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師評課稿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師評課稿

  篇一:《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透過作家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聖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聖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並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了葉聖陶對文一絲不苟、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金美麗老師上的是第一課時,金老師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學生為本,以讀為本,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葉聖陶的認真、平和。

  一、以“爬山虎”為主線,步步引導

  1、開頭金老師以“課題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那麼課文是不是寫爬山虎?”把學生引入課文,透過讀了解課文的主要意思。

  2、瞭解課文大意後,金老師又提問“那為什麼要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呢?”讓學生找出描寫爬山虎的語句,直奔中心,緊抓文中描寫爬山虎的語句,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以這一中心輻射全文,教學層次特別清楚。透過讀理解其深刻含義,突破難點。

  3、又以問題“看到那綠綠的爬山虎,作者的心情為何如此喜悅?”引領學生學習葉老給“我”批改作文這件事,突出文章重點。讓學生圍繞中心句去探究,去學習,學生學習的目標就更明確,使整課堂渾然一體,正是由於金老師能深入鑽研教材,對不同的教材進行不同的教學處理,大膽地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才使這一堂課的教學流程如此清晰,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此成功。

  二、以情促讀,讀中感悟

  閱讀課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根據語言的特點,有側重的進行讀的訓練。金老師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讀貫徹整堂課。課的開始就讓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再透過讀引導學生找出表達課文思想內容的重點語句段落,即找出描寫爬山虎的語句,以讀用心理解其深刻含義;最後抓住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語句,用心品讀這些重點句段,體會葉老的一絲不苟和平和。

  三、綜合這節課的情況,本人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

  1、理解課文難點部分這個環節還不夠紮實。如體會第一句描寫爬山虎的語句:“剛進裡院,一牆綠油油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彷彿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學生始終體會不到作者借爬山虎來寫自己喜悅的心情。金老師是否把這部分先放一放,先學習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這部分,再回過頭去體會,學生可能會更易理解。

  2、這節課安排朗讀的時間比較多,但讀的形式不夠多,金老師多以自由讀、齊讀為主。

  3、師生對話,文字對話不突出。新課標指出,要注重課堂師生的對話,生生對話。這課堂中,教師還是主導整個課堂,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這些新理念沒有突顯出來。

  篇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評課稿

  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王老師精心設計了各個環節開展教學,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為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鬆、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這樣安排:

  ⑴葉聖陶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寫的?

  ⑵看了葉聖陶先生的評語,“我”非常激動,從哪兒可以看出“我”為什麼那麼激動?

  ⑶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採用自學法,在解決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個問題時,以讀講結合的方法來完成這個教學任務。

  為了解決“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這個問題,王老師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匯入:作者的感受這麼深的原因是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為“我”修改習作,那葉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習作的?採用自學法讓學生透過讀讀劃劃來完成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結、歸納出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透過學生評評議議,教師採用讀講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掃除障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