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精選9篇)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精選9篇)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講話稿,講話稿是領導人在開會前所作的講話的稿件。那麼講話稿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國家將“世界糧食日”所在的一週定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孔子曾說過“民以食為天”,食物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一個多麼重要的角色啊。

  下面,我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背誦一下古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都學過了,是表現了農民種田很辛苦!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節約糧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學校用餐的同學,我們覺得絕大部分同學就做得非常棒,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這種行為很值得稱頌。每位同學都像他們一樣,吃乾淨盤子裡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實這不僅是一種節約,也是對農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在節約糧食這件事上,每天每餐飯都要牢記在心!也許有同學認為,節約幾粒米沒有多大用場,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可節約2186萬斤,這麼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可以給600多名學生吃100年,所以節約糧食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老師和同學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快樂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週是我國的宣傳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麼重要!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建國以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100萬元算,可以蓋2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可以使七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我們的校園!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同學們思考。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樹木節約紙張。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紙”的話題,這裡我說的紙,就是大家平時使用的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用的紙可謂很多很多,影印紙、傳真紙、列印紙、隨身攜帶的面巾紙、桌上擺的餐巾紙、招待客人的紙杯、手中拎的紙袋、寫作業時的作業紙,還有課本、無所不在的報紙、鋪天蓋地的雜誌。而這許多例子,也是在說明著,任何一個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人,用過的紙疊起來一定超過自己的身高。

  可是,你可曾想到,紙的來源主要是樹木,當你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時,卻也在如同慢性毒藥般緩慢的摧殘它,使他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失去了昔日綠水青山的'優美環境。一頁紙就是一頁金,舉手投足間珍惜一張紙,就等於造林一片。同學們,透過一張張潔白的紙,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生活中的浪費:你是否遠離了一次性紙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作文稿紙的背面寫過字?你是否用舊掛曆紙包過書皮?你是否用電子賀卡代替了傳統的紙質賀卡?你是否把廢紙與垃圾分開處理?你口袋裡裝的是手帕還是面巾紙?當你用一團團廢紙填滿紙簍空虛的腸胃時,是否能感覺到樹木那種好似悽風冷雨的突襲,帶來森林蕭條的晚秋,所有標榜“百分之百純木漿”的精品紙張廣告,這些都是樹木集體陣亡的訃告。

  保護樹木節約紙張,這句廣告語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每年倡導的植樹節活動和減少鋪張浪費的話語,每當看到這句話就會下意識的想起來,這句話旁邊的插圖,起初沒有覺得幅圖上面刻畫的是多麼真實,反而覺得很誇張,因為這種事的發生離我們還很遠,同時也沒有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

  但是現在濫砍濫伐已經成為了重災,樹木資源急劇減少,樹木的減少導致了環境的不美觀,生態系統出現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已經出現了沙塵暴。由此可見樹木資源是很重要的,人們需要自然界中的綠色保護傘,為我們平衡生態,阻隔沙塵。藍天的藍,好草木的綠密不可分,少了一種顏色,這個地球將會千瘡百孔,工廠的黑煙,光禿禿的樹墩,強烈的沙塵,那個地球將不會再是我們的地球。

  樹木可以調節氣候、淨化空氣、防風降噪和防止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樹木是氧氣製造廠。此外,樹木還是天然蓄水庫和天然空調。我們要保護森林不被破壞,如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飯盒等製品,多用可重複使用的製品,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

  下面我來分享一些我自己瞭解的屬於我們這些學生所力所能及做到的愛護以及保護樹木的注意事項和方法,首先我們可以積極參加假期裡關於植樹造林的活動,第二我們可以幫助鳥類在樹上搭巢,可以有效防治害蟲第三個也可以試一試自己來製作用來防止害蟲的白漆,至於做法上很容易搜尋到,最後一點就是一定要注意在山上或者樹旁邊的用火安全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愛護樹木,保護樹木,節約資源的這些事從現在開始,不要讓誇張的廣告語插畫成為現實。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五年級的張慧,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杜絕浪費》。首先我請問大家三個問題:

  1、當你身體不舒服,但又要在學校用餐時,你會怎麼辦?

  2、午餐時,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你又會怎麼辦?

  3、與家人一起出外就餐,吃不完的食物,你是怎麼處理的?同學們,這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折射出每個人對糧食的基本態度——珍惜或是浪費。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這一點點不算什麼,也許你仍然認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可是現實,卻給我們一個沉重的回答!由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節約”一詞在大家心目中被日漸忽視和淡忘,要知道,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糧食近年均增產,但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我國糧食緊張,成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因此,提倡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糧食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校園內:在我們身邊,每天的早、中、晚餐,均發生著難以讓人接受的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可以看到我們每天中午的營養餐,在伙房旁邊用來盛剩飯菜的桶裝得滿滿的。這都是大家浪費的結果。對比在報紙、電視,各類媒體上看到的因為飢餓面臨死亡的非洲孩子的瘦骨嶙峋,我們的行為是多麼的可恥。浪費糧食不但造成經濟的損失,對一個人道德上的影響更加深遠。一位著名的

