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恩的演講稿

關於感恩的演講稿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態度。下面公文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關於感恩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只知道享受和索取,不知道回報和感恩,因此,培養幼兒的感恩之心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感恩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充滿愛心、充滿信心,用愛的眼光看一切,感恩可以讓教育更加人性化“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裡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它的溫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感恩”。

  “感恩”是一種欽佩。這種欽佩應該是從我們血管裡噴湧出的一種欽佩。

  “感恩”之心,就是對世間所有人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激,銘記在心;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

  當前的幼兒教育,家長側重於培養孩子的知識、能力和特長,而忽視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培養,尤其是愛心和感恩心的培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孩子表現得自私、狹隘、霸道,缺乏愛心,不知道也不懂得關心他人,這種現象很是令人擔憂。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如果我們不把我們的孩子們教育和培養好,那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註定會被歷史淘汰的。那我們肯定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因此我們如何在培養孩子的知識、能力和特長的同時,注重孩子們良好情感的培養,幫助孩子們樹立健康的人格,是我們幼教工作者肩負的責任。

  在我看來,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就是要培養孩子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愛心和同情心。幼兒若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其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於助人的品德,促進其健康人格和高情商的形成,對其今後構建和諧人際關係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讓幼兒學會感恩對其一生的發展很重要。

  在《愛的教育》一書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沒有情愛,就成了無水之地,任你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在愛的氛圍中感動幼兒,在愛的陶冶下感化幼兒,在愛的瀰漫下感染幼兒,使他們能夠在這種有情有愛的教育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從小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對其一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體諒父母辛勞;現在的孩子不懂事,比如說,爺爺、奶奶或父母生病了,不懂得要主動去表示關心;受到別人的幫助或關心,卻不懂得要主動地向別人表示感激或感謝。這一結果說明現在的幼兒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如果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給予,更不懂得犧牲,這樣的孩子在愛的取得和付出之間就失去了平衡;如果一個孩子能懂得愛父母,能報答父母、老師……將來,他也定會將這種愛逐漸擴充套件開來,學會愛周圍一切人和事……,愛整個世界。讓孩子成為一個能把自身之物給予他人,並從中體驗快樂,學會感恩的人。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在大量指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的書籍中,作者都會建議父母儘可能多對孩子說“感謝”、“抱歉”。然而,許多家長認為這種觀點的“感恩”、“抱歉”對兒童心理的發展沒有形成影響。感恩教育需要進一步加深。

  由於我國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導致現在的家庭生育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和更優厚的物質條件來關心、呵護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到了溺愛的地步,他們對孩子是捧在手裡怕捏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一意讓孩子放縱,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幕與感恩不相符的情景: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去買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小孩會毫不猶豫的抱在懷裡自己獨食,爸爸媽媽就別想吃上一口;下雨天,年老的爺爺奶奶怕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學校回家淋雨,跑上老遠去接孩子,給他們撐雨傘而自己淋得半身溼透,孩子也看不到把雨傘多讓給爺爺奶奶一丁點;在幼兒園,有些孩子為了爭奪自己喜愛的玩具和其他的孩子大打出手,互不相讓,老師做勸解都不成……在孩子的眼裡,這些好吃的食物,爺爺奶奶的關愛,好玩的玩具等等都是他們應該得到的,而沒有心存感謝父母、爺爺奶奶、學校所給予他們這一切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態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孩子缺乏感恩意識這些現象也反映出了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不足。魯迅曾大聲疾呼:救救孩子!我想現在也是該我們清醒的時候了,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民族,教育培養好祖國的接班人——孩子們,讓孩子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就成為了全社會、尤其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從事教育已經工作7年,我個人認為:要培養幼兒的感恩心,就是在幼兒階段,讓幼兒能切身感受到來自幼兒園、家庭以及社會中所有的人在其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幫助和關愛,從而產生感激和報恩的意識,並以此主動地去關愛和幫助他人的一種行為。因此,要培養幼兒感恩心,就必須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入手,做到全面聯動,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

  一、幼兒感恩心形成的基礎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起點,父母是幼兒的最初的啟蒙老師。父母應成為幼兒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及家庭成員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幼兒獲得感恩意識的搭建好第一個平臺。

