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範文】

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範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使用上講話稿的情況與日俱增,講話稿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文體之一。如何寫一份恰當的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讀書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xx。今天是世界閱讀日,藉此機會,我想給大家談一談我對閱讀的一些理解與思考。

  山崢嶸,水泓澄,一草一木棲神明。復如遠道望鄉客,夢繞山川身不行,身不行而夢繞山川,這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我想,閱讀於我們,恰是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書如同一間屋子,本不是什麼黃金屋,也許更沒有什麼顏如玉,但就是這樣一間樸素的屋子,置身其中,我們總能於枕上見千里,窗中窺萬室,神遊太虛,以觀萬物之浩浩流衍。我們總能從紛擾的外界抽出身來,讓呼吸與脈搏漸漸平穩,然後吸盡西江,細斟北斗,邀永珍為食客。讀書,恰如讓胸中有如千溝萬壑,千軍萬馬,從而對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種從容的態度;又或許讓心成為一片海洋,不管它的表面多麼波濤洶湧,它的深處永遠停留在靜寂裡。腹有詩書氣自華,這話自然沒錯,但不管自己的氣質是否得到提升,若能因此拓展了心靈的深度與寬度,從而更坦然自信地擁抱這個世界,同樣意義非凡。

  然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時總不能忘記思考,有人說:讀書的人活了上百次,不讀書的人只活了一次。但如若閱讀只一味為了消遣,只追求華麗的文字或是精彩的情節,讀過便讀過了,從嚴格意義上講,你依舊只活了一次,你仍以同樣的眼光看這個世界,抱著同樣的態度。原本閱讀時享有的煥然一天的星斗,懷有的浩浩蕩蕩的江水,一如雲煙消散,而內心貧瘠依舊,輕浮依舊,淺陋依舊。

  那麼,便要求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給思考留下餘地。其實思考和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是一樣的,消化系統把食物劃分為營養和廢物,再根據人體需要,輸送到不同的器官。讀書需要思考,吸收書本上的知識,為消化所用,需要的變成自己的,不需要的當作垃圾排除。

  怎樣去做呢?首先,在閱讀某些議論性文章時要形成自己的見解,書中大都是一家之言,是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透過自己的視覺形成的。閱讀時,如若沒有自己的觀點,你一會覺得此人有理,一會覺得那人有理,隨波逐流,恰如一葉不繫之舟,沒有立足之處。故因此需要我們有一種批判精神,要敢於不群,敢於逆流,在群沸合唱中發表獨立理性,從自身出發,卻不侷限於自身的眼界。汲取眾家之長,卻不一味附和。積極地思考,探索。其實,許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在這一思維過程中我們的收穫,我們對於自身或其他事情更清醒的認識,寄興趣於探索過程,豐身價值而不拘泥於目的,方能在閱讀中真正有所收穫。

  其次,對於某些知識性、方法類的文章,在閱讀時要常常向自己發問,比如這種方法能應用於自己學習生活中嗎?怎麼應用呢?要什麼調整嗎?對於一些好的思維方式,我們要將其與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比較,發現多個環節上的孰優孰劣,在實踐中加以應用,並經常檢驗、反思,這才是真正的學到一些東西,讓自己在處理一些問題時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且更有效率。

  此外,在閱讀小說或傳記類文章時,除了透過作者筆融,還要透過自己的思考,得出對其中人物的評價,力圖向深處挖掘。比如,是什麼影響了某個人物的性格?這種性格對他有何影響?還有哪些隱藏的未顯露的東西?如此在思考中獲得對一本書整體的把握,對人物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此,也有利於對自我的認識與反思。畢竟,閱讀不僅是為了瞭解別人的生活,更是為了在閱讀的時候認識自我,提升自我。

  對於高中生來說,每天時間都很緊張,這必然要求閱讀時要有效率,在一定的時間裡,有儘可能多的收穫。這需要思考,需要記錄,還需要自己去寫一些東西。世界閱讀日,不僅旨在鼓勵人們閱讀,同時還有寫作。閱讀時心中恰如金鳥在飛翔,寫作時恰如馬蹄聲在紙張上響動。其實,對我們來說,哪天是世界閱讀日並不重要,閱讀本應是常態,是一個讓人受益終身的習慣,閱讀時不忘思考,方是真閱讀;而之後的寫作,更為可貴。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閱讀在心中留有一片星斗與海洋,讓自由解放的人格洋溢生命,做一個神情超邁,舉止利落,態度恢廓,胸襟瀟灑的人。

  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