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通用9篇)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通用9篇)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歡迎閱覽。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1

  很喜歡聽鄧老師的課,總是那麼精神抖擻,激情澎湃。

  1、匯入的生活資訊欄貼近生活,從中讓學生找共同點是都用了同一詞“平均”,很自然的引入新課,自然巧妙。

  2、看到“平均數”,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表現出乎意料,很準確的說出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所以我們要學會相信學生,有時候他們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鄧老師讓學生提問題,求平均數,總結數量關係式,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發現了什麼?平均數的範圍?在這個過程中,鄧老師的問題引領性強,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平均數。

  4、練習形式多樣,針對性強,貼近生活,其中關於本班成績與一般成績的均分比較給我印象深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均分的,更好的理解均分與每個學生的成績都有關係,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5、板書清晰,條理,歸納性強。

  總之,這節課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建議:

  使學生能夠全員參與,多關注學困生。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2

  聽了溫老師這節課,我認為溫老師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透過數學教學,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透過觀察、想象,說一說開啟閘門,裡面的水會出現怎樣的現象?以此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在下一步教學中,讓學生收集了自已身邊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為教學和練習的內容。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又可實現教材預期的教學目標,把數學課上活,使數學教學不再是機械執行教材的過程,而是師生從實際出發,利用更廣泛的課程資源,共同開發課程和豐富課程的過程。

  2. 充分保障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把學習的自主權與選擇權交給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數學教學要努力改變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於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讓學生自主探索,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具有開放性的、探索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學習的情境,使之在開放問題的情境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使數學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學得更加生動、活潑,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學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才會解決生活中的求平均數的問題。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學具,在小組合作、探索的過程中,找出求平均數的方法。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自主權和選擇權,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 滲透了數學思想和方法。

  統計方法就是解決如何從樣本來研究總體的問題。在應用練習這一環節的教學中,當有一組學生算出5個同學的平均身高後,教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根據這5個同學的平均身高來推測全班、全校、全市乃至全國三年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大約是多少?”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提高運用統計方法的自覺性,使統計初步知識的教學落實到實處。在這一環節教學中,還讓學生先估算一下平均數的範圍和平均數的值,滲透估算的思想,既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對平均數的理解。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3

  我聽了李xx老師執教的《平均數》這節課,並參與了整個磨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小學數學裡,它常用於表示統計物件的一般水平,也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作為反映一組資料的集中趨勢的量數是統計中應用最普遍的概念。下面,我就對這節課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1、善於創設問題情景“能創設貼近兒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課程的一個理念,它不應止於知識絢麗多彩的動態畫面,更應在裡面暗含數學問題。本節課透過“閱讀之星”入手,這是學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較感興趣的。“如何知道哪組更好一些”引發學生思維的衝突,讓學生感到數學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引出求平均數的問題,認知的“不平衡”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

  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思考、活動、感悟,但是沒有讓學生領悟移多補少是求平均數的靈魂思想,在此,初步小結:什麼是平均數?並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數的取值範圍,先合後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數的根本方法,在課堂練習教學中,題目始終圍繞著本課的內容“平均數”展開,形式多樣,內容比較豐富,對教學重點內容進一步昇華,對學生的理解有幫助。

  2、能關注學生的情感,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空間。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以知識整合,發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為基點。”在一開始求平均成績,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驗證自己對平均成績的猜測是否正確,學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過程,體現了重視學習過程的學習方法。這些驗證方法是否對於每一類求平均數題都是最好的呢?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這時老師並沒有強調一定要用哪種方法。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髮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合理的選擇。

  3、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一直是我們數學學科的特色。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簡單的教材還是複雜的教材,老師在教學時候都應該滲透一定的數學思考方法。本節課要讓學生記住平均數的求法是總和除以份數,可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其實應用最多的是用了“移多補少”的思想。而這種方法在以後的解決問題中也經常會被用到,所以我覺得在教學中該讓學生體驗這種方法。動手操作,既可以體驗平均數的含義,也可以得到一種“移多補少”的思考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從生活例項入手,由淺入深地匯入新授內容,求一組學生的平均身高時,讓學生先估一估是多少,說說是怎樣去猜想,估計也是要有所根據的,培養學生估算能力,強調思考的方法。

  總之,本節課在具體問題情境中,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聯絡實際,靈活運用平均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整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真正掌握了知識,培養學生能力與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一節精彩而有實效的課堂。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4

