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評課稿(精選9篇)
《混合運算》評課稿(精選9篇)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混合運算》評課稿,歡迎閱讀!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1
本節課準備充分,教學思路清晰,在複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整理,複習練習設計有層次,整堂課中,師生之間始終保持著寬鬆, 和諧的氛圍,交流親切,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
課堂上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始至終都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並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的知識點都是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這樣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運用資訊科技手段合理有效。透過課件出示各種練習題、例題,透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設計中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時間就多,學生髮表的觀點就多,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滿足。
教師還能把書中“想想做做”的第2題與學生脫式計算的錯誤資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對錯誤資源的交流、比較、反思中,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達成共識。這種經歷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學生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2
《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一課主要優點有:
1、注重對數量關係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3副中國象棋的錢+4副圍棋的錢=一共的錢”。
2、注重運用比較的方法,最佳化“12×3+15×4=”的計算過程。
不足:
1、對教材的處理還可以再細緻一些,講完例題後,出示“試一試”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不少同學由於受到例題的影響,仍然是先算兩邊,再算中間。出現了“卡殼”的情況,應想辦法處理一下,銜接好。
2、應該更多地結合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計算算理和運算順序,比如例題為什麼先算乘法後算加法,如果先算加法後算乘法行不行?然後再及時小結運算順序,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3、鞏固練習部分的4道計算題可以逐一出示,練完講評、訂正完再練,效果會好一些。
4、可以省去學生板書環節,透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課堂練習效果會好一些。還可以展示錯誤的習題,讓同學們共同分析錯誤原因,避免再出現類似錯誤。
四年級上冊《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單元,教材中一個新的亮點就是整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教學目標中學生既要掌握運算順序,又要理解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和步驟。 教材上的4個例題教學主要是梳理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在整理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時,進一步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教材中4個例題,都呈現了學生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以及整理混合運算順序的畫面,以鼓勵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分析、解決問題。 應該說關於四則計算的順序,總結起來就三句話: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的時候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加減乘除混合的時候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小括號的時候先算小括號內的。教學時結合問題的解決,運算順序的理解比較順利。而例題中的問題解決難度也不是很高,一般學生都能列式解決。
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學生很容易把以下幾種題目的計算順序搞錯:如20—10+5,學生很容易先算了後面的加法,再算減法。老師要用比喻手法跟學生說,它們是加號和減號是同年同月生人,誰也大不過誰,所以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算。同樣:45÷3×3,學生也很容易先做了乘法,再做除法,在這裡,也要跟學生強調,乘除都是同級運算,誰也大不過誰,所以也按從左往右的順序算。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3
聽了X老師的《分數的混合運算》一課,感覺X白老師還是延續了一貫大氣的上課風格。對課堂的掌控力還是很不錯的,值得學習。
下面主要談談自己對這節課中一些具體問題的看法。
1、關於匯入
老師用舊知匯入新課,我覺得沒有問題,有助於學生對例題的分析思考。但形式可以有一些變化,比如加減混合運算的複習,或者分數加減的鞏固練習等。
2、運演算法則
這是本課的'重點。教師讓學生在讀題理解題意後,根據數量關係,列出綜合算式。接著就讓學生直接計算。我覺得,算式可以根據題意列出,但列好的算式如何計算,就關係到運演算法則了。是否應該先和以前學的整數混合運算做一個關聯,搞清運算順序後,再計算呢?
另外,對於例題中的兩種列式方法,可以簡單做一個聯絡。從一個數裡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從這個數里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3、關於練習
可能由於時間關係,老師在處理練習時顯得有些急躁。可以精講個別習題,選擇一些作為作業。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4
聽了呂老師《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總的來說,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順利地達到了既定目標,是一節比較紮實有效的算用結合課。具體體現在:
1、本節課選取了接近學生生活的例題開展教學,創造性地處理了教材。例1以教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不同計算方法為側重點,例2以教學解題思路的不同方法為側重點,正確處理了落實雙基教學和學生思維發展之間的關係。學生不但將“整數的運算順序”自然地遷移到“分數的運算順序”,並能用一次通分(大多數)或分步通分(個別)正確地進行計算,還把解決問題很好地融合在例題和練習中,突出了應用性。
2、加減混合運算,重在運算要達到熟練。呂老師設計了一定數量的有層次的針對性練習,練習的形式多樣,如有口算題、基本計算題、列式計算題、判斷題、解決問題的題等,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這節課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能力。
3、突出對比訓練。在例題的安排中就開始設計,例1的不同計算方法的對比,並最佳化;例2的不同解題方法的對比,並理清數量之間的關係;例1和例2的沒有括號和有括號的運算順序的對比,找出不同點;實際應用練習中的分率和具體數量的對比,使學生理清了解題思路。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5
四則運算例1賦予了生活中的現實意義,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解答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來理解和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劉老師較好地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中教師充分地運用了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生活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獨立地進行思考,自主地去解決問題。
2、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這樣列算式,你是怎樣想的,這樣學生就會在分析數量關係、說解決問題思路的交流活動中進一步感受和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讓學生說一說他們所列的算式的意義,先求的什麼?再求什麼?為什麼?讓學生切實從中感悟到先乘除、後加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說老師注意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分析方法,讓學生在分析數量關係、說思路的基礎上,說出算式的意義,透過說每步算式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來理解四則運算順序。
4、教師在透過連續解決幾個實際問題理解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又出了四道含有兩級運算的試題,透過學生互相交流對一般算式的理解,切實體會到先乘除、後加減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教學建議:
