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的評課稿
爬天都峰的評課稿
在上週的星期三,我和陳明理老師調課,為的就是能聽一聽何老師的一節課。因為三年級正好是課改,拿到教科書,我大概看了看,所有的課文都改變,識字量增多,課文篇幅較長。在課堂教學上,我進入了困境,因此我帶著學習的心態走進了三(2)班。
從總體上看,我覺得40分鐘的課有頭有尾很完整。要詳細的說,我覺得何老師的.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其中課文的第二段是描寫天都峰的高與陡的,小作者看到這麼高的山時,心裡是很害怕的,還擔心自己爬不上去。教師雖然抓住了高與陡,但是沒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只是教師帶過就完了。我覺得本段可以做重點段來品讀,因為只有透過天都峰的高與陡,才能顯出爬山的辛苦。 教師沒有讓學品讀就自己帶過了,而本段的讀很少,在我的記錄中,只有全班讀一次和一個學生讀。我覺得讀得太少了,而學生讀的也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教師可以範讀,再引導學生反覆讀,讀中感悟,讀中體會,我覺得這樣就更好了。再者,在老爺爺與小作者的對話時,教師雖然要求學生畫出他們的對話的句子,但是教師沒有走下講臺檢查學生的情況。整堂課,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讀的少。我覺得,教師要是能多多引導學生讀的話,整堂課就很完美了。以上是個人觀點,聽課是為了互相進步,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