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更更適合做推薦人寫留學推薦信

什麼人更更適合做推薦人寫留學推薦信

  經常的,總是有人,將來還會有人,總是想找大牌名氣大的人,八杆子打不著的人,給自己的美國留學申請做推薦人。也有很多美籍華人,藉著自己的美籍身份,騙國內不懂事的父母,說自己認識某某某某,是某某大學的教職,可以給你寫推薦信,幫助你做申請,然後坑錢以幾百到上千到上萬美金或人民幣不等。但是,若我們仔細看《唐頓莊園》,我們至少可以發現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就是推薦信本來應該有的作用。其二,就是推薦人的選擇。

  總有人問推薦信到底起什麼作用,簡單來說,推薦信是不瞭解你的人通過了解你的人對你的陳述來了解你的工具。說的更加高大上一點,就是推薦信是推薦人為你的信用背書。在講究信用(倒不一定是誠信)的西方社會,這點很重要。你看看唐頓裡有個女僕,因為與在莊園養傷的軍官亂搞,最後Mrs Huge辭退了她並且拒絕給她寫推薦信,然後,就挺慘兮兮的了,找不到工作,淪落到做性工作者了。還有另外一個女僕,與伯爵三女婿前司機布蘭森搞曖昧那個,還想借機要挾布蘭森,被管家婆Mrs Huge強勢打擊,最後以承諾給她一封高大上的推薦信,換來了她自主自動地永遠離開了唐頓,為布蘭森成功解圍,可見推薦信是一個多麼有分量的人際鬥爭籌碼。而其背後暗含的,則是一位萬惡的資本主義的苦命勞工的就業與職業前途。一封信,決定你下一步的人生。所以,小苦工們都不敢對這個掉以輕心。當然,留學申請的推薦信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顧名思義,推薦信就是那麼個東西,何況米國還是英國人殖民後發展起來的',而像哈佛這樣的早期米國大學,也是由英王頒佈特許狀而辦起來的。

  其二,就是關於推薦人的選擇。人家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苦工,竟然有幸在伯爵家做工,而且生活看起來也還不錯,雖然伯爵自己都差點破產好幾次了,仍然捨不得裁員什麼的,比起現在的投行銀行國企私企,真是隻能用2來衡量了。說回推薦人,為什麼這些苦工們不找伯爵要推薦信?而是找那個管家老頭卡爾森和管家太太(不是卡爾森的太太)Mrs. Huge要推薦信呢?伯爵貴帶爵號,坐擁his lordship,不是應該更加有影響力,有說服力麼?英國人怎麼不像中國人一樣,動輒要找院士,要找院長,要找銀行行長寫推薦信呢?越級找地主寫信,不是看起來比地主他們管家級別更高,好看很多麼?

  非也。這裡面最核心的,推薦信的可信度,或者說服力,與推薦人與被推薦人之間的社會距離的立方成反比。(牛頓說,兩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其距離平方成反比。)

  何謂社會距離,在僱傭關係上講,就是職級的差距(當然,要看具體執行工作事務的情況)。而其他關係,通常是學術關係或者是生意關係,則是由交往層級來決定的。一個學生與任課教授的距離,近於其與不任課的教授,系主任,院長,校長的距離。而一個做技術客服的人,與客戶公司的相應技術工程師的距離,比與對方老總的距離,要近很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