1、出示應用題後,應注意學生用另種方法分析數量關係。
2、練習題型設計還可以豐富一些,練習時間較少。
3、應充分利用學生錯誤資源,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6
馬老師講了一節《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這節課充分利用資訊窗所展示的情景圖,並加以鋪墊,把計算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1、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時,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設計的參觀養鴨場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運用混合運算解決這一串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合理性,並能正確計算。
2、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演算法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允許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學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綜合算式解答。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本單元教材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充滿濃濃的親情。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結合解決現實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課件的設計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輕鬆地學習數學知識。本節課還利用了同位合作、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討論、講解、自評、互評,充分發揮了小課堂的作用。同時,學生透過解決實際問題以及自主設計、相互交流,進一步體會到運算順序的合理性,透過一節課的教學,充分理解了小括號的作用,並能正確運算。最後充分利用兩道自主練習,巧妙的設計恰到好處地強調了運算順序的重要性,並且很好地檢驗了學生學的情況。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7
1、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教學例題時,董老師讓學生主動參與、嘗試探究。例題不難,讓學生“試一試”激起了學生的探究心理,把學生推到主動學習的主體位置上,把學習的主動權了還給學生。在學生列出了50-20÷5這道算式以後,她又組織學生討論、計算、比較,讓他們自己發現矛盾,而後引出小括號這一新規定,使他們明確小括號的意義,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反思:
在教學中,我們應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活動過程,讓學生體驗到成為學習主人的樂趣,獲得探究成功的喜悅。
2、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觀察後,交流了解到的資訊,丟擲一個又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留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想象與交流的空間,學生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透過學生自己獻策略,提問題,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讓他們親身感悟到數學問題來源於生活實際,從而激發求知慾,練習中讓學生說一說按照計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號,怎樣加括號?如70-30+22(先算加後算減),36+24÷6(先算加後算除)……這樣的習題形式是比較新穎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很好。既讓學生體會到了括號的作用,又考查學生是不是會靈活使用小括號。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8
盛老師的《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這節課,首先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本節課,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的學習是應用於生活。接著在講授新知環節,盛老師採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特別的好,使得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更加直觀、形象。但是我感覺盛老師畫圖時如果用直尺畫,顯得更規範,以及板書時圖畫的再大些,後面的孩子看的會更清楚。
在練習環節,盛老師提醒學生注意為保住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列豎式計算。這點是很多孩子容易忽視的。
在處理知識點時盛老師每道題都進行了講解,我覺得如果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噹噹小老師講,或是孩子會做的不用在做講解了,我感覺這樣會不會更好。
陳老師的《乘除法之間的關係》這節課,首先鋪墊環節中,學生回答問題時,陳老師要求孩子把算式說完整。以及在孩子回答問題後及時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回答5×9=45時,學生讀作:5乘以9等於45,我覺得這裡如果讓孩子發現錯誤會更好。
引入新知環節,陳老師做蝴蝶標本,讓孩子認識標本,以及告訴孩子誰想學如何做標本,只有表現好的學生老師才教你。學生的積極性更高。採取合適的方法,及時鼓勵學生學習興趣。
在處理知識點時,讓學生獨立說出3句話,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提問學生時,讓孩子提一個乘法的問題和提一個除法的問題,限制條件,鍛鍊孩子的能力。
在看圖列式的練習中每瓶有3朵花,有4個瓶子和每個筆筒裡有3枝筆,有4個筆筒。這兩題重複,可以去掉一道或是換一個圖。
在處理練習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時,我覺得先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寫在書上,然後再讓學生彙報,這樣會更加節省時間,我覺得最後兩道題都是提問題,可以去掉一道題,這樣這節課最後的時間可以節省下來,然後談收穫,這節課正好講完。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如果有不妥之處請予以指正。謝謝!
《混合運算》評課稿 篇9
高老師這節課透過算24匯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知學習過程中充分讓學生獨立嘗試,自主探索,引導學生聯絡實際情境,理解運算順序。先讓學生透過類推,聯絡例題中的數量關係,自主探索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透過例題的變式,讓學生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最後透過“試一試”的教學,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同桌交流,全班討論,進一步強化運算順序和書寫規範。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自主歸納“先乘除,後加減”的運演算法則便水到渠成了。
三步混合運算的學習是在兩步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是計算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既是進一步發展學生計算能力的需要,又是進一步學習小數、分數混合運算的需要。高雅老師的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過程流暢,較好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新教材沒有單獨編排應用題,除了有側重地安排“解決問題的策略”外,大部分解決問題的教學結合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中進行,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注重“算”與“用”的結合,是新課程實施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課教學對此做了整體思考:
第一,在新課匯入中創設了老師到商店買棋的情境,讓學生為老師設計買棋方案並列出算式,既複習舊知,又有機引入新課。
第二,在理解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反覆聯絡例題和變式題中的數量關係,使學生結合實際情境真正理解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的道理。
第三,在鞏固練習中利用課本上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用新知。這樣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使“算”與“用”和諧交融。
《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一課優點主要有:
1、注重學生的語言訓練,學生對數學算式的表述準確到位,比如說:“3乘12的積加4乘15的積,和是多少?”
2、教學層次比較清晰。從例題的講解到口答計算過程、試一試、說運算順序、改錯。
3、教學過程中能夠注意及時小結。
不足:
1、教學節奏還應該快一些,學生練習量不夠,書後練習十一1~4題沒有時間處理。
2、安排時間讓學生計算本節課所學的算式,並且在講評中糾正學生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