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評課稿(精選5篇)
《平均分》評課稿(精選5篇)
評課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有利於新課標精神的貫徹,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均分》評課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均分》評課稿 篇1
今天聽了呂老師的《平均分》一課,覺得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現在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開課教師透過頒發獎品的活動,不經意地引出實際問題———分得不公平,滲透平均分的概念,做到了鋪墊的作用。
2、在情景圖的引出部分,利用學生自己觀察圖,引導學生觀察得出食品分得數量同樣多,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現象,概括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在透過操作分糖果、分麵包、分礦泉水、分桔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進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這就為學生認識除法打下好的基礎。
4、在練習題的處理上,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積極性,並且利用圖的形式直觀的使學生對平均分進一步的得到鞏固。
5、在學生的動手分12個學具時,學生實際操作時出錯了,教師及時就給予了糾正,在這裡是否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更能起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平均分》評課稿 篇2
“平均分”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本節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透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進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範老師這堂課,讓我感觸頗深: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起點
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範老師在設計本堂課時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一開始就讓學生進行分棋子,分6個棋子,分成兩堆,怎麼樣可以分得公平?學生一開始就分成了2堆,每堆3個。
接著又讓學生分成3堆,同樣要公平地分,學生也和容易得分成3堆,每堆2個,其實學生本身已經會進行平均分了,在課後,範老師向我們透露了在上課之前,他特地進行了學生已有知識起點的調查,抽取了部分同學讓他們進行平均分物品,很多同學都會進行平均分,在得知學生已經會進行平均分的情況下,範老師一開始就索性讓學生去分,再告訴學生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並在教學中讓學生去體會這種分法,弄清平均分的概念,在實踐操作中,學生很快地理解了原來自己這種方法就是平均分。
反觀我們有些老師的教學,有些知識明明學生會,還要花大力氣去讓學生探究,去做一些無謂的引導。比如一年級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對於大部分同學都會計算,那麼這時候我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麼呢?範老師的課給了我們答案,低年級學會知識的由來和思考過程缺乏認識,他們會平均分,卻不清楚這是平均分,並且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用這種方法?
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對於平均分缺乏體驗與認識,對於整個平均分的過程沒有進行富有邏輯的思考,範老師透過讓學生先分棋子,進行實踐操作,再將一些生活的非平均分但是公平的分法展示給學生,學生透過比較、分析、弄清了平均分的概念,真正意義上會用平均分的方法。
二、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素質教育力求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質教育強調基礎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使學生形成紮實的數學基礎,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範老師在課中特別注重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表述,在分棋子的時候,學生兩堆分得同樣多,學生說成了“一樣多”,範老師進行了矯正,應該是“同樣多”,對概念的表述的語言應該比較精確,再次,在對每次分物品的時候,都讓學生進行表述“把幾個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幾個”,透過個別說、指名說、集體說、集體讀等等形式,從而讓學生在本課中形成紮實的基礎。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在課結尾,範老師出示了一個生活中的情境:學校進行講故事比賽,選出了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給這三名獲獎者發獎品時,準備了6支鋼筆,請學生幫忙分一分?有學生提出每人2支,範老師首先肯定這種方法是“平均分”,但同時提出了疑惑,第一名2支,第三名2支,這樣分,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馬上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分法,第一名3支,第二名2支,第三名1支,範老師又問,這樣分同意嗎?同學們都表示同意。
這時,範老師提出疑問,剛才我們說平均分是公平的,怎麼這裡不平均反倒是公平的呢,學生討論得出名次不一樣,也就是取得成績不一樣,所以獲得的獎品也應該不同,最後師生進行小結,在生活中,平均分要在不同情況下看,有些不平均分,卻是公平的,讓學生體會了生活中的平均分。
新課標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應當是來源於生活,並作用於生活的。平均分在小孩子眼裡認為是公平的象徵,然而在具體生活中平均分有時卻是不公平的,就如課中給獲獎者發獎品,不平均的分法才是公平的,因為每個人獲得成績是不同的,這樣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更深層次的內涵,從而使學生懂得生活中的平均分知識。
其實小學數學與學生生活具有密切的關係。“生活中的數學”強調學生學習數學的生活背景,是小學數學的一種學習方法,它體現了一種新的教學觀點。首先,小學數學具有現實的性質,我們的數學應該來自於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再運用到他們的現實生活中去,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小學數學內容的基礎。其次,小學生應該用現實的方法學習數學,即學生透過熟悉的現實生活自己逐步發現和得出數學結論。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都與數學息息相關。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深入生活,注意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認識數學,並從中感悟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例如我們在建立長度、質量、面積等概念時,我們不妨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入社會去親自測一測、拎一拎、稱一稱、量一量……
