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評課稿

《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評課稿

  一、把握文字,挖掘美

  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敘述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特徵,每個季節動靜結合,表現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因此,在教學本文中,應重點讓學生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而陳老師就是抓住這一重點展開教學的。可以說,陳老師善於鑽研教研,把握重點,多層引導,感受文字。其次,教師從圖片欣賞初步感受小興安嶺像大花園,到創設情境帶領學生來到小興安嶺尋找四季的美,再回歸到一年四季的小興安嶺就像五顏六色的大花園,課堂結構清晰,感受層次分明,逐層遞進。

  二、構建主動、開放的課堂,感受美

  構建了開放、主動的課堂,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在品讀課文時,教師並不是自定教學內容,而是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今天老師想讓大家做導遊,帶我去小興安嶺旅遊。”一句平淡又親切的話語,激起了學生無限的興趣,每個學生帶著各自不同的內心感受去了解內容。這樣自主合作的教學是順著孩子的心理來教學,符合學生的求知慾。又如在彙報每個季節的美時,由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思想,教師充分顧及到學生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因勢利導,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進入學習狀態。

  三、善於引領,悟情美

  本文著重就是讓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因此,陳老師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學詞,悟序感受思考美,彙報,配圖領略了風景美。再比如講到小興安嶺秋季的美麗時,教師抓往“飛舞”一詞激發學生透過想象來感受美:樹葉的飛舞像什麼?學生有的說“像美麗的雪花”,有的說“像天上的蝴蝶”等等,彷彿已親身來到那個地方,親眼看到了漫天飛舞的樹葉,感受到了原本應該蕭條的秋季卻還有那麼美麗動人的畫面。三年級的閱讀教學應開始深入篇章,而不僅僅停留在朗讀上。文章到底怎麼寫?為什麼寫的這麼美?陳老師抓住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進行比較,將文章的分支和整體融合,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文章抓變化來寫,透過抓變化讚美美麗的.小興安嶺,讓學生從整體上有了審美層次上的提高。

  四、教學紮實,積累美

  陳老師還比較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教學比較紮實,如匯入課題時,注意興的讀法,同時在四季的感悟中又緊緊抓往重點詞展開理解和感悟。如“抽出”一詞,教師與“長出”作為對比;又如教學冬天的美時,讓學生用不同的詞來說說怎麼形容冬天。可以看出詹老師比較注重日常的積累,再如指導朗讀時多次範讀,用告訴學生學會抓重點詞朗讀等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正是因為教師情境的創設,語言的引導,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從而願讀,會讀。我們從學生充滿熱情的朗讀中深切的感受到他們是被深深地吸引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