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評課稿4篇
《揠苗助長》評課稿4篇
《揠苗助長》評課稿1
《揠苗助長》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老“故事”,老課文,一般此類寓言故事的教學目的是理解課文,弄懂寓意,可是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要明白“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這樣的道理有一定的難度。一位教師在執教時,課的大致流程是:說說自己學過的寓言故事匯入,理解“揠”、“助”,課題質疑;學習生字;整體感知,理解課文;揭示寓意。整節課思路比較清晰,能夠引導學生讀中感悟,但從課堂效果來看,並沒有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寓意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在感知,認知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出來的,在這裡有幾點拙見。
第一,從學過的寓言故事匯入,既是對舊知的鞏固,對新課的匯入有很自然,不著痕跡,但在對課題質疑時,出現了冷場。我分析是因為理解課題不夠透徹,學生僅從字面上理解了“揠”的意思是“拔”,“助”的意思是“幫”,而這個課題是一個成語,又充滿著古味兒,學生並沒有真正理解,因此課文質疑流於形式,不如老師讓學生先初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對課文有個大概的瞭解後,再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使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這個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學習生字,這個環節老師採用了集中識字,讀準字音,生字組詞。這一課的生字並不多,可採用隨文識字,既突破集中識字的枯燥,又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從而真正地理解字意、詞意。
第三,整體感知,理解課文。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言語內容,又要讓學生掌握言語形式,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執教者在這一環節中,首先提問: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概括並表達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執教老師出示填空:古時候有個人,他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特別,想了一個辦法,把禾苗
結果,禾苗都。讓學生填一填,巧妙地降低了難度,輔助學生理解課文,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接著提出三個問題來學習第一段:種田人為什麼揠苗助長?禾苗長高了沒有?如果你是農夫,看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站在田邊的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理解了“巴望”與“希望”的不同意思,又透過演一演體會了農夫“焦急”的心情,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並沒有讀出“巴望”與“焦急”的感覺,尤其是當老師提出“禾苗長了沒有”這個問題時,有的學生回答“長了”,有的學生回答“沒長”,而老師急於要正確答案,只是一味地大聲詢問:“到底長了沒有?”直至學生說出老師要的答案“長了”,老師才鬆了一口氣。學生真的弄懂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這句話的意思嗎?答案是“No”!學生只是揣摩了老師的心裡,順著老師的心意做了回答。究其原因,是因為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只是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站在成人的角度來引導學生,並沒有把學生當作是學習主人,給學生思考和探究的餘地。我認為這一段的教學只要扣住“焦急是什麼意思?從哪裡看出這個人十分焦急?”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讀書,充分地與文字語言接觸,給學生思索與探究的時間,在書上圈圈畫畫,留下思考的痕跡。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從“巴望”、“焦急”、“轉來轉去”中去體會農夫急於求成的心態。對比兩個句子:(1)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2)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可是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透過反覆地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從感性上知道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言語形式來表達這樣一種心情的,從而掌握語言運用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使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實處。
第二段,執教老師採用圖文結合理解“往高裡拔”,積累“累”的詞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課文插圖來理解課文,使課文資源的.利用最大化,老師這一點做得很好,但是考慮到是城市學生,如果能用實物演示,學生就能更清楚地觀察到因為往高裡拔,禾苗離開了水分和泥土,雖然看似長高了,但卻離開了生活的環境,很難再生存,從而明白不能違背事物的生長規律。其次,老師透過積累“氣喘吁吁”、“腰痠背痛”、“有氣無力”等表示“累”的詞語來理解“筋疲力盡”,水到渠成,觸類旁通。這一小段文字簡潔,老師在鑽研教材時還可抓住“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這一句話來進行補白,豐富學生的想象。如(1)中午12點,赤日炎炎,炙烤大地,他。(2)兩點鐘時,他的肚子,他頭上的汗水,可是他。(3)太陽落山了,他。