  作家曾說過:“我可以捨得用很多錢去幫助別人,卻捨不得把一個好好的東西或事物丟棄。我不是為了錢而節約,而是為了節約而節約。節儉是品德,是一種操守、品質和文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已經熟讀於心,也知道一粒糧食從播種到加工成糧食,要經過至少20道程式,多不容易啊!同學們,行動起來,愛惜糧食,杜絕浪費,讓我們再一次回顧一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觀念,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2、珍惜糧食,適量用餐,避免剩飯,減少浪費。吃多少盛多少。比如:盛飯時告訴老師自己能吃多少,吃完了不夠再添,不要一次盛得太多,導致吃不完浪費。

  3、不偏吃,不挑吃。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無論是否喜歡,都儘量把盛在自己碗裡的食物吃完。

  4、看到浪費的現象要勇敢地勸阻。

  5、做節約義務宣傳員,向家人、朋友宣傳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在外出就餐時,儘量按食量點餐,實在吃不完就打包。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希望大家行動起來,讓珍惜糧食,杜絕浪費成為共同的追求,讓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在小洋綻放光芒!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三年八班餘曉曉同學,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弘揚美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裡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環繞;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也許有人會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沒什麼”的思想。“千里只堤,潰於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浪費,就想“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要在作風上艱苦樸質。在殘酷的競爭中,我們是學習者,奮鬥者,而不是享樂者,逍遙者,我們要捨得吃大苦、耐大勞,把艱苦奮鬥當成戰勝困難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就要在學習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的化附人,都應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鑽研。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就一一定會找到勤儉節約的途徑。

  同學們,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生活中不亂花錢。平時不挑食,不買零食吃,能節約的錢一定都要節約;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對家裡、他人、國家、集體的財物都要愛護。吃飯時不亂倒飯菜,節約用水、用電、隨時注意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愛惜書本,不要亂撕書本,愛護桌椅、門窗、教學儀器和體育裝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當勤儉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我們的一種自覺,我們便不會驚詫今天這個日子願勤儉之風尚遍徹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份烈日下的耕耘都凝聚著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上一粒米,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裡,即便是盤子裡剩的菜湯也要用開水衝一衝喝掉。但是如今,看看我們學校食堂的餐廳裡,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比比皆是。大致估計,每天回收的泔水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浪費掉的食物。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著滿桌好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揀揀時,想一想,全世界仍有10億多人食不果腹,每年有超過500萬人因為飢餓而死亡;當我們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想一想,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為貧窮而吃不飽飯,上不起學!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耕地卻是世界上最少的國家之一,人均糧食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國家有特別重大意義。從小開始,我們就聽慣了不少要求我們節約糧食的長大論,我們都深知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不要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也要落行到實際生活中。 為了切切實實地把節約糧食落到實處,在這裡,我想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

  2.珍惜糧食,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 積極響應“光碟行動”,避免剩餐,堅持杜絕浪費。

  3.不偏食,不挑食,均衡營養,健康成長。

  4.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八禮四儀中的餐飲之禮就是要求我們做到: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做起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的美德,是每個孩子都必需養成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他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但我們經常會在教室看到丟棄的鉛筆、橡皮、尺子等文具,儘管都能繼續使用,但大都會找不到失主,只好默默的堆積在教室一角,因為有的學生是不會再用的,他們會再買新的。至於用了一半的本子,吃了一口的饅頭更是常見,他們根本不知道珍惜,認為這都很正常。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們也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也許你會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便會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髮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影印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小事情做起,處處勤儉節約,讓節約成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美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8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然而,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一些人把勤儉節約的作風拋到腦後。在我們的身邊,浪費糧食、浪費水、浪費電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離開教室時忘記熄燈而浪費的一度電;離開水房時忘記關水龍頭而流走的一滴水;吃飯時不經意間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一頓飯菜拿著父母的血汗錢,肆意買零食,浪費文具等等。 要知道,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難以繁榮昌盛;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人難以有所建樹。然而要改變這一切的一切,只需我們的舉手之勞,只需我們一點點的節約意識。聚沙成塔,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杜絕鋪張浪費,杜絕盲目攀比,做到身體力行,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

  同學們,讓我們享受這份美德吧!讓我們牢記這份責任吧!為了自己、為了社會、更為了國家,讓節約永遠伴隨在我們的身邊,為節約型社會而共同努力!

  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講話稿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糧食是我們補充體能的主要物質之一,可是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卻隨處可見。

  此刻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浪費也隨著生活的提高而增多了,吃了一半的麵包,吃了一口的饅頭,吃剩下的白米飯,喝剩下的湯,這些困難時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卻都被扔進了垃圾桶。

  也許會有人說,浪費這麼一點東西無所謂呀!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都扔掉那麼一點,那麼世界將會浪費多少糧食啊?諸葛亮經常告誡他的兒子;“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簡樸,能夠培養一個人的美德,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僅有勤儉節約才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從幼兒園就學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因為我從農村裡長大,最能體會這句詩的含義了。在農村,夏天能夠隨處可見村民們頂著炎炎夏日還在地裡除草幹活,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還有的弓著腰站在滾燙的水中插著秧苗,這是多麼辛苦的事啊。當我親眼看到的時候我完全被驚住了,才懂得一滴汗一滴血這句話的含義。雖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可是家人卻很少讓我上地裡幹活,所以我不知這麼累。所有這一些,是我董事時,我的媽媽帶著我去趕集回來的時候發現的、明白的。

  在偏遠的山區有很多孩子吃不上飯,吃一次餃子也算是很奢侈的了,可是我們呢,卻不明白珍惜此刻完美的生活,把糧食就像垃圾一樣倒掉,我們不覺得羞愧嗎?

  所以說,讓我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