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裡的數學評課稿範文

自行車裡的數學評課稿範文

  自行車裡的數學評課稿這節課講的是自行車裡的數學,齊老師的引入簡潔明瞭,直接告訴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是數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自行車裡的數學,然後緊接著出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非常簡潔,這正好符合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

  可能有的課題需要激起學生興趣的情景設定,可就這節課來說,學生的興趣已經很高了,而且教師也準備了實物教具,所以我認為直接引入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不過後來高老師說我們可以插入一個小情境,先讓學生開放性的找找自行車裡的數學知識,然後老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腳踏車蹬一圈走多遠?這樣可能對於本屆的重難點並沒有多少幫助,甚至會佔用一些寶貴的時間,但是這樣的思考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特質。猶太人堪稱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了,他們教育孩子每天都要質疑,父母每天必須問孩子的一個問題就是:今天你提問了嗎?所以,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提問,這遠比讓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知識要珍貴的多。齊老師對於“腳踏車蹬一圈走多遠”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放在了腳踏車的工作原理,這是很不錯的。學生回答也很好,教師直接板書了腳踏車的工作原理:腳蹬――鏈條――後齒輪(個人認為應該在最後加上一個“後車輪”,根據初中孩子的`思維發展規律,抽象性還是有些欠缺的,可能由後齒輪轉動直接聯絡到腳踏車的滾動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開始的模糊就會給學生後來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壓力。

  下課後,聽見後面幾個孩子在議論說聽了一節課也沒聽懂,大概原因就在這裡),也就是說,可能腳踏車的工作原理學生還了解的不夠。可能是由於有個孩子思維稍微靈活一些,把問題直接引入到了前後齒輪之間的關係。這時候學生可能還不明白腳踏車走多遠跟齒輪比有什麼關係,齊老師已經帶領大家在研究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了。

  其實我覺得可以帶領孩子們走這樣一個思路:首先要用最通俗的語言告訴學生腳踏車的工作原理,腳蹬一圈,帶動前齒輪轉動一圈。由於前後齒輪用鏈條連線,前邊過一個齒數,後面也跟著過一個齒數,這樣前齒輪的轉動帶動了後齒輪的轉動,後齒輪是和後車輪連在一起的,也就是後齒輪轉動一圈帶動後車輪也轉動了一圈,後車輪的轉動驅動了前車輪的轉動,這樣腳踏車就工作起來了。學生在充分了解了腳踏車的工作原理後,剩下的工作就只剩下前齒輪轉動一圈後齒輪轉動幾圈(後齒輪轉動的圈數也就是後車輪轉動的圈數),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要充分相信我們的學生,大膽交給學生去完成就可以了。如果知識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那麼原理也自然會了解的很透徹,後面的變式題也會深入本質的去理解和變通。練習部分的【學以致用】的題目,如果讓學生理解前後齒輪的齒輪數之比就等於周長之比,也就等於半徑之比或者直徑之比,那麼這個題目就不會出現學生簡單模仿公式形式的問題了。另外,數學其實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它來源於生活,卻遠遠高於生活。數學知識的應用可能會有一定的滯後性,也許數學研究出來的結論會在幾萬年後才能用上,這完全得益於高度概括後的昇華。齊老師就是特別注重知識的總結和昇華。發現學生的問題後,敏銳的捕捉並加以總結和提升。就像在【學以致用】題目中,學生容易將前後順序比錯,於是齊老師迅速的捕捉到學生的這個困惑點,然後加以總結,並提升成為一條規律。以上是我聽課的一些感想,評課我覺得還談不上,自己理解比較膚淺,理論還很欠缺,經驗更是無從談起,希望能夠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也希望自己多多反思,在不斷地反思中快速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