這樣,在實踐活動中建立的有關概念,必將清晰、深刻地印入每個學生的頭腦中。再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元、角、分的認識”時,倘若事先讓學生了解各種商品的價格,親自嘗試如何購買東西,再透過課堂上模擬購物,並相互交流,學生一定會獲得準確、清晰的“元、角、分”的概念,並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課本知識,而是充滿魅力與靈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數學教學帶給學生的不是“題海”大戰後的厭倦,而是探索、發現之餘的喜悅。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內在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運用數學的信心。
《平均分》評課稿 篇3
“新課標指出每一堂課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探索,重視引發學生思考,注重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對學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包老師的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活動展開,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空間,讓學生透過動手把生活和數學聯絡起來,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什麼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這一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包老師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體驗在分的過程中感知“同樣多”與“不同樣多”。透過比較引出分兩份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又透過教師的板演及講解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份數,每份的個數。讓學生明確了“平均分”與“不是平均分”的區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學生透過動手操作,發現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老師都予以認可。透過比較主要讓學生明確分的方法雖然不同,但分完後的每份的數量是同樣的。同時在過程中引導學生有序分。
3、注重提供給學生規範的語言模式。
《平均分》評課稿 篇4
聽了潘老師執教《平均分》一課,感受很深。認識平均分是浙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除法裡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節教學的“平均分”是除法學習的基礎,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
潘老師這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感受:
1、層次性突出。教學時從生活入手,層層推進,理解平均分,讓學生從小動物分蘿蔔、分桃子入手,學生興趣濃厚。在例題中再次喚醒已有知識,進行無序的分;在認識了平均分後,在試一試里加強動手操作,強調平均分,此時關注結果,只要符合定義就行;在後面教學中深化平均分含義,重點教學每幾個一份的平均分,層層推進,使學生認識不斷深入。另外,在教學環節上,層次性也比較突出:創設情境,感知平均分;實際操作,學好平均分;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課總結,拓展平均分。
2、數學教學離不開生活。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匯入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場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後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無疑增強了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例題教學平均分的知識,都在現實的問題情境裡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無疑也增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重視了操作。平均分的本質內涵是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操作顯得尤為重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動手操作一直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孩子天生好動,組織教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潘老師組織學生操作的有序性很好。本課全班統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證,這樣的操作有效的讓學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質。
4、這幾課有些方面我覺得可以更好地教學。進行“平均分”這個概念的教學有點過快,學生在比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時讓學生說的、比的不夠充分,什麼叫平均分總結的過快,至於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並不是很好,從後面個別孩子彙報的語言可以看出來,在這裡,要充分鋪墊,讓概念的引出達到呼之欲出的程度,從而才能讓所有孩子接受。表揚的激勵手段必不可少。孩子到二年級了,對於一些物質性的獎勵會淡卻,儘管課堂對孩子的精神性表揚有過幾次,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孩子還是比較小,對於各種形式的表揚還是很需要,對於表揚手段還是很需求的。或許,這樣的表揚更能在後半節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校效率。
《平均分》評課稿 篇5
聽了呂老師的《平均分》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1、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
老師創設遊戲“分獎品”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讓學生在快樂中體會到怎麼分公平,也就是同樣多,無形中滲透了新知,為後面的探究積累了經驗。
2、教師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平均分的方法時,透過讓學生分一分、擺一擺、說一說等數學活動,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桔子平均分成4份,然後彙報不同的分法,即讓學生透過互相交流明白平均分及平均分的方法,又展示了學生不同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與大家探討的地方:
1、可根據學生的生成及時補充板書。
課前的一個遊戲分獎品鉛筆,學生說每人三個公平,這時老師就可以抓住的話接著引導為什麼這樣公平,讓學生體會到同樣多才公平,這時老師就可板書“同樣多”,學生在後面表達什麼是平均分時就會用到這個詞了,不用老師再引導。
2、可以調整的兩個小環節。
老師出示了平均分的概念後又讓學生說一說什麼是平均分,我覺得可以將這兩個環節調換過來,讓學生結合例子和前面的分的同樣多的活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平均分,然後老師再板書定義,我們給學生表達自己真正想法的機會。
3、教師要及時小結最佳化方法。
學生動手操作反12人桔子平均分成4份,學生展示分法時讓第一位學生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再糾正他的錯誤會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平均分的概念。四種分法彙報完後老師可以及時的小結出方法,即每份先分同樣多,再把剩下的分的同樣多;還可以最佳化分法,再增加一個練習,及時的讓讓每一位學生再用一個一個分的方法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