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說課稿

高中化學說課稿

  以說課的方式教學,同學們更容易接收知識。下面公文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高中化學說課稿,歡迎閱讀參考。

  高中化學說課稿:《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是,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長期以來都陷入教師感覺難教,學生感覺難學的困境。因為概念理論課,既無生動有趣的實驗,又無形象具體的研究物件,如何讓概念學習的課堂也煥發出勃勃生機?對此我挑戰理論性、概念性最強的一個課題“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指出:“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能用於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可見,《課程標準》淡化了對概念本身的理解,而著重強調了對這些概念的應用。

  2、本課時內容排高中教材如此靠在前的位置,人教版排在化學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第一標題,足以可現其重要地位。它的作用不是簡單的承上啟下,它貫穿於高中化學的始終,它屬於“工具性”概念,學生在今後幾乎每一節課的學習都會不斷頻繁使用,在化學計算中處於核心地位。所以是本章、本冊乃至整個高中化學的重點內容。

  3、本課時主要介紹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這些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懂,具有很高的知識陌生性,而且非常容易將物質的質量混淆起來。

  二、學生情況

  1、透過初中化學的學習,學生很清楚宏觀物質很大,可以用質量、體積等物理量計量;也很清楚微觀粒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

  2、高一的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比較高,主觀上有學好的願望,但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上還很不成熟,對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較慢,需要老師將一個知識點多次講練以強化其理解與記憶。

  三、基於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了本課時的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含義;瞭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②透過練習掌握物質的量與物質微粒數目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透過體驗“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概念的形成過程,學會運用類比推理、歸納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學方法,透過對物質的量概念的建構,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概念的透徹理解,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熱愛科學的情感,感受到宏觀和微觀的完美結合。

  【教學重點】

  1、學生掌握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及使用注意事項。

  2、學生掌握物質的量、阿伏加德羅常數、微粒數之間的運算關係。

  【教學難點】

  如何深入簡出的引出這些抽象的概念,學生能夠從本質上理解、接受和構建“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概念的同時,如何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接下來,說說我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穿插我對重難點的處理和所使用的教學方法。

  1、引入課題:本節課概念多,理解難度大,學生認知水平又比較低,所以教師應採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加強直觀性教學。所以,創設情景,非常重要。

  情景1:一句古詩和一個童話故事。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眼球。

  高中化學說課稿:《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

  一、教材分析

  1.課題來源

  本節課選自蘇教版《化學1(必修)》專題4第一單元第一課時。

  2.知識體系和學生情況

  經過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積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技巧,透過本專題學習後,將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體系;學生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推理和類比遷移能力,

  能夠透過物質分類理論知識,來推匯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學生也能夠透過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論知識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價屬於中間價態,從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另外,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設計實驗和實際操作的能力,這為實驗探索做好了準備。

  二、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二氧化硫的性質以及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教學難點是二氧化

  硫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及防治。具體可以分成以下三個部分:

  1.知識與能力

  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瞭解二氧化硫對人類、對社會、對環境的影響,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辦法。

  2.過程與方法

  以觀察生活→理論分析→實驗探究→迴歸生活為主線,訓練綜合分析能力、設計實驗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資訊遷移能力,培養科學的探索方法與科學品質,開發多元智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體驗如何利用已學的知識來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設計思路

  從生活走進化學、從理論引導分析、從實驗探究知識、從化學走向社會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四大主題,根據這一點,我們設計了以觀察生活→理論分析→實驗探索→迴歸生活為主線的自主學習途徑,具體內容如下:

  其中,觀察生活以課前準備,課堂總結為主,課前將全班分為四個學習小組,並留意自己身邊與二氧化硫有關的知識和現象,做成資料卡,課堂討論大家的資料卡,從而得出結論;理論分析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課堂討論為主,逐步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思路;實驗探索以課堂現有的儀器和藥品為基礎,設計實驗,並實際操作,從實驗現象中提問題,找出結論;迴歸生活以分析案例、解決問題和課後完善的方式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媒體引入,激發興趣]

  教師活動:在音樂聲中,螢幕上展現出了幾張世界各地的美景圖片,隨著圖片的變更,展現出大量死魚的海灘、被酸化的土壤、被汙染的樹木以及腐蝕嚴重的石雕圖片。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並激起疑問。

  設計意圖:前後對比如此之大,激發學生探討原因。

  教師活動:展示二氧化硫氣體

  請學生回答二氧化硫具有怎樣的物理性質。

  學生活動:觀察集氣瓶中的氣體,並得出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氣體,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分析,得出二氧化硫比空氣重的結論。

  [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教師佈置任務: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質和作用。各學習小組自我分工,分別從觀察生活、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索三方面來分析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完成下表,最後,我們要請各組派代表總結小組的研究成果。

  學生活動:小組內分工,分別從三種自主學習途徑來探索二氧化硫的性質。

  自主學習途徑一――觀察生活

  教師活動:將教師和四個學習小組課前準備的有關二氧化硫的資料卡拿出來,要求學生提取其中的有用資訊,透過共同討論,推出二氧化硫的性質。

  學生活動:閱讀資料卡,共同討論,提取有用資訊,推出二氧化硫的性質。

  教師活動: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補充二氧化硫的相關用途。

  設計意圖:學生在收集和分析資料卡時往往容易只看到二氧化硫的負面影響,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能從二氧化硫的性質中推出其對社會的有用之處。

  自主學習途徑二――理論分析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以前學過什麼物質,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一般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根據一般規律,對二氧化硫進行具體分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