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人際交往》評課稿

《網路上的人際交往》評課稿

  史老師所做《網路上的人際交往》一課,運用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創設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透過聯絡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組織各種課堂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形成了正確的網路交往態度,建構了學生關於正確進行網路交往的知識和能力。這是一節符合新課程教育理念,較好地體現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特點的好課。

  1、在教學設計上,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科學制定學習目標。如能力目標確定為:學會正確運用網路工具,對某些網路陷阱具有較強的分辨能力;情感態度目標確定為:恰當把握網路交往的原則,形成既不迴避也不沉溺於網路交往的態度。這些目標既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又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關鍵。制定這樣的學習目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強調的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也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獨特的教育價值。

  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融入學生生活經驗,創設有效學習情境,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生興趣,利用學生熟悉的網路案例,引導學生關注問題,積極討論和思考,能合理安排學生學習成果的呈現方式,符合學生現有能力和水平,學生參與積極,課堂氣氛活躍;

  3、在教學方式上,結合網路交往實際問題,組織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建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網路交往能力。本節課,史老師選取現實生活中網路交往所產生的`一些突出問題,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並巧妙地透過學生的各種具體活動,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針對所提網路問題,透過自己思考、合作探究、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來建構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形成對網路交往的積極情感和正確態度。

  4、授課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目標設定上,以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終極目標,突出思想品德課的學科價值;在課程資源上,選取學生身邊的素材,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資料,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等。

  5、課堂辯論環節的設定,既有較大的廣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同學就“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問題從不同角度討論問題,教師對他們的回答中的“亮點”給予了充分肯定,成為學生學習“閃光點”的發掘者。新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生活體驗;社會規範也只有透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因此要求課堂必須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化,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去感悟,去生存,這樣的課才有魅力和活力。

  不足的地方:

  1、對內容把握要到位,要有自己的歸納和思考:如網路的特點可總結有:資訊無限、時空無限,交往無限;

  2、課堂辯論環節的雙方不能由老師指定,可由支援不同觀點的學生參加不同陣營,即使觀點一致老師可以作為辯論對方。學生辯論的觀點老師要及時板書要點,對辯論的學生要有評價,意見要有分析,問題要有答案。

  3、課件某些地方字太小,太多,難以看清。

  4、課件再精彩也不能代替板書。課件課件課的附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