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評課稿

乘法分配律評課稿

乘法分配律評課稿1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進行的。乘法分配律是學習這幾個定律的難點。潘老師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去完整地感知乘法分配律,主動建構乘法的分配律。教師的導學探究問題的非常明確。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情境設計”促進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對算理起了支撐的作用。

  《標準》特別強調了計算與情境的關係。創設教學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智力達到最佳啟用狀態,溝通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具體形象與概括抽象的聯絡,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認識數學。

  本節課潘老師從眾多設想中選擇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的男女生比賽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在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兩種方法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為下面進一步研究理解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現實材料。

  2、數形結合,滲透建模思想。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潘老師並沒有停留在對乘法分配律的文字歸納上,而是進一步讓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來解釋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如活動:“寫一寫這樣的等式。要求如下:

  ①寫出2~3個這樣的等式;

  ②計算等號兩邊兩個算式的值,看看兩邊是否相等。

  從具體的形出發,抽象出數的運算,又回到形來解釋運算的含義透過對乘法分配律幾何意義的理解,數形結合,迴圈往復,對運算算理理解的廣度、深度、貫通度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將有助於學生整體數學素養的提高。

  3、按照初步感知——驗證猜測——概括定律的思路探究理解。

  學生透過算式初步感知算式間的聯絡,一個規律的得出應該透過一組算式的觀察得到,只是一個例子就顯得十分草率,違背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規律,因此潘老師讓學生自己出題,自己驗證,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主動探究驗證,用多個例子得出普遍規律。

  4、質疑教材,大膽嘗試。

  新課程提出“用教材”極大地解放了教師,促進了我們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研究積累探討如何用好教材。根據以往乘法分配律的變式多,學生易出錯的問題,潘老師大膽嘗試把教材中的情境圖稍加改變,採取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研討,全班互動交流的基礎上發現、歸納乘法分配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精挑細選,設計有效練習。

  “用教材”不是簡單地照搬書中的練習題,本節課潘老師設計練習題把握從易到難,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梯度,既從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上考慮,又從訓練思維的靈活上設計,尋找除書本外一些題型靈活,內容豐富,具有開拓學生思維舉一反三的習題,增加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正、反兩方面的練習中,充分地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妙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整堂課,潘老師始終關注這學生的情感、興趣,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無論課前的談話還是課堂中的肢體語言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學生快樂著,探索著,並時刻體驗著成功的快樂。如當一名學生概括乘法分配律就是把一個算式分開時,老師適時讚賞“你真厲害”,我想當學生聽到老師這句話時,他的大腦會高速運轉,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聯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終於明白:數學課要讓學生愛學,樂學。老師首先要一切從學生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乘法分配律評課稿2

  今天聽了汪蕾老師執教的《乘法分配律》,汪老師的這節課,透過問題設定,引導學生從生活問題入手,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學生經歷了“尋條件、設問題、找方法、明規律、自總結”這樣一個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在整節教學過程中都得以體現。回顧整個教學過程,這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能力培養探究中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平臺,以故事情景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引導學生從故事中找條件,設問題,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思維。學生根據找出的條件和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現(4+2)×25=4×25+2×25這個等式。透過自主探究,發現等式兩邊的運算順序,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讓學生“觀察這個等式左右兩邊的不同之處”,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

  二、獨立探究自主學習搭好臺

  汪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得到的兩個等式,提出“你有什麼發現?”。此時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已有了初步感知,此時汪老師出示問題(32+4)×2○32×2+4×2讓學生完成,透過計算再次找到相等關係。不過,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再寫幾個類似的等式,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課堂中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做好適時地引導,在這節課上,汪老師抓住學生的已有感知,透過“觀察這一組等式,你發現了什麼”。為學生提供了發散的思維空間。提供猜測與驗證的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力還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激起了探究的火花。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讓學生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