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評課稿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評課稿
這是一堂實用、有效的物理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教學線索清晰,使學生在感性認識運動快慢的基礎上,層層推進,引出理性需求:既速度的概念、公式、計算。圍繞新課標的要求,教學中突出了速度概念的構建過程。我個人認為,本堂課有以下優點:
優點一:整堂課突出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那就是每個環節的設計都是在學生體驗、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的,非常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匯入創設情境,學生參加遊戲,結果引發學生思考,切入正題。匯入環節,涉及到與運動快慢有關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認知衝動,與後續內容的關係上做足文章。透過百米賽跑情景提煉出觀眾和裁判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進行對比,再透過教師的層層設疑,自然引出速度的.定義、公式、單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取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生成新的問題,教學效果顯著,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悟,完全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亮點二:這堂課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優勢,把生活中與速度有關的資訊整合後,以課件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百米賽跑現場”的圖片,情景再現,讓學生彷彿又回到運動會的比賽現場;合作交流速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時,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交流,目標明確;“汽車速度表”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物理就在身邊;用課件逐步展示1m/s=3.6km/h的換算過程既節省時間,又突破重點;平直軌道執行的列車、瘋狂過山車對比鮮明,一下就讓學生分辨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磁懸列車,即拓展資源又進行情感激勵。以上課件的設計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課件的運用使教學環節更加流暢的同時,也大大節省教學時間,保證學生在編題解題環節有效展開。
亮點三:本堂課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活動時間。
本堂課,學生主體參與活動的有4次,用時合計15分鐘,分別是:課前匯入的小遊戲;速度的意義、單位、公式、的五道題,全體學生分組討論,又分組板演;用物體或肢體模擬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最重要的一次是編題解題環節:2人編題12人做題8人糾錯。其餘學生正式書寫了4道題。由於課堂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突顯出學生的主題地位,多人次參與編題解題進行匯錯糾錯,有效的完成了速度的計算這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幾點建議:
1、注意語言的規範性 要用書面語言,地方土語儘量避免。
2、可見要與教學同步 課件有一次延緩之處。
3、避免口頭語“那麼”
4、合理利用教學時間,學生糾錯後,教師的點撥點到為止,不用過度的強調,這樣可以節省下來達標測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