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聘教師同課異構活動交流講話稿

競聘教師同課異構活動交流講話稿

各位老師:

  我雖然是包頭師專畢業的,但多少年不接觸教育行業,有一點門外漢的感覺。好在最近多次深入學校,對於教學活動有了一定的瞭解和理解。今天,有幸參加了兩個地理老師的同課異構活動,可以說是受益匪淺,感覺了自己的差距,至少是讓我重新瞭解了中東的地理概況和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數量。今天我為什麼聽課?一方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深入學生和課堂向師生學習;另一方面,主要是對於同課異構這個新生事物不是非常瞭解,透過進課堂,感受了同課異構的內涵和本真。兩位老師最大的特點就是思路非常清晰,而且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同時兩位老師語言非常流暢,能夠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授課的主要內容和精神。下面,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關於對同課異構的認識

  同課異構,意思是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並上課。由於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同一內容用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的課。聽課的老師就透過對這些課的對比,結合他們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然後反思自己上過這節課所經歷的過程或沒上過的為自己準備上這堂課進行第二次備課。同課異構就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同課異構”教學研討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或者,為某個未解問題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可以整體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結合同課異構的內容,我想同課異構主要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同課異構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師的素質。這是一個最大的目標。幾個教師講同一內容,大家相互聽,相互對比,這樣誰好、誰差,可以說是非常明瞭。課堂的質量體現出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師的上課水平和能力。然後大家發言交流,透過這樣的活動,達到相互交流、學習、借鑑和啟發的目的。我以為同課異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讓教師在對比之中尋找差距。二是同一內容,不同的教法。這也是教無定法的主要的方式和途徑。本身老師受到自己的學歷以及經歷影響,必然會對於社會或者是教材的內容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所以說教法也是不同的,這是非常正常的。同一內容,教的讓學生有興趣接受和理解,讓學生活躍起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參與,這些都是需要達到的目的`。

  這是我透過聆聽兩位教師對於同課異構的初步想法和感受。

  二、關於同課異構存在的一些問題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尋找差距、提升課堂質量,我想這是我們搞同課異構的最主要的目的。所以說,帶著問題來聽,帶著問題來問,帶著問題來研究和思考,這也是我們搞同課異構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不研究問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或者是表揚與自我表揚,這就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尤其我們都是自家人,就是找毛病,找問題,就是言交流、研討,最終形成共識,達到共同進步和提高。我們在同課異構活動中,一定要樹立問題意識,樹立批評與自我批評意識,一定要找問題、找錯誤。這是我們搞同課異構的最為主要的目的。不要惜情護面,不要感覺不好意思,有問題就要提出,就要交流,最終是促進我們的課堂向縱深發展。我以為這兩堂課有一些共同存在的問題:

  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廣度較廣,深度不夠。所謂深度,就是不能侷限於教材的內容,更多的需要深化教學內容。比如說,美國消費的石油多同一口徑就是美國經濟發達,有一點籠統,讓學生一頭霧水。這也折射出我們的老師也沒有研究和思考,究竟美國什麼產業需要石油,這需要查資料,需要研究和思考。最起碼,運用一兩句話,勾勒明白美國的產業結構,這樣學生才會理解的更加深刻。教別人一碗水,需要一桶水,這是古今教育真理。多一句話,就說到為了,少一句話,也許就在學生的大腦中是模糊和虛幻,容易忘記。教師教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有概念,而且是在理解之中深化概念。

  二是兩位教師雖然語言流暢,但缺乏睿智和幽默。學生愛聽,這是學生有興趣學習這門課的前提和基礎。所以說,教師的個人魅力和語言的吸引力非常重要。有時候比高深的知識還重要。有知識是我們做教師的必須的,但如何讓學生愛聽、想聽、聽得進去,這就需要講究語言藝術了。活躍首先要從教師做起,然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擁有深厚的知識和文化,還要有睿智和幽默感,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我們,我們的課堂才會調動起積極性和活力。不然的話,也許就是一潭死水,沒有活力,這樣的課堂確實是非常普通和一般。

  三是導學案不能雷同,更不能照貓畫虎。其實導學案也是一個學生預習的單子。學生透過導學案,把一些初淺的知識一下就透過自己簡單地掌握了。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想法,也就有不同的講法。如果統一印發導學案,這不可取。我理解的導學案,就是教師在備課中發現的問題,然後透過自己的思考,最終設計出的導學案的內容。導學案必須有,但不同教師不同的導學案才是客觀合理的。不能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

  四是一些教師不願意搞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這也是一個大問題。其實同課異構就是同一節課不同的老師來講,就要按照日常的講法講就對了,也就正確了。平時怎麼備課,就怎麼講,這又不加什麼負擔。無非就是多幾個老師聽課而已。不願意搞,不想搞,我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也是一個問題。很多教師不願意接受這個任務,不知道是平時就應付了,還是真正的有壓力。有壓力,說明的我們就是底氣不足,就是自我感覺差,不想面對這麼多教師來聽課。教師就是講授的,就是靠一張嘴說話謀生的,教師害怕別人聽課,這真是一個大問題。

  今天我就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妥之處,各位老師提出批評指正意見和建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