透過挖掘課文的空白,豐富學生的想象,填一填,讀一讀,說一說,既落實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了農夫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理。
第三、四段的教學,老師透過換詞法來理解“白費”,設計練習:他一邊喘氣,一邊地說:“”這一設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透過個性化朗讀,個性化理解,課堂精彩紛呈,如:有的學生說:他一邊喘氣,一邊高興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讀這段話時,學生的表情是眉飛色舞的;有的學生說:他一邊喘氣,一邊有氣無力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樣理解的學生此時讀這段話時,兩手一攤,歪著腦袋,上氣不接下氣地讀著……
第四是揭示寓意。要讓二年級的學生準確地揭示出寓意,很難。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是老師的思想意識問題,認為一定要按照參考書,一字一詞地說出來,寫出來才是正確的。這一教學思想我認為是錯誤的,要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出發,也許他現在的認知是膚淺,不要緊,隨著他的年齡、經驗、閱歷的增長,他的回答會比參考書上的答案更準確,更有水平。其次,這一課的寓意揭示,我認為還可在教學過程中,藉助板書,引導學生歸納出寓意。如板書設計:焦急→往高裡拔→枯死,急於求成失敗。
這樣板書,是隨著對課文的理解感悟,逐步深化,不著強加的痕跡,水到渠成,學生理解歸納起來就容易多了。
《揠苗助長》評課稿2
聽了施xx老師的《揠苗助長》,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對提升學力的看法。
一、板塊教學,關注學力成長
1、教學思路清晰
2、教學內容最佳化
板塊式教學思路所表現出來的外部特徵是教學結構清晰,無論是學習者,還是聽課老師都感到這樣有利於教學任務的落實。板塊式教學思路所表現出來的內部特徵是教學內容最佳化。教師不再關注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和精彩的過渡,教師的鋪路搭橋、啟發引導,完全服務於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更多關注每個板塊裡學習目標的達成,關注和傾聽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學力的成長。
施老師今天的課堂教學清晰地分為四大活動板塊:
學習活動一:把故事讀正確、讀通順,讀懂故事
學習活動二:學習找近義詞
學習活動三:創設情境,明白寓意
學習活動四:寫字教學
這種簡單有序的板塊式課堂,改變了傳統線性結構的教學模式,打打破了以往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理念,,還給了學生完整地大版塊的學習時間,有有利於學力的成長。
二、任務驅動,致力學力形成
施老師的這堂課,從課堂呈現來看,任務的驅動性很強。
優點:
1、有利於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2、提升學生對課堂的積極參與感
3、不斷獲得探究與回答問題的成就感
這堂課,一匯入課題,施老師就呈現了四個學習目標:
1、把故事讀正確、讀通順,讀懂故事;
2、知道巴望、焦急、白費的近義詞;
3、明白故事包含的道理;
4、會寫“焦、望、費、算”。
這四個學習目標和四個學習活動一一對應。在學生明確任務後,這節課就根據這四個學習目標分板塊進行教學,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學生上課的表現進行任務評價,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這節課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重點是初步學會在語境中辨析近義詞的方法。具體的說就是讓學生學會透過讀句子,換一換詞語,比較句子的意思並沒有改變,找到近義詞的方法。施老師會把學會找近義詞作為這堂課的重頭戲,來自她對課堂作業本的思考。
找近義詞,我們以前有方法嗎?只能是憑感覺、靠積累。但是今天,施老師讓孩子知道了找近義詞的方法——讀句子、換詞、再讀比較、找到近義詞。
自始至終,這個活動板塊,孩子們就一個任務——學會找近義詞的方法。自始至終,這個活動板塊,老師就一個任務——引導孩子掌握找近義詞的方法。
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生,高度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充實、豐富了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學力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髮展起來。
三、問題提煉,加速學力提升
1、什麼問題適合學生獨立解決?教師要把這類問題納入學生自學環節。
2、什麼樣的問題需要學生共同解決?教師要把這類問題放入討論、交流、展示環節。
3、什麼樣的問題必須由教師引導學生解決?教師要把這類問題的解決放入點撥、精講環節。
教師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對上述三類問題要準確把握,強化知識內容與學生學情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考慮問題呈現的時間序列、頻率與方式。一個問題在課堂流程的什麼環節提出來更有利於學生解決,有利於提高課堂的流暢度;一個問題在課堂流程中出現幾次、頻率如何安排?才有利於學生認識的深化和掌握程度的鞏固;一個問題是有老師還是學生、什麼型別的學生,以什麼方式提出來(文字呈現、多媒體、口頭呈現)才有利於學生的關注和思考,才能加速學生學力的成長。
本課(教案上)提了14個問題。
1、第1—7個問題,基本上用“你能來……”、“誰來……”
建議:為了調控課堂紀律,學會自律,可以指一個“坐得端正”獎勵朗讀、也可以目的很明確的讀,字正腔圓地讀
2、8號問題:需要共同解決,納入討論、交流、展示環節
