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通用
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通用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調研報告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調查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情緒、就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採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的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的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78%,其中男生佔34.6%,女生佔65.4%。由於在抽樣調查中,充分思考了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了當前20xx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採用選取題形式,分為單選和多選。為了讓我們的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的選取上針對不同學歷的人都選了30%左右的人。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0%的人是來自農村,剩下3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關於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於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的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分別有3.8%的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瞭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3%。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了必須的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證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佔56.4%,20.5%的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4.1%的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的調查者則表示不明白。對此的解釋可能有兩種,
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準備,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加大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的高峰期,對求職的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的高峰期的逐漸到來,迷茫的同學的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瞭解他們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2、關於升學和工作的選取
在升學和工作的選取上,79.5%的調查者選取工作,11.5%的人選取升學,而2.6%的調查者選取考公務員,還有7.7%的調查者選取了回家創業。可見,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想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下,自主創業,減少就業的壓力,鍛鍊自己的潛力。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關於就業的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的調查者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大,有3.8%的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的影響,還有5.1%的調查者比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佔51.3%。可見,此刻的畢業生在做選取時還是比較慎重的。
4、關於就業地點的選取
調查證明,66.7%的調查者選取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較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並且理解新資訊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儘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有必須的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於集中,勢必導致人才的閒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了就業的難度。10.3的'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的盛會城市去工作。而對於西部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有23%的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儘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就業和參加志願服務的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的用心性仍顯不足。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願承擔艱苦的工作,奉獻意識與鍛鍊意識不強。學校就應透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奉獻意識的培養,對畢業生的擇業中的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關於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畢業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調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這一檔上,35.9%的調查者選取1200——xx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佔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這證明,大學畢業生期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的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並渴望獲得舒適的生活條件,因此期望能獲得較高的薪酬。
6、關於對口與心中的期望值
據調查,12.8%的調查者認為會理解,並準備跳槽,23.1%的人會努力適應工作,61.5%的調查者工作時或工作後會思考繼續深造。2.6%的調查者還沒思考好。看來,興趣與期望值對於工作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的調查者會在此刻的崗位上工作。64.1的調查者會願意從事此刻的工作,只有9%的調查者表示不願意,19.2%的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幹,再思考轉行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的選取是留意而慎重的,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取工作時是佔十分大的比重的。7.7%的調查者認為無所謂。
7、求職資訊
在就業比較緊張的狀況下,很大一部分調查者會認證思考自己今後的就業。其中66.7%認真思考過,26.9%的調查者偶爾會想想這類人可能還沒體會到就業的艱辛,有5.1%的調查者很少再思考,還有1.3%的調查者想到時候再思考。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的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紹和招聘資訊,15.6%的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有關薪資及福利的資訊,19.2%的調查者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於面試和演示的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鍊。有5.1%的調查者期望瞭解更多的公司員工的現身說法。藉此瞭解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關於就業目的
此次調查證明,有大約80%以上的調查者就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計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數調查者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為社會做貢獻。剩下的2.5%的調查者認為就業是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礎。可見,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人們還是迫以生計的。這也說明啊學生就業觀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師的大力指導。
9、關於最關心的問題
無論在什麼時候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怎樣和企業的雙向選取。調查者在這方面的選取還是很明確的。有53.8%的調查者預計在擇業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這給學生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調查者預計戶口難解決,24.4%的調查者預計是缺乏社會關係7.7%的調查者預計資訊嚴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選取,11.5%的調查者預計是其他的原因在擇業過程中的阻力最大。沒調查者選取性別歧視說明大家還是比較相信潛力的。
而用人單位最關心的是求職者的潛力包括所學的專業潛力、所畢業的學校、社會經驗以及潛力,佔總調查的87.1%,技能、特長、品德只佔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調查者認為用人單位最關心求職者的性別。
當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市場供大於求,屬於買方市場、畢業生的思想不夠端正,期望值過高,擇業過於挑剔社會上一些憑關係,走後門的現象比較嚴重佔總人數的78.6%,認為學校、政府、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了解不夠的佔11.3%,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薄弱、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畢業生的不貼合政策規定的擇業行為比較多的調查者佔10.1%。
結尾: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我校大學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複雜化的傾向,擇業意向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重視經濟利益。畢業生中出現的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鬥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眼下的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後的成長與職業發展。針對以上出現的不良擇業心態,本人的推薦是:
一、大學生畢業後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必須程度上飽和,此刻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於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資訊和強硬的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人說好關係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鏽的;而只有潛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裡都會閃閃發亮。在當今社會,只有有潛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潛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
三、要搞好人際關係,廣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忙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在選取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資訊。人才招聘會每週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的供求資訊,對於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資訊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資訊,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五、要敢於應對挫折,不放下,不服輸,要敢闖!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了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能夠說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鍊各方面潛力,不僅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完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