  一是要開展禮貌用語教育。對於幼兒來說,要讓他們學習感恩,首先要讓他們學習尊重他人。因此,我們的家長首先要讓孩子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我們孩子的家長都要以身作則重視家人的存在,知道長幼之分,禮貌的招呼,並告訴孩子也要如此如此。

  二是要讓孩子學會表達“謝謝”。當我們家長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孩子跟在身邊,在接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都要發自內心的說謝謝,讓孩子知道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感謝幫助我們的人。因此,家長在家裡或其他地方,當孩子接受到禮物或幫助時及時提醒孩子說謝謝,使“感謝”成為孩子的一種日常用語。

  三是要開展謙讓教育。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應該和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切忌向孩子灌輸自私自利的觀念,應讓孩子在同伴之間、鄰居之間、家人之間學習謙讓,懂得大方,讓孩子在謙讓的氛圍中長大。四是要互助教育。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後,也不要再給孩子包辦代替。

  家長和孩子之間應形成一種互助的關係。在家裡爸爸媽媽幫孩子穿衣服,孩子替爸爸媽媽拿鞋子,爸爸媽媽幫孩子打水洗臉,孩子幫爸爸媽媽拿毛巾,這樣讓孩子在一種“互相關愛”的環境中長大。同時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禮貌、謙讓、互助的行為,家長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在培養幼兒感恩心的過程中,從家庭教育入手,是使幼兒形成感恩心的基礎。

  二、幼兒感恩心形成的關鍵階段是學校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已經認識到學校教育不再是單純地對孩子們進行簡單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而讓孩子學會做人則成為了學校教育更重要的任務。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教師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因此,幼兒感恩心的培養就是幼兒教師應盡的責任。

  作為幼兒教師將感恩教育有效的融入幼兒日常教育,讓孩子在感受別人愛的同時,也嘗試著去愛別人。孩子的這份感恩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灌輸培養出來的,更不是用沒有原則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透過幼兒教師、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言傳身教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漸漸的形成過程。

  我認為幼兒感恩心的培養在學校教育方面應切實抓住以下三個關鍵環節:

  1、抓住日常生活環節培養幼兒感恩心。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教師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日常生活片段,隨時對幼兒進行感恩心的培養,這是現行教育對當代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是我們教師應履行的義務。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小康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在學校得到精心的照顧,吃的、穿的、住的條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有的孩子吃的方面挑食,浪費食物,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抓住這樣的現象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告訴孩子們這樣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孩子們知道浪費糧食可恥,節約糧食光榮。同時也要讓孩子們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來的,如果沒有糧食,我們就會捱餓,使孩子從小就懂得農民種糧的辛苦,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對農民的感恩。

  還有小孩子還沒養成講禮貌的習慣,在上學和放學的時候不問候老師好和不和老師道別說再見,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樣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要給他們講道理: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外,在學校和幼兒園就是幼兒園的老師和阿姨們最關心和愛護你們,除了給孩子們傳授知識外,還要照顧你們的生活,教育你們為人、做事。

  老師和阿姨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愛心,如果對老師和阿姨不講禮貌是不對的,同時對講禮貌的其他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這樣就能讓孩子認識到講禮貌就是對老師的尊重,就是對老師辛勤培育的感恩。

  2、抓住節日活動環節培養幼兒感恩心。中華民族現有許多節日,如:春節、清明節、婦女節、教師節、國慶節、勞動節等等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的內容,因此,我們要結合這些節日慶祝活動,積極地開展感恩教育,培養幼兒的感恩心。如國慶節,我們可以組織幼兒到炎陵湘山公園觀看革命烈士雕塑群,跟孩子們講授他們的革命故事和英雄業績,對孩子們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的生活是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讓孩子們樹立對革命先輩的愛戴和感恩之情。

  還有“三八”婦女節,我們也可以請來了孩子們的媽媽,讓她們談自己的工作,談怎樣含辛茹苦的養育孩子的,使孩子切身體會媽媽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和拳拳之情,從而讓孩子心存對父母的養育之恩,進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人、長輩的關心和呵護。透過這些節日感恩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孩子們的感恩意識,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感恩的種子,讓他們在成長的歲月裡潛移默化的將感恩的種子長成一顆感恩的大樹,回報家人和社會。

