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廣播稿

小學生廣播稿

  小學生廣播稿【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和煦的秋風吹拂著我們的面龐,明媚的九月讓人神暢,而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更會讓我們舒心。

  今天,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就交通、學習活動、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安全事項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議:

  (1)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左右看。年齡不足12週歲的學生一律不得騎車。騎車的同學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主動避讓機動車輛,謹防意外事故發生。

  (2)做好秋季防玻現在甲型H1N1流感在有的地方蔓延,秋季又是多種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因此我們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通風,勤鍛鍊,不暴飲暴食。堅決杜絕購買路邊小吃,流動攤販的食品,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和誘發腸道傳染玻各班要做好每日晨檢,午檢,及時填寫晨檢午檢表,一旦發現有傳染病發生,要儘快向班主任報告並立即採取正確的防控措施,不能任之蔓延。

  (3)安排好作息時間,既要學習好,又要休息好。適當進行健康有益的活動。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謹防意外傷害發生。

  (4)不允許玩火、皮電,防止人身傷害,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5)不和生人搭訕,防止壞人拐騙,做到生人的話不聽、事不做、路不帶、東西不拿。

  (6)愛護校園,保持環境衛生。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在校園裡的各個角落撿拾果皮紙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了校園環境的優美。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情景:操場上、樓梯上、走廊上有紙屑、食品袋。再看草坪,有的'同學在肆意踐踏,學校的綠化帶中,不時發現有深深的腳英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同學們,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我們要有責任感。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不要隨地亂扔亂吐;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保護環境,淨化校園。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建立一個安全文明的校園。

  小學生廣播稿【二】

  男: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準時收聽我們的廣播!我是主持人陳陽。

  女:我是主持人張遠帆。

  男:中國是文明古國,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周恩來總理一向被人們稱為禮貌待人的楷模。有一次,周恩來總理請一位理髮師給他刮臉,一不小心,颳了一個小口子,師傅忙說:“對不起。”總理笑著寬慰他。事後,總理還一再向那位師傅道謝,盡力消除了他的顧慮。

  女:我們小學生就應該講文明,懂禮貌,語言和行為都要彬彬有禮,文雅而不粗野,要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對長輩,對老師表示尊敬時,要稱呼“您”,請求別人做什麼或給予幫助時,要說“請”,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當別人感謝你或有事向你道謝時,要說“別客氣”或“沒關係”,當你無意中防礙了別人或給別人添麻煩時,要主動說:“對不起”。早晨上學或路上遇到老師、同學、朋友或其他熟人時,要主動打招呼,說“您早”“你好”,分手時互相說“再見”。說話時要和藹、謙讓、文雅、得體,決不可以說髒話、粗話。

  男:可是,有些同學是怎樣做的呢?在家裡,稍不如意,對長輩就任意發脾氣,在學校,不但對老師不理不睬,甚至給老師起綽號。同學之間打架,罵人,說髒話的現象,到處可見。明明是自己不對,卻死不承認,當別人不對時,不能原諒別人的過失,當別人對自己表示歉意時,更是得理不讓人。

  女:學校辦公室是老師工作、學習和課餘休息的地方,學生不應該隨便進入。如果有事一定要進入辦公室,應該先敲門,喊報告,經同意後再進入辦公室時,要輕手輕腳,避免發出響聲,影響他人。可是,我發現有小部分同學不是這樣做的,他們不僅旁若無人的隨隨便便進出辦公室,大聲喧譁,影響了老師辦公,這樣真是太不文明瞭。

  男:由此可見,如果人不講禮貌,那麼,很容易使人對你產生討厭的感覺,沒有禮貌會造成很多惡果,輕者別人會認為你沒教養,不願和你深交。重者則對你產生不滿或漸漸地由不滿變為怨恨,甚至發生衝突或發生意外。長此下去,別人還會遠離你,使你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但如果你是一個講禮貌的人,碰到叔叔阿姨老師同學問個好,這短暫而又隨意的語句,卻能換來微笑和熱情,讓你受益非淺,別人會認為你是個有修養的人,願意和你交往和幫助你,信任你,對你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你的才智,在事業上便不難有成功的一日。

  女:禮貌要怎樣培養呢?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增強自己的素質修養,見到叔叔阿姨問聲好,不小心撞到別人要道歉,和長輩說話要說您……總之,我們要注意養成文明待人的好習慣。

  因為不禮貌發生了許多壞事,而因為禮貌沒發生許多壞事,所以我們對禮貌需要十分重視。 別忘了,我們中華民族一向被稱為“禮儀之邦”,意思是說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禮節、講道理的高尚民族。別忘了,你是一名少先隊員,你是一名中華民族的一員。

  男:我要奉勸那些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同學,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希望透過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同學們的日常行為真正規範起來。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爭當新世紀的文明少年吧!

  男、女:我們本次廣播又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