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習作評課稿

無中生有習作評課稿

  聽了丹鳳老師執教的《無中生有》這堂習作指導課讓我收穫很多。這堂課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活躍,是一節給人以啟發的[內容來於Y-Y_課-件_園]習作指導課。課上師生親切對話,運用知識的“遷移”,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教學效果非常好。下面,就這堂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先回顧一下本課。

  一、透過磚頭,激情匯入“間接經驗”。

  二、交流分享雪的認識,學會遷移。

  三、佳作賞析,百分制鼓勵。

  習作課本身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才能真實的呈現師生的水平。因此,選準呈現的重點很關鍵。丹鳳老師這堂課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習作和賞評,教學重點突出,非常可貴。

  一、和諧課堂,調動學生習作的主動性。

  丹鳳老師的課堂輕鬆愉悅,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老師娓娓道來,看似在跟學生談心交流,實則是在引導學生一步步開啟寫作的思路。一開始,透過請學生來劈磚頭激趣匯入,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為習作中“間接經驗”的引入,做好了鋪墊。然後又從“雪”進行遷移,“你覺得雪像什麼,你的這些經驗從哪裡來?”從一個側面引發學生想象,為學生開啟“話匣子”,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輕鬆解決了課堂難點,為學生的快樂習作鋪平了道路。因而學生跟著老師一起交流互動,興致盎然,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情感上也產生了共鳴。我們認為一節好的習作課的關鍵在於如何調動孩子對寫作的興趣和動力。三年級的孩子年齡還小,對他們而言,只有感興趣的活動才會積極地、自覺地去參與,才會有更鮮明、深刻的學習體驗。因此,調動學生習作的自覺主動性尤為重要。

  二、源於生活,運用類比,解決“無米之炊”的困境。

  習作教學的難點就是要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就是因為找不到可以寫的素材,比如在我們剛考過7~8單元的考試中,一次“我與錯誤說再見”作文。全班至少要碎二三十花瓶,一次“感恩父母”的作文至少有三四十個爸爸媽媽要深夜裡、下雨天抱著孩子上醫院。丹鳳老師緊緊抓住習作來源於生活的理念,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進行類比遷移,從細節中見真情。取“雪景”作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多層次、多角度地使想像在習作過程中開拓思路,真正做到有話說,說實話,說真話。學生們踴躍發言,輕鬆從生活中尋源取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困境。其次在評改過程當中才用了百分制的形式也提高孩子習作的自信。

  《新課標》對小學階段習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有針對性的指導習作教學呢?圍繞著“遷移”規律在習作教學中的運用,我們年段在交流過程當中有這麼一些看法?這樣過多的“遷移”會不會讓學生養成瞎編亂造習慣,低中年段是否更該多讓孩子學會觀察,多發掘直接經驗,說實事,寫真話呢?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絢麗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所在嗎?

  最後,我們再次感謝丹鳳老師為我們帶來這麼出彩一節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