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用到講話稿的地方越來越多,講話稿包括人們在工作場合當眾發表的口頭講話文稿,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所發表的講話文稿。寫講話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1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裡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翔翔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現翔翔在地上嘔吐不止。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翔翔是因為暴飲暴食才導致現在這樣。”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甦醒後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翔翔給他們錢後,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翔翔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為了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我總結了幾條安全小貼士:

  1、身上不要多帶錢和貴重物品,如手機,mp3等。

  2、遇事要沉著冷靜,根據現場情況,做出反應和判斷。

  3、可以給對方一些財物,並尋找時機,記住對方的相貌特徵,衣著打扮,並及時告訴班主任或家長,也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他們保護自己!

  4、學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小巷是校園暴力事件的高發區。上學和放學期間不要單獨在這樣的小巷裡行走,儘量結伴同行。

  當我們遭遇校園暴力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告知老師、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的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中傷他人。據新聞報道,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存在惡意辱罵、毆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校園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但多數施暴學生因“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為藉口而免於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佔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七成以上,這些冰冷的資料背後,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淚水與無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不可觸碰的痛苦回憶。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有不少網友建議適當提前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年齡,細化法律條文。且不說建議是否具有現實可操作性,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完善制度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操作性高的應急預案配套體系。針對類似校園欺凌事件擬製懲戒教育制度,明確“紅線”範圍以及觸犯成本,讓孩子們時刻保持“紅線意識”;另一方面,校園是社會的縮影,老師則是這個縮影中的燈塔。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時關注孩子們的行為及學習狀態,及時的溝通與瞭解情況能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青少年介於兒童和成人之間,是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也是樹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結合青少年的特徵,制定出科學的'、可行的懲戒教育制度。重點就在於拿捏好度,“鹽淡適中”才能達到最優的效果。

  從心理層面來說,受害學生和施暴學生都是受害者,或多或少在心裡層面都存在缺陷,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心裡疏導,能塑造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與此同時,家長不能抱著“唯成績論英雄”的態度,應配合學校培養孩子的底線意識與道德操守,學會尊重他人。說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發生這樣的暴力事件,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老是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藉口袒護孩子,更不能因此而讓孩子產生“我還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擔責任”的慣性思維。

  少些冷漠,多些幫助。當看到青少年被人毆打、辱罵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多說幾句,多問幾句,也許就能避免一次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也能讓一個孩子少受些傷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才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杜絕校園欺凌。

  現在不像以前了,都是家境好的不跟家境窮的人玩,還有的人會去欺負弱小的同學,用言語羞辱,甚至還有歐打別人的行為。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某某學生在街頭或在學校被同學毆打,這樣的情況很多,有很多人看見了,但他們總會以為是在玩耍而視而不見,所以,我們要杜絕一切跟校園欺凌有關的事情:1、不以大欺小,不以多敵少。2、不做傷害他人,侮辱他人身體的行為。3、如果看到同學被欺負,應立馬上前幫忙或者去請老師。

  在這方面,老師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老師們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心理情況,一有反常的行為,必須馬上解決,問清楚狀況。我們要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幫助,在學校做一個乖孩子,在外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

  想必大家都看過悲傷逆流裡成河這部電影吧,裡面講了女主因為在校受到他人的嘲笑,辱罵,最後被別人陷害而自殺的事件,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在學校,不管發生了什麼,同學之間都不應該存在欺凌的事情,而是應該互幫互助,幫其他同學舒緩心理壓力。

  我們要做一個杜絕校園欺凌的好學生。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4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反對校園欺凌,營造和諧校園》。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但是,由於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之缺少相應的法律常識,在全國甚至我市個別學校出現了校園暴力活動,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學習生活,危害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為此,學校以團隊的名義發出如下倡議:

  一、要勇於拒絕校園暴力。在受到校園暴力侵害時要善於並勇於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報告。對班級倚強凌弱的同學以及高年級學生、校外青年實施的暴力活動和收取“保護費”等各種校園非法活動要勇敢揭發。

  二、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從小養成良好的法制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賭博,不進酒吧、卡拉OK、歌舞廳、電子遊戲廳、網咖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四、要拒絕與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對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誘要堅決拒絕,在受到威脅、恐嚇時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報告。

  五、要增強友愛互助意識。積極團結同學,熱情幫助同學,增強應對困難、對抗邪惡的勇氣,形成抵制校園暴力的合力。

  六、要認識自身不足。當你和同學鬧矛盾時,不要衝動,不要急躁,一定要靜下心想想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勇於向別人承認錯誤並改正它。“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人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七、要積極與家長、老師交流溝通。在家長、老師的健康引導下,提高防範校園暴力的意識,增強抵制校園暴力的能力。

  八、要樹立進取、向上的人生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磨鍊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時期的有用青少年。

最新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5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遠離校園欺凌創造和諧校園。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欺凌嗎?其實就是指欺負。簡單而言,就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那麼,什麼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透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這裡講的傷害,不僅包括身體方面的物理傷害,也包括心靈方面的精神傷害。校園欺凌不僅發生在校內,也包括放學後在校外發生的同學間的欺負行為。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是集體欺負一人。

  校園欺凌現象一般表現為: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對受害者進行重複性的物理攻擊。如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等;毀損受害者的衣服、學習用品、通訊工具等個人財產;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她)不想要做的事,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實施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利用網路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等等。

  同學們,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校園欺凌”不僅會造成受害者身心的雙重創傷,也會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堅決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我們要每個人都要努力營造和諧、美好、互幫、互助、友愛的校園。

  同學們!最後,我希望大家既不要做“旁觀者”,也不要做“受害者”,更不要做“欺凌者”。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那麼“受害者”就會越來越少,“校園欺凌”就會遠離我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