  3、抓住學科教材環節培養幼兒感恩心。在目前幼兒教材中,有些“愛心”素材可作為感恩教育的素材。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可以開展一些專門的感恩勵志教育活動,在豐富多彩教學和遊戲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收集一些與感恩有關的傳統故事,如《小白鼠救大老虎》、《大老虎救小白鼠》、《烏鴉反哺》、《陳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間談話、社會課中對幼兒進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喚醒幼兒心靈深處的感恩的善根,促使幼兒感恩情感的養成。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節日,比如學雷鋒日、重陽節等節日,組織各種感恩活動可以利用教師、同伴、父輩生日,指導幼兒親自為自己的教師、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孩子佈置一些特殊的愛心作業,比如為教師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給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透過這些具體而形象的活動,讓幼兒學會正確地對待他人的無私和熱心的幫助,學會感恩與回報。

  三、幼兒感恩心強化的平臺是社會教育

  幼兒感恩心的培養除了家庭、學校外,社會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我認為良好的社會氛圍是強化幼兒感恩心形成的重要平臺。為了孩子,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的社會各界包括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都要自覺的擔當社會責任,就是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家庭、和諧社群、和諧機關、和諧學校、和諧企事業單位,使我們的幼兒在一種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切身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關愛、互助、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們的意識裡自覺和不自覺的受到這些觀念的薰陶,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從小就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回報社會和感恩社會的心。

  為了讓幼兒能真正地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認為可以組織開展一些適宜孩子們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愛心捐資捐書、賑災義演等活動。我們可以讓孩子將他們省下的自己的零用錢或者是壓歲錢以及家裡的舊的書籍捐出來幫助那些因受災或邊遠鄉村家庭貧困的小孩,並讓受助的孩子和他們結成“幫扶對子”,進行交流和溝通,讓他們去學習主動地關愛和幫助他人。

  還有,我們可以建議家長在帶著孩子的時候,看見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應該主動的給予幫助,尤其是孩子提出要給予幫助和主動幫助時,家長應當積極參與並給孩子以鼓勵。透過社會實踐教育,進一步強化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使我們的孩子真正地學會關心人、幫助人。

  冰心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培養幼兒感恩心需要從娃娃抓起。使我們的孩子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繼承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愛充滿整個世界,我們國家、民族就一定充滿希望!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

  篇二:用感恩的心去包容所有的一切

  感恩,不是第一次接觸的詞藻,用感恩的心去包容一切,也不是第一次對自己說,只是,現在,體會更深了。

  老師說:人與人之間,我與人之間,我與我之間,博弈著一種叫精神的東西。那些不曾來的,將會去的,一切一切無所謂的,卻有所謂的成為黑夜裡咀嚼生命的魔頭。

  很多人都說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就一定要做到。以前,我對這樣的話是嗤之以鼻的,如今,在佩服他們說出這樣的話的同時,也在反省自己為何沒有勇氣說這些話,也沒有毅力做這些。選擇海景,是因為她的一句話:成功,就是把對的事情堅持下去。其實人有時候很愚笨,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更何況怎麼樣把對的`事情堅持下去。

  在海景,自己所做的事都很小,小到微笑著和客人同事打招呼,微笑著接受所有霹靂。我們是習慣自由的人,習慣了別人稱呼我們80 90後,習慣了不屑別人的眼光做自己···但是,在海景,收起你的驕傲,收起你的脾氣,收起你的懦弱···當你想驕傲的時候,請看看旁邊比你優秀的人,當你想退縮的時候,看看旁邊依舊揮汗如雨的人,當你要抱怨的時候,請看看那些一天只能睡3個小時卻依舊像陀螺忙個不停的人···

  不想為自己找什麼藉口,也沒有理由去解釋理由,海景人常說,你總是有理由的。這句話聽起來是多麼地刺耳,而如今,我卻能坦然面對。經歷過無助,經歷過冤枉,經歷過被無休止地嘮叨,哭過,抱怨過,也想過放棄。可現在,我可以在每天醒來後用冷水澆醒自己,然後呼吸著新鮮空氣,看看海天,把一個輕鬆的自己帶入工作中。終於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心態決定一切,什麼叫心靜。

  第一次看見大海,心情是多麼激動,現在,每天也就只能在窗前看看那一片海了。很多時候,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都喜歡去海邊靜靜地坐著,海能包容一切,自然也就能包容我們的宣洩,包容我們的無知。我們年輕,而這就是我們最驕傲的資本,我們在經歷著沉浮,在經歷著漂泊,也慢慢學會沉澱。心煩的時候,不妨靜靜地按著自己的心,問問心,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想要這些要付出的是什麼。

