理演算法的探究過程中,經歷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過程,倡導演算法的多樣化,同時考慮到後繼學習的需要,讓學生逐漸體會到用豎式計算和從個位算起的優越性。
2、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重在探究演算法。
教師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和探索過程,比如教學例題列出算式,允許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這時的探索,能讓學生充分體驗這裡的計算出現了新的問題,即個位不夠減,怎麼辦?由此引導學生進行操作,透過擺小棒、撥計數器體會退位的過程。個位上0顆珠不夠減,需從十位上退1顆珠。教師還要求學生在交流計算的過程,從而加深對退位減法的算理。
3、加強數學語言和估算意識的培養。
通常一個問題提出以後,對於第一個孩子的回答,老師要給與正確的導向,尤其注意完整地敘述,這樣可以讓後來回答的孩子有個明確的方向。估算60—35的結果是二十幾還是三十幾。在探究完演算法後,教師再次強調退位減法的計算結果不能只看十位數字。
一年級數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評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下面我就塗老師執教的《小鹿的減法》一課,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節課在很多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借鑑:
一、深鑽教材,準確把握低年段閱讀教學目標
本節課無論是在教材的處理還是在教法的選擇上,都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單元特點。將朗讀(包括默讀)的指導、詞句訓練作為重點,將“做事要堅持到底才能成功”這一德育的滲透作為教學的難點。
在教法的選擇和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上,都能圍繞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複習生字後,能讓學生儘快接觸教學重點之一——默讀訓練,第一段的教學注意默讀方法的指導,對重點詞“退卻”等的品讀,還有,對課文的重點內容2——7自然段的教學,在教學時間上給予充分保證,重點知識,如“動補關係”的句子的訓練,重點技能如“小鹿和獐子的`對話”的朗讀指導,均能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體現以讀為本
小學第一學段是學生閱讀興趣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對學生喜歡閱讀,樂於閱讀和終生閱讀以及能力的形成都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中,塗老師能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
1、讀的方式多樣
老師運用了點名讀、男女生對讀、引讀、齊讀、默讀、分角色表演讀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
2、較好地把握了讀的層次
按“初讀——理解讀——體會讀”的流程帶領學生逐步深入文字,例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初讀感知,“誰堅持了?”,然後出示插圖,帶領學生觀察想像,透過品析詞句等方式,理解“小鹿造橋時間長(一直)、任務重(累得)、強度大(汗淋淋)”,最後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小鹿造橋的艱辛。
3、以讀動情,堅持參透性
小鹿的堅持與獐子的退卻都是從它們的對話中表現出來的,為了讓學生理解小鹿和獐子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塗老師將它們倆的對話投影出來,運用分角色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老師還以“10天過去了,小鹿還是……”“他充滿信心地想……”“300天過去了……”等充滿激情的話語,一次次地引讀,讓學生反覆朗讀重點句子“他從太陽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來,累得渾身汗淋淋的。”“減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引導學生理解減法的含義,明白堅持就會成功的道理,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展示了閱讀的指導方法
在課上,教師還展示了自己是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的,“指名試讀——全班評價——自由練讀——再點名讀——再評價——有感情地讀”,這期間再加上教師的指導點撥,充分讓學生體會感情。
三、體現學科特點,有語文味
語文課堂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的教學,教師能抓住語文教學之本——語言的訓練實施教學。
1、引導學生深入文字,注意品詞析句
如在第二段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讀出小鹿的累,然後進行模仿句式造句,在這個訓練中,老師能根據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層層推進,先是出示書上的句子“他從太陽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來,累得渾身汗淋淋的”,讓學生讀、理解,指導學生透過與“小鹿累了”這個句子的比較,明確這樣的句式後半部分寫出了累的程度;接著讓學生說“我累得……”“……累得……”;然後進一步說:“……笑得……”;最後拓展思維,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這樣的詞嗎?用它來說句話,這樣層層深入,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的過程。
2、指導看圖,展開想像,培養表達能力
課文中有一幅插圖,畫面上,小鹿揹著造橋的工具,很累的樣子,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小鹿身上揹著什麼?想像一下:小鹿一天忙到晚都做了哪些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理解了造橋的艱辛,又訓練了表達能力。
3、教給語文學習方法,培養語文學習習慣
好的方法和習慣能使學生終生受益,塗老師在教學中注意滲透學法指導,例如在品析重點詞語方面,就滲透了多種方法的指導,對“退卻”一詞讓學生聯絡上下文來理解,“抹”這個詞則用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而“堅定”“勸”“不解”等詞,則採用朗讀的方法理解。
另外,默讀方法的指導,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勾畫的良好的讀書方法及習慣的培養,都體現了教師新的教學理念。
當然,反思整堂課,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課前設計考慮充分,但在課堂實施
1、有些環節的教學顯得有點趕,還應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例如:在說獐子退卻後有什麼結果,學生說了“失敗”,還有人想說,可是老師卻硬要學生說“一事無成”。塗老師可能太想著預設的環節了猶如“蜻蜓點水”一般,用自己的“小結”輕輕帶過,學生失去了一次鍛鍊的大好機會,聽到這裡,我心裡很著急,心想:慢一點,再慢一點,仔細傾聽學生的回答,也許正是學生簡單的言語裡,潛藏著課堂的無限風光,等待教師去挖掘。
個性化閱讀還不到位,還是牽著學生走,比如教學第一段教學中,老師說“他們只有造好,生活才能——”所有學生都回答“更美好”,可老師沒有讓學生繼續說,小結為“更方便”。孩子都是有思想的人,讀相同的句子,會有不同的感受。只要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即可。
二、應多讓學生參與評價
在學生朗讀後,老師注意了評價和鼓勵,評價的語言也較豐富,“讀得真好”“老師聽了也要汗淋淋了”……但在這兒我建議塗老師能多讓學生參與評價,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又能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三、拓展昇華不夠
在本課中,老師能在學生理解“堅持就能成功”的道理後,進行拓展,比如讀名言,但在聯絡實際方面做得不夠,我想,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在揭示課文所說的道理時,結合課文,讓學生說一說“你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哪件事做得像小鹿一樣堅持到底,取得了成功?有沒有哪件事做得像獐子一樣退卻?”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這樣,既訓練學生的表達,也能使情感得以昇華。
以上是我的粗淺的看法,說得不當之處,懇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