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把液體倒進水裡》評課稿範文
小學科學《把液體倒進水裡》評課稿範文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在這裡和大家交流。下面我想從教學設計的角度談談我對高老師執教的這節課的理解。從整體上看,她的教學設計環節清晰,一步一步圍繞液體性質,引領學生走入快樂的科學世界。
《科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中探究是否成功,全在於教師正確把握教學設計的立足點,而決不是為了探究而探究。這節課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把液體倒進水裡,可以認識液體更多的性質,讓學生在探究中瞭解液體在水中存在沉浮現象,溶解現象等。在探究瞭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獲得多方位的發展。
這節課的匯入高老師以一杯色彩鮮豔,迷人的雞尾酒圖案點亮了同學們的眼睛;“這麼鮮豔,美麗的雞尾酒是怎麼調製出來的呢?”高老師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是為了激發同學們對想探究的慾望,從課堂上看確實也達到了這種效果,學生產生了很強烈的探究慾望。非常自然的把學生引入液體浮沉現象這個環節,讓學生把不同液體倒進水裡,瞭解液體也像固體一樣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在探究活動環節中,首先高老師設計先讓學生說一說不同液體倒入水中會有什麼現象我認為高老師設計這個環節是聯絡以往的生活經驗,提出對實驗的預測。再讓學生去動手做實驗。在做之前讓學生“說”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因為每個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他們已經有了相當的經驗,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他們先根據生活經驗說出油上浮,蜂蜜下沉,再動手驗證自己的觀點。當發現結果和自己預測的一樣時,學生會增加自信心和充滿成就感。
下一個環節教師設計了把蜂蜜、油和水倒在一起會有什麼現象發生。這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及剛才驗證的結果,預測出三者沉浮的順序。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不同的預測。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實驗中更加認真,更積極主動地想要探究出問題的結果。很快學生的預測又得到了驗證。同學們也找到了彩虹酒的製作秘密。所以我覺得高老師在這幾個環節的設計上非常精心,環環相扣。像為學生鋪設的臺階一樣,讓學生一步一步探究出問題的本質。
接著下來的一個環節教師又鼓勵學生動手攪一攪油、蜂蜜、水的混合物,學生有了前兩次的觀察經驗,很快就會發現攪拌後的混合物中蜂蜜和水沒有了明顯的界限,教師這時點撥出液體不但有沉浮這個性質,還存在溶解和不溶解的性質。這樣的教學設計就能夠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這樣的教學設計並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也不是知識的呈現者,而是學生豐富和調整自己理解的引導者。
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利用剛剛探究出的液體沉浮,溶解現象,自制雞尾酒,並品嚐。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大膽創新,發散思維。因此學生在課堂上配置雞尾酒的熱情很高,他們積極思考。在配置過程中,既有生活經驗的遷移,又有創造性設計。這樣既擴大了知識的資訊量,開拓了思路,又讓學生審美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今天聽了高老師這堂課,我有很大收穫。在今後我的教學中在教學設計這方面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並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有人認為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們如果從課前的教學設計上認真分析教材的目的,分析學生情況,貼近學生生活。設計生動有趣、實用和具有探究空間的環節。那麼就會盡量減少缺憾的發生。為學生呈現出記憶深刻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