  把你認為上級合理的要求當鍛鍊,把你認為上級不合理的要求當磨練,把自己當成鐵鏽,總有一天會有一個稜角蛻變它的顏色,發出微弱 但依舊耀眼的光芒···

  在海景,學會了用責任去理解責任,學會了用包容去包容,用感恩去感恩···

  篇三:用感恩的心生活

  光陰荏苒,歲月從指間悄悄流逝,面對過往的青春,絢麗的夢在心中沉澱,七彩的故事在劃過心田,成長留下最清晰的印記。回眸年華的遠徉與青春季節的輪迴,幾多思索,幾多感悟,在心間旖旎成一處風景,在歲月的河流中,我慢慢欣賞。今天,在這裡我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思考,我的感悟,更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收穫!

  用感恩的心生活。

  不知何時,耳中充滿喧囂,再也聽不到愛的聲音;不知何時,雙眼被陰霾矇蔽,在也看不到美麗的景緻;不只何時,心中充斥悲憤,感覺不到善良的存在;我像一個受傷的小鳥,心中充滿痛楚,卻不知怎樣療傷;我像一個迷失方向的孩子,心中滿是絕望,走在漆黑的夜。

  時間滴答滴答,歲月從耳邊走過。哭過,笑過;笑慰著生活的給與,承納著命運的色彩紛成。經歷了年輕的懵懂,收穫著成熟的心路里程。不知何時,喧囂漸漸退去,陰霾悄悄退去,悲憤化為寧靜,直到那不經意的一天,我發現一切都不曾改變,唯一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時間給我換了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帶著感恩的心去聆聽,所有的喧囂退去,愛的聲音在心中迴響;習慣了愛縈繞的感覺。一切都變成空氣,看不到默默愛我的人,聽不到幸福在耳邊的吟唱,永遠保持眺望的姿態,尋找天空中清遠的夢。追逐中,我滿是辛酸。以為所有的幸福都離我遠去。

  當乘上火車,當熟悉的風景慢慢向身後退去,當站臺上熟悉的身影最後化成一個小點……頓時,所有的空氣被抽去,我像躍出水面回不到大海的魚兒,一切掙扎都變成徒勞。

  那一刻,我明白:愛不曾遠去。只是我們習慣佔有,習慣了享受,忘記了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那給我生命的人,那給我溫暖給我關懷的人,那愛我勝過愛自己的人。

  就在那一刻,我學會了用感恩的心去聽那愛的聲音,去體會那愛的溫暖;就在那一刻,我學會了在感謝的同時去給予,去付出,去關心:媽媽,天涼,注意保暖。爸爸,忙碌之餘多多休息。奶奶,注意身體。感恩的心帶給我一份踏實的幸福,我不會再眺望那水中的花朵。因為,一顆感恩的心讓我找到最真的幸福!一顆感恩的心讓我抓住生命的寄託,領悟血脈相承的真諦!

  帶著感恩的心去觀望,所有的陰霾散盡,美麗的景緻填滿雙眼。兩年前去特殊學校的經歷,永遠刻骨銘心。

  忘不了那天真的面龐,忘不了那憧憬的聲音,更忘不了那雙美麗卻無神的眼睛。當被一個可愛的小盲女拉著手,滿是嚮往的問我:姐姐,天空真的是湛藍的嗎?湛藍又是什麼樣子的時候,我的心被那天真,被那憧憬重重敲擊。我的雙眼吟滿淚水。

  那一刻,我從心裡感激上天給我一個健全的身軀,讓我看到五彩的世界。從那時起,我的雙眼不再緊盯失去的的現象,心中不知不覺中,心在感恩中沉澱,悲憤散盡,換來寧靜。

  在沉澱中,感謝困難,是困難讓我更加有鬥志,感謝坎坷,坎坷教會了我堅持,感謝失敗,失敗帶給我成長。每一段曲折的路都讓我更接近生命的真諦。在寧靜中,感謝身邊的朋友們,是你們讓我體會到友誼的芬芳,感謝我的老師,是你們帶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帶我尋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純的意義。

  感謝生命帶我在這世上體味繽紛,感味生活當耳旁不在喧囂,當眼睛不在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感謝生活,在時間還沒有完全流逝得無影無蹤的時候,教會了我用感恩的心去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