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體育評課稿

最新體育評課稿

  評課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小編收集了最新體育評課稿,歡迎閱讀。

  最新體育評課稿【一】

  小學生正處於活潑好動的階段,如何上好小學生的體育課呢?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發揮小學生喜歡玩的特點,透過遊戲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汪老師的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從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兩方面略作探討。

  一、 教師主導地位發揮得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即在學生練習的必要之處作出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疑點。課的開始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創造性地用各種方式來玩報紙,透過各種方式的練習,以達到制定的教學目標;最後進行接龍游戲發展學生的耐久跑能力,使原本枯燥泛味的耐久跑變成有趣味的運動專案。整個教學過程集中和分散相結合,教師以啟發引導為主,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 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

  體育教學中應遵循和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思維為主線”的原則,本節課的設計集中體現了這一原則。課的開始部分,學生跑動進場與教師見面問好,打破了師生常規的開場形式,使學生感到愉快、自然。接著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創造性的用各種方式來玩報紙:把報紙疊放在頭上、肩上、腿上,來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把報紙放在地上,圍著報紙四面八方跳;把報紙展開,手拉著報紙跑一跑,或把報紙貼在手掌上、胸前跑。練習中學生有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自由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變換小組成員,與不同物件合作,整強學生間的協作能力。

  本節課能夠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最新體育評課稿【二】

  這是校內教研活動的'一節公開課。

  教學內容是花樣跳繩以及遊戲<共赴前程>。

  教學目標是透過“玩”跳繩,使學生能用一根跳繩進行多種練習,讓學生學會不同的跳繩方法,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使學生要求活動的心理得到滿足。

  就教學內容來看,跳繩是體育中考考試專案之一,雖然教學大綱中沒有跳繩的教學內容,但初中學生進行跳繩教學還是必要的,可以作為身體素質訓練的主要練習手段之一。許多優秀運動員特別是對全身協調能力要求較高專案的運動員大都是跳繩高手。而且跳繩運動確實也是一項較好的鍛鍊身體的好專案。遊戲《共赴前程》是模仿多人多足跑而設計的奔跑素質遊戲,這個遊戲要求配合協調,集體共進,有利於培養集體主義榮譽感。

  教材的選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這一基本理念,跳繩運動是老少皆宜的活動專案,任課教師透過讓學生“玩”跳繩,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對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這一理念有很大的幫助。本節課的設計同時又體現了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健康第一”、“運動參與、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小組協作能力”的理念,教師在課堂上並不去做示範、多講解,而是讓學生自由討論、大膽創新,利用學生的智慧和表現慾望,提升課堂氣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

  教學過程:本節課教學過程比較流暢。收心熱身部分的佇列練習用得好。我認為體育課堂應該堅持進行佇列練習,這不僅僅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佇列動作、佇列變換,而且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觀念,烘托課堂嚴肅的氛圍,重要的是還可以塑造學生的形體美。遊戲釣魚的採用,不僅讓學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充分活動了身體。花樣跳繩教學環節,教師能夠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揮想象力,參與創新,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多一點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真正成為運動的主人。合作跑<共赴前程>也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身高搭配、口令指揮、互助合作等等。遊戲活動中,既強調了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意識與價值。又能為學生提供個體發揮,促進個體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整理放鬆階段運用理念放鬆法比較新穎,效果較好。

  學生學習:本節課課堂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去,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認真思考,大膽創新,在教師引導下以多種方式參與學習,主體地位得到體現。

  幾點建議:

  一是教材重難點要突出。這一點在教案上沒有體現出來。如果說這種課沒有重難點那是肯定不對的,任何一個教學內容都有重難點,哪怕是最簡單的身體素質訓練課。教學要根據重點內容來組織重點活動,而活動是圍繞著內容來設計的,這是辯證存在。本人認為本節課重點可以放在學生練習不同的跳繩練習方式,難點是跳繩時全身的協調控制。

  二是課堂教學安全因素。我們雖然不能說現在體育課沒有安全事故就是好課,但我們都可以這樣認為:出了安全事故的體育課不能算作是好課。雖然體育課安全事故避免不了,但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比如課上游戲釣魚,有個別學生一時開心失控就會將“釣竿”提高,而不是在學生腳下,那樣容易傷到作為“魚”的學生的胸部或臉部。還有,共赴前程練習中就出現了學生倒下的現象。幸虧人不多,速度不快,否則也有可能釀成傷害事故。所以,我們上課首先要考慮的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部分教材要運用保護與幫助,練習前就要告知學生如何練習才是最安全的,那些動作時絕對不能做的。總之,要考慮周全,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可以利用“名人效應”,比如尋找一段影片,內容是某位運動員在練習跳繩,比如泰森等拳擊運動員的,學生看到他們那嫻熟的技術,那優美的身姿,可以說那興趣就會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將影音系統引用到體育實踐課教學中來也是個很好的教學手段。

  四是區別對待。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體育活動時,學生表現出來的活動能力參差不齊,比如合作跑,有些同學根本就是跟不上大部隊的節奏,所以也就出現了課堂上練習時摔跤的現象。所以,可以考慮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給予不同的奔跑距離,讓他們先適應然後挑戰,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