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辯論賽的新聞稿

關於辯論賽的新聞稿

  關於辯論賽的新聞稿

  11月10日19點,遵義醫學院大學生辯論決賽在遵義醫學院行政樓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由研究生學院辯手組成的正方和由口腔學院辯手組成的反方,對“當今中國醫患矛盾的主要成因是經濟問題還是觀念問題”這個辯題展開激烈辯論。

  這場辯論從開始就劍拔弩張,研究生學院和口腔醫學院辯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尤其在自由辯論環節,更是高潮迭起,使整場比賽進入白熱化,觀眾掌聲不斷。最終研究生院代表隊透過微弱的優勢戰勝口腔學院代表隊,至此XXXX年大學生辯論賽全部結束。研究生院代表隊獲得一等獎,口腔學院代表隊獲得二等獎,基礎醫學院XXXX級、影像學系代表隊獲得三等獎,麻醉學系、管理學院、法醫學系,醫學資訊工程系代表隊獲得優秀獎。

  透過大學生辯論賽不僅鍛鍊了遵義醫學院學生的辯論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更提高了思維反應速度及溝通技巧,充分展示了遵義醫學院學子的風采。

  關於辯論賽的新聞稿

  日前,首屆“地稅杯”大學生辯論賽在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遂寧市地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元春,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唐華、遂寧地稅局第一直屬分局局長賀昌林、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聶彩林、應用數學與經濟系主任張青山、系黨總支書記陳國樹等作為嘉賓和評委出席了當天的辯論賽,市局法制科及直屬一分局等20餘名稅務幹部、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應用數學與經濟系的200餘名大學生現場觀看了辯論比賽。

  參賽辯手圍繞“網上辦稅是否會取代實體辦稅”這一辯題展開激烈辯論。雙方辯手憑藉清晰的邏輯、犀利的語言、機敏的反應和優雅的風度對辯題進行了精彩闡述,唇槍舌劍各述立場、巧舌如簧破立攻防,贏得現場觀眾陣陣熱烈掌聲和喝彩,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扣人心絃的智力盛宴。同時,精彩觀點與稅收知識的融合,也引發了現場觀眾對辦稅方式在網際網路時代轉變的深入思考。

  辯論賽中,臺上辯手爭鋒相對,在場專家學者專業點評,現場觀眾講述立場。最終,評選出最佳辯手1名,最佳風度辯手1名。活動頒獎環節,還揭曉了與此次辯論賽同步開展“稅收在身邊”徵文比賽結果。徵文期間,共收到徵文110篇,經過專業評審,有10篇作品分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

  自XXXX年4月28日,遂寧市地方稅務局直屬一分局、遂寧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在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的遂寧市首個高校“稅收教育基地”以來,雙方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稅收教育宣傳活動。此次辯論賽的開展,將有利於稅務文化和校園文化結合,把稅收法制教育基地辦成全市地稅法制建設的又一精品力作,同時讓稅收法制意識走進高校,走向社會,走向公眾。此次“地稅”杯辯論賽透過“地稅搭臺、高校唱戲”的方式,在高校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辯論賽雖暫落帷幕,但理性思辨稅收的'激情仍在繼續,大學生們對稅收的探討還在升溫,青春飛揚的同時,稅收與夢想將繼續前行。

  關於辯論賽的新聞稿

  當代社會,弘揚雷鋒精神,更需要進行制度建設還是精神宣傳?今天下午4時,由浙江日報、浙江大學和浙江線上聯合舉辦的“弘揚雷鋒精神”主題辯論賽第一場在浙江大學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浙江大學辯論隊的8名優秀辯手,分為兩隊,就這一辯題展開激烈辯論。

  現場唇槍舌劍

  “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整場辯論賽由這句充滿調侃意味的網路話語開始,給大家帶來一個值得深深思考的問題:改變這樣尷尬的局面,我們究竟更需要明文規定、賞罰分明的制度建設,還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精神宣傳?

