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

《認識立體圖形》評課稿

  上星期聽了同教研組孔麗老師執教的一課,感覺上的非常成功。孔老師的這節課環節清晰,層次清楚,整節課充滿著探索與挑戰性的活動。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與大家共同探討。

  1、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興趣。上課伊始教師出示了帶來的實物,並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使學生體會到立體圖形與生活的聯絡,從而對身邊與立體圖形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因此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使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了情趣。

  2、“認識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的,重視學生的感知、體驗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節課中,教師將學習融入到活動中,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解決教學重難點。課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如摸物體、說感覺、給物體分類等等,,教師透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觸控、聽講、討論、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活動起來,讓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嘴、動耳的活動中獲得了對立體圖形最直觀的.體驗。

  3、這節課中,教師還注重把操作與思考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去思考、去討論交流,經歷了逐步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例如在認識四種立體圖形的名稱後,請學生推一推、摸一摸、搭一搭,看看這些物體各有什麼特徵?學生邊思考邊操作,充分利用手中不同形狀的物體進行發現和創造。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學生透過對物體的觸控、觀察、想象等活動,建立形體的表象,發現圖形的特徵,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

  4、初步滲透分類的思想。新課開始,教師就請學生把這些物品中“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學生透過合作操作,把物品分成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四類。不僅使學生初步形成了立體圖形的表象,而且滲透了分類的思想,為他們後一部分知識的學習做了鋪墊。

  5、知覺辨別是形成具體概念的前提和基礎,而是讓學生順利進行知覺辨別必須選好概念的例子。現代數學理論主張,選用的概念例子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廣泛性,還要有一定的實用性。本課選的例子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和學習用品,用這些例子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觀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興趣,而且便於學生對例子進行知覺辨別,為認識物體的特徵奠定了基礎。

  但是,本課所選用的例子數量不夠充分,型別也不夠廣泛。如果教師再多選一些例子,特別是選一些概念的反例,則更有利於學生進行知覺辨別,更有利於學生形成概念。另外,在練習時可設計一個‘拼搭遊戲’,讓學生利用手中不同形狀的物體搭出自己喜歡的作品,這一練習能幫助學生進一步觀察圖形的特徵,分辨並認清立體圖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