建議:緩一緩,讓同桌互相交流討論,形成習慣、態度。展示階段,不能照抄文字的語言,應該有所提煉,(表格)平行移動,應該有所提煉。
3、9—10—11—12號問題:給巴望、焦急、白費找近義詞,辨析體會用詞準確
巴望→希望、盼望、期望
A、這是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知識積累而回答,算一層
B、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發現:相似特點,提煉方法。巴望的近義詞是由“望”字引申出來的:張望、看望是眼睛看;希望、期望是心想。找準情感、意義,算二層。
C、體會準確:焦急(火在燒)急躁(腳在跺)
《揠苗助長》評課稿3
《揠苗助長》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情節雖簡單,但其中的寓意卻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否則只會把事情弄糟。”
作為一次“同課異構”的教學,三位老師打破了文言文傳統的教學模式,讓人耳目一新。老師跳出了逐字逐句翻譯的困境,成為了課堂真正的指導者。不同的教學個性,成就了不同的教學風格,但相同的教學思想讓小古文的教學又尋找到了新的出路。
沈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課活潑有趣,非常符合低段孩子的學習特點。沈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朗讀。學習小古文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多朗讀,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得到美的薰陶,情操的陶冶,從而營造了和諧的教學環境,形成了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她首先透過朗讀童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揠苗助長這一教學主題後,學生從讀詞再到讀文,環環相扣。透過指名讀、範讀、齊讀、師生對讀等形式,目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從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小古文的內容,沈老師沒有一字一句的解釋,而是透過讀古今文對比讀的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降低了難度,教學下來,發現學生理解的很好。
樊老師的課比較簡潔緊實,對《揠苗助長》的教學更側重方法的指導,將重點放在“讀懂”上。老師沒有從頭到尾地解釋、翻譯,而是將《揠苗助長》古文中的詞語分成“古今相通”和“古今相異”兩類,各個擊破,攻克了詞語關,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難度就降低了不少。
周老師的課比較大氣沉穩。從故事圖片入手,讓學生猜故事名字,先消除了學生的畏懼心理。然後學生透過註釋自己讀通小古文,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通的基礎上讀懂小古文,緊接著在讀懂的基礎上讀深小古文,一步一步,環環相扣。最後,結合自身經驗,引出浩然之氣,告訴學生,寓言的正面是故事,背面是哲理。
《揠苗助長》評課稿4
聽了張老師的《揠苗助長》。《揠苗助長》這是一篇傳統課文,很多老師都教過。但是我相信沒有多少老師能像張老師這樣教。聽完課後,我第一個感受就是“佩服”。更讓人佩服的,是這位男教師,品詞析句的功夫,課堂教學是那麼的紮實、有效。
我們知道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板塊。在這節課中,張老師對學生生字的教學非常注重。如課題中的“揠”字是是個新字,張老師讓學生一起寫“揠”,一邊寫一邊講:提手旁,一個女人在日頭底下彎腰幹活。孩子們會一下子記住這個字。接著告訴學生揠苗助長還有另外一個名“拔苗助長”。課文為什麼用“揠苗助長”而不是“拔苗助長”?張老師課件展示查字典“揠”字字義。讓孩子們很好的區別“揠”和“拔”字的不同。張老師這樣的設計很好的讓孩子們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非常好!課堂上,張老師帶領學生逐句體會,品味,第一段的三句話,就能帶領學生透過讀句子,抓重點詞語,圍繞“巴望”“焦急”二個詞層層遞進,逐步展開。讓學生在多遍練讀中,感受農夫焦急的心情。透過不同學生的讀,來感受文字傳達出的意思。在讀到農夫看到田裡的禾苗焦急不已的那段時,引導學生讀,體會,讓學生演一演,指導過程行雲流水,遊刃自如,令人歎服。
張老師對“巴望、焦急”這兩個詞的理解設計很有創意,“巴望”什麼意思,讓學生找同義詞來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學中我也常用到這種方法,讓孩子們用換詞法來理解詞語,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而最有創意的則是對“焦”字的處理,張老師根據“焦”字的特點,讓孩子們說說生活中聽過哪裡用過“焦”字。學生:燒焦 烤焦…。孩子們這下明白了,“焦急”是心裡象著了火一樣,透過這種方式,引導孩子們感悟“焦”的意思,
張老師在教學詞語時,採用了隨文釋詞,緊扣詞不離句乃至不離段,把詞語放到具體語言環境中去理解,方法多樣,也很巧妙。如理解“筋疲力盡”詞時,老師讓學生找透過做農夫一棵一棵往高裡拔苗的動作來說感受:累的腰痠背痛,就是筋疲力盡,這種勞累的狀態,那個詞表現出來————筋疲力盡。這就是課文中說的筋疲力盡,這樣的角色體驗讓學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盡,再讓學生用朗讀表現出來,此時的朗讀真是聲情並茂了。
綜觀全堂課,教學設計較新穎,能吸引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看似師問生答,實則是張老師用每一個問題僅僅拽住學生思維的弦,引領學生透過詞語表義,在詞語的背後來回穿梭,品味,從而感悟到詞語深層的內涵。而每一個詞語不是老師指明的,而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透過自悟“捉”住的。學生的思維彷彿一隻只風箏,被老師張弛有度地拉住卻又遊刃有餘,在字裡行間自由馳騁。
我想,如果我們每位老師都能像張老師這樣下足功夫,深鑽文字,我們的課堂能不“高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