  聽了這節平均數,我被這位老師的教學設計折服了,我驚歎這位老師怎麼會有這麼獨到的視角,教學層層推進,整節課都讓我不敢鬆懈,生怕把哪個精彩的設問、哪句巧妙的引導遺漏了。他的優點不能細數,讓我體會最深的幾點是:

  第一,能從生活中挖掘出那麼多運用平均數的例子,而且每個例子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從不同角度挖掘平均數,併為以後學習中位數和眾數做好了鋪墊。

  第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前三組資料設計巧妙,由於平均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位老師讓學生做裁判,“看哪組水平高?”在學生充分交流得出多種比較方法,然後讓學生深入思考“哪種方法更合適”,透過充分辨析,最後得出求平均數的方法最合適。繼而教師又丟擲“什麼是平均數,怎麼求平均數”這兩個問題,藉助條形統計圖和教師的巧妙引導,讓學生觀察、分析、思考,最終探究出“移多補少,合併均分”是求平均數的靈魂,最終還是學生自己用自己的話理解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多種方法求解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體驗成功感,進而體驗創造學習的樂趣。

  第三,這節課教師重視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和討論法等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思考、交流、表達的能力,而且老師相信學生自己有能力獲取新知,這一點更是我要學的,因為我平時就怕學生不能自己得出,看來要充分相信學生的。

  第四,透過情境的辨析,問題的解決,既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認識,體會到“求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自由表達、廣泛交流的機會,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第五,練習設計別出心裁,生活性和趣味性並重。有水資源、奧運會等問題,在輕鬆的環境下,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地認識平均數的意義,同時也讓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第六,教師親和力強,駕馭課堂能力強。教師借用輕鬆幽默的語言感染學生,拉近的師生間的距離,整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學習效率也很高。

  聽了這節課後,留給我的深深的思考是“怎樣才能設計出這麼有新意的教學?”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5

  在三三班,聽了董主任的《平均數》一課,最出色的地方時一開始上課的口算練習,董主任一如既往的堅持孩子們的口算練習,這一點顯得這節課特別真實。並且董主任在這節課中非常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像:統計其實就是讓學生體驗平均數的意義和用途、怎樣求平均數這幾個知識點,董主任把握的也非常好,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很不理解:為什麼在比較哪個組的計算水平高時要選取錯題的個數,而不是選擇對題的個數呢?透過整節課來看孩子們基本明白是什麼意思,可是就是因為選的是錯題孩子們在表達起來非常困難,最終整節課的效果就沒有達到。

  另外我覺得每節課拿出幾分鐘進行口算練習是很好,可是如果用過多的時間那就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限定做題的時間和控制評價的時間。

  還有該班孩子們的聽講習慣很不好,老師在上課時間反覆在強調紀律我們看著都累,所以不論孩子們的學習好與差最重要的孩子們好習慣的養成,這是最關鍵的。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6

  上星期聽了三年級黃老師的《平均數》一課的教學,他採用的是“遊戲激趣——問題探究——概念建構——拓展應用”這一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暢。

  《平均數》這一課我以前也曾上過,但與黃老師的教學過程一對比,才發現自己要學習改進的地方確實太多了。

  一、在教學引入這一部分,黃老師採用墊球比賽的方式,迅速調動了學生的愛好,同時又透過巧妙的提問,使學生明確了活動規則,保證了活動的有趣、有序、有效。黃老師又透過親自參與活動,激發了矛盾,引出了問題,為課題的揭示做好了預備。反觀我自己引入時,只是出示了兩張人數不等的統計表,讓學生比較哪一組的成績更好。

  雖然我與黃老師一樣都是想透過人數不等這一矛盾,激發學生熟悉平均數的意義,進而揭示課題。但是,我沒有留意兒童的心理特點,採用學生所喜歡的遊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引入顯得較平淡,不吸引人,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會打幾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發時,我所設計的問題也比較生硬,沒有讓學生像黃老師教學那樣參與到了矛盾的生成過程中去,學生缺乏對矛盾的熟悉,為了揭示課題,我就只好“拽”著學生走,自然顯得比較生硬了。

  二、在新課教學這一部分,我關注的是學生對求平均數的數量關係的記憶,只是透過例題的講解對如何求平均數下一個結論性的數量關係式,強調怎樣套用這一數量關係式去求平均數,而黃老師的教學與我完全不同,她更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強調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對比後,我發覺自己有在這部分教學時,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