  西裝革履的8位辯手有備而來。認為“當代社會,弘揚雷鋒精神更需要進行制度建設”的正方首先丟擲觀點:“知而不為,社會難以形成良好的風氣。而弘揚雷鋒精神並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並理解它,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踐行它。在這兩個基本環節中,制度建設相比精神宣傳更加重要的理由是,制度建設可以標本兼治。”

  面對這樣的立論,認為“當代社會,弘揚雷鋒精神更需要進行精神宣傳”的反方顯然坐不住了。來自法學院的一辯接連丟擲一連串問題進行反駁:“同樣是鼓勵,國家規定做好人好事每人每次獎勵50塊錢和看幾集《閒人馬大姐》,哪個更讓你覺得關心他人是件快樂的事?同樣是倡導,把學習雷鋒精神寫進紅標頭檔案和宣傳人們身邊每天發生的好人好事,哪個更讓你相信互幫互助是你最親近的人們的共識?”

  短短6分鐘各自立論,雙方辯手馬上把辯論賽帶入了一個劍拔弩張、驚心動魄的情境中,而此時,臺下觀眾幾乎鴉雀無聲,所有觀眾以及評委老師都屏息靜觀正反兩方選手的發揮。

  觀點激烈碰撞

  8位辯手的表現沒有辜負到場觀眾的期盼。無論是在最為緊張刺激的攻辯和自由辯論環節,還是在看似平靜、實則風生水起的總結陳詞階段,辯手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場面十分精彩。

  “如果現在社會,大家覺得做好事有一種危險,還會繼續學雷鋒嗎?還是會覺得心寒呢?這樣帶來的危害會不會很大?”

  在談到一些地方在弘揚公民道德方面缺少制度保障時,正方辯手列舉了“倒地老太無人扶起”的現實窘況;而反方辯手則搬出吳菊萍的故事進行反駁。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制度做不到的地方,比如眾所周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她做出接孩子的決定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情,那麼請問制度又如何作用在這一類的好事上面?”

  而在講到一些制度的設立,可能會讓做好事這件事本身變了味道時,許多同學身邊的例子也被辯手們搬上了講臺。“比如在宿舍樓下有個同學讓我搭一把手搬一桶水,我可能會很樂意,但他如果給我十塊錢讓我搬桶水,那我可能就不樂意了。還有寢室三個室友都快畢業了才去做規定的20個小時的志願服務,那他們不會給我產生感染,我也不會對他們產生崇敬。”

  場內場外互動

  辯手們幽默風趣,語言犀利,不過記者發現,除了臺上,臺下也有不少高手。臺上臺下互動的觀眾提問環節,同樣也是一次智慧的交鋒。

  “對好人的免責沒有建立,請問反方如何保證榜樣宣傳的影響力?”“請問對商鞅變法中的‘徙木立信’怎麼看?”“為什麼精神宣傳就只是說教呢,難道不能是感同身受嗎?”幾個提問博得了全場的陣陣掌聲。

  直接交鋒不過癮,場內還有微博牆。與以往聽辯論會需要觀眾關掉手機不同,在這次辯論會上,不少現場觀眾還和許多場外聽眾一起,紛紛掏出手機發布微博表達觀點。

  網友“徐碧瑩”直截了當地指出:“我認為制度建設會有更好的效果。透過制度建設,人們將一步一步感受到學雷鋒的重要性並逐漸形成習慣。”

  而另一名網友“君落羽”隨即跟上相對觀點:“對於學雷鋒,制度建設固然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方向的引領。對每一位公民而言,只有從心裡接受才能達到根本的目的。”

  “如此生動的語言和方式,充分展示了80後和90後大學生的風采。”看罷辯論賽,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黃健忍不住讚歎。他說,時代需要雷鋒精神,而這次辯論賽讓我們看到,如何創新學習雷鋒精神的形式,並將其代代相傳,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