  “平均分”的有關知識,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把握了,在求“平均數”這一課時,教師其實只需強調一下“平均分”的物件是“總數”就行了,根本就用不著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學生記憶數量關係式,這既浪費時間,教學效率也不高,更談不上達成本課的教學目的。此外,黃老師向我們展示怎樣捕捉學生閃現的思維火花,在學生的思維生成過程中給予及時的肯定與指導,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難點,也是值得學習的。

  如在黃老師引導學生求投籃個數的平均數時,回答問題的幾位學生其實並沒有回答正確,甚至還有表述錯誤的回答。換作是我在教學的話,碰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採用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方式是不停地追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心裡希求著哪位學生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另一種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然後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其實這兩種處理方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第一種方式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被動地等待學生拿出正確的答案。第二種方式教師包辦代替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雖然我早就體會到了這兩種處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於找不到另一種更好的處理方式。而透過黃老師的這堂展示課,我明白了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從學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思維中去捕捉那一點閃現的火花,給予學生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學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維,建立正確的思維。

  三、在教學課堂練習這一部分時,由於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數量關係式的記憶和把握上,因此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大量的單調、重複的練習題,希望透過機械重複的練習使學生學會求平均數。實際上,當學生碰到應用求平均數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學生卻不知道怎麼辦了。反觀黃老師的教學,她大量運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既練習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獲得進一步發展,更體現了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黃老師這一課教學的展示,讓我受益良多。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7

  “數學課堂一定有教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更會有學生的品、做、悟。”張老師這樣說,也是這麼做的。

  一、喚醒

  張老師使用了教材的“套圈比賽”的情境,然後透過改變資料化“平凡”為“神奇”,

  首先出示的第一組男生與第一組女生的套圈個數是一組特殊資料,男生每人套中的個數是一樣的,女生每人套中的個數也是一樣的。這樣的一組資料讓孩子們的目光直接集中到了“一般水平”上,而不是在總數和每組人數上糾纏,巧妙的設計讓人叫絕。

  二、操作

  張老師出示的第二組男女生套圈比賽的情境統計圖,資料更為符合生活實際情況,探究“資料的代表”也正式拉開帷幕。在這一過程中,張老師突顯“操作”的功能,可操作的學具讓學生動手“移多補少”,學生操作的意識是在上個環節“喚醒”的,而對於老師們平常的“先合併再平分”這一計算方法教師用電腦加以演示“合併”與“平分”的過程,這一形象化的處理讓學生對平均數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三、感悟

  在初步理解了平均數的概念後,張老師出示了第三組男女生比賽的統計圖,男生分別是8 10 9 ,這一組資料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平均數的取值範圍和極端資料對平均數的影響,而女生成績是9 7 ,如果平均數是7,你認為第三位女生應該套幾個,這樣就從一個相反的方向加深學生對平均數的認識。

  四、激勵

  課堂上時時洋溢著教師對學生的激勵、鼓舞的語言。例如,當學生說“平均數你真能幹!”時,張老師的評價是:“平均數再能幹,也沒有你能幹。“

  張老師在臨時更換教學內容的情況下,還能上出這麼精彩、大氣的課,她的數學教學功底著實讓人佩服。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8

  今天聽了鄧老師的平均數一課,感覺教師在知識點的挖掘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預設方面都做得很全面。總的來說是節很成功的課。

  一、匯入環節從學生的生活中收集了學生熟悉的平均數,讓學生感覺到平均數在生活中存在十分廣泛。潛意識中有了對平均數的理解。從而匯入新課,過渡自然。

  二、教學目標由學生提出,很實在。

  三、新知學習先讓學生嘗試計算,檢驗了學生的預習情況,節省了時間。然後引導學生總結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將公示寫在黑板上直觀明瞭。

  四、滲透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除了計算的方法求平均數教師引導學生相出一朵不少的方法。並且引導學生髮現平均數比最大數小比最小數大的規律。

  五、練習題素材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每道題都有側重。如給希望小學捐書讓學生理解了平均數並不指實際每個數的大小。利用學生平時的考試成績讓學生理解了為什麼平均數會比最高分低,理解了平均數的大小和每個資料都有關。從這道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了平均數代表的是一組資料的整體水平。透過最後一題的辯論讓學生理解了比較兩組資料的整體水平不能只看總分。每道練習題都有一定用意。正對性很強。

  六、 激勵性語言及時自然。如:每位同學都要努力,才能超過四(1)班、有信心算對的舉手等等。知識目標達成的同時,注重情感目標的落實。

  建議:

  這裡平均數和我們學過的平均分不一樣,是個虛擬的數,平均分的結果是每份都一樣,這點可以利用例題及多媒體的統計圖早些滲透,更直觀。例題的統計圖移多補少後圖形中移走的瓶子可以用虛線表示這樣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虛擬的意思。

  四年級《平均數》評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在第八冊教學簡單的平均數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教學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在統計學中,求平均數有兩種型別,一種是求簡單的算術平均數,第八冊中教學的平均數就是這一類,第二種就是求加權平均數(我們簡單稱之為較複雜求平均數問題),本單元中例2、例3的教學內容就是這種型別的中最簡單的例子。今天的教學內容例2為:根據每組資料的合計,把它們相加得到整個資料的總和,再進一步求出平均數。例3為:把原始資料經過分組整理後,得到每組的平均值,在求全體整體資料的平均數時,就需要先求出每組資料的和,再求出全部資料的總和,然後再按照全部資料的個數求平均數。

  二、學生分析

  本課教學物件為五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孩子在已經掌握了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孩子已有的知識結構為:求平均數就是要把總數除以總份數得到平均值。另外,孩子剛學習了小數除法,計算能力知識結構已經做好準備。

  三、教學目標分析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能夠獨立根據給出的條件,分析數量關係,理清解題思路,掌握較複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體會利用綜合、分析的方法進行推理,分析較複雜的求平均數應用題解答方法。培養和鍛鍊學生髮散思維和聚合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本課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並鞏固平均數的意義以及求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難點。透過準備題與例2的對比突出重點,學生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討論、嘗試例3,培養學生獨立解答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了難點。

  四、 教學設計分析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探底鋪墊——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1、探底鋪墊: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體系,讓孩子溫習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找出解題思路,即:用總數除以份數得到平均數。

  2、自主探究:讓孩子針對例題和複習題型的不同入手,討論研究題目已有的條件發生了什麼樣變化,相應的解答思路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3、鞏固內化:從生活中搜集,整理資料,並求出平均數,使學生體會“平均數”反映的某段時間內具有代表的資料,在實際的資料,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人們可以運用它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計算器的引入,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4、拓展延伸: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其中新授課部分教學分為三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教學例2,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的理解,共分3層。第一層:由準備題與例2對比,找出異同點;第二層:由問題出發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三層:列出分步和綜合算式。第二部分:教學例3,強調根據題意確定演算法,可分3層。第一層:出示例2,審題找出與例2的異同點;第二層:分組討論解題方法;第三層:列出分步、綜合算式。第三部分:對比例2、例3,找出異同點,從而加深對平均數應用題解題方法的理解。

  整節課教學安排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不斷進行比較。例2和複習題的比較是第一處比較重點,讓孩子自然地聯想到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植樹多少棵,先要求出全班植樹的總棵數和全班總人數,再根據平均數的意義,計算出平均數。3則進一步和例2進行比較,進一步改變條件成為求加權平均數問題,題材中每個組植樹多少棵沒給出,只知道每組中平均每人植樹的棵數,聯想例2的解法,進一步提高解題要求,最後將例2和例3再進行類比,剛已經比較出不同,現在再看它們有什麼相同之處,即:都需要先求出總數和總份數,再相除,最後得到平均值。

  五、形成性評價測試題及其說明

  1、一輛車運貨,上午8次運42噸,下午10次運48噸,這輛車一天平均每次運多少噸?

  2、一輛車運貨,上午8次,每次運5。25噸,下午10次,每次運4。8噸,這輛車一天平均每次運多少噸?

  3、上面兩題都可以看成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它們解答的共同點是:第一步求(),第二步求(),第三步求()。

  4、請你調查本組成員的年齡,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本組中()歲的人數最多。

  (2)這個小組同學的平均年齡是多少?

  (3)請你預測本班同學的年齡結構是什麼情況?

  5、一輛車從A地開往B地,每小時行50千米,再由B地返回A地,每小時行30千米,求這輛汽車往返的平均速度。

  形成性評價測試題安排說明:練習1、2以例2、3題型為主,進行鞏固練習。練習3進行小結方法。練習4安排結合剛學習過的條形統計圖及以前的實踐統計進行,從平均數計算中做出預測。練習5作為一個提高練習,結合假設讓學生體會出只有分別求出往返時間可以求出往返平均速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