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合合規風險與合規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範文

農合合規風險與合規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範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合合規風險與合規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培育良好的合規文化是建設和諧銀行的基礎與前提。去年10月。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對商業銀行合規建設。從“三會一層”及各部門職責等方面系統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加強公司治理、培育合規文化、完善流程管理湖州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按照《指引》要求,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強化內部管理,不斷加強合規機制建設。對此。湖州銀監分局對轄內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進行了相關調查

  合規建設現狀

  (一)初步組建了合規管理部門,明確合規職責。從湖州市情況看,至末,各縣(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原風險管理部門的基礎上,組建了合規風險管理部,其工作職能增加了與合規風險管理相關的內容包括推動本單位合規建設,識別、計量與監測合規風險,組織制定合規管理程式以及合規手冊、員工行為準則等合規指南。開展合規培訓與諮詢對制度的制訂與產品的開發提供必要的合規稽核等內容。

  (二)配備了專職或兼職合規管理人員,強化合規管理。從調查情況看。湖州市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合規風險管理部門從業人員數量從3人到5人不等。同時。兩家農村合作對轄內每個支行均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合規管理員。主要是識別本支行經營活動相關的合規風險並提出糾正建議、參與本支行合規手冊、內部行為準則和各項操作程式、為員工提供合規諮詢、負責與總行合規部門保持聯絡等。進一步強化對本機構的合規管理。

  (三)逐步建立合規風險管理制度,搭建合規管理運作機制。目前,各縣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都針對自身實際制訂了《合規工作管理辦法》。對合規政策、合規管理程式、合規指南以及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作出明確的規定;同時。將管理辦法印發給轄內每個支行或信用社,讓每一位員工逐步樹立合規經營的理念

  存在的問題

  (一)合規理念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一是部分管理人員重業務發展而輕風險防範。依法合規的經營理念淡薄二是未將依法合規作為一項價值增值活動。由於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絕大多數客戶均為本地客戶,彼此之間較為熟悉。在業務辦理過程中,個別員工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三是目前仍然是被動合規而不是主動合規。~些員工在對合規認知上只知道要這樣做。而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因此,在管治壓力較大時能夠保持不違規。一旦管治放鬆就有可能發生違規現象。四是從已配備的合規管理人員看,真備律師等專業技術資格的幾乎沒有,普遍缺乏對法律、監管規則的持續學習和研究能力,合規風險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對銀行經營決策難以提出有針對性的防範合規風險的建議。

  (二)合規機制不健全。從目前情況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存在較明顯的缺陷。一是作為合規風險防範各個責任主體董(理)事會、經營管理層、專業職能部門的職責不明確,哪些屬於政策層面。哪些屬於操作層面不夠細化。二是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合規風險管理機制。部分農村金融機構僅僅停留於在總部設合規風險管理部門,沒有將合規風險管理有效地延伸到支行。細化到員工。三是沒有形成自下而上的監督反饋體系。一些員工對合規理念認知不足,同時合規風險管理停留在中層,沒有深入到基層,使一些問題屢查屢犯,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四是合規風險報告線路不夠明確,對風險的提示作用沒有充分反映。

  (三)合規制度不完善。一是制度的全面性受到質疑。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後,雖然開展過整章建制工作,但因為沒有系統的、完整的制度體系可供借鑑,往往都是縫縫補補,使制度的全面性受到質疑。二是未形成有效的問責機制。目前一些農村合作銀行金融機構對基層建立了嚴格的問責制度,而對高階管理人員則“刑不上士大夫”。而事實上,作為高階管理人員掌握著人力、物力、財力等決策大權。合規風險要遠遠大於基層操作人員。

  (四)合規標準不統一。長期以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被認為是金融機構中的弱勢群體,與國有商業銀行及其他股份制銀行相比。普遍存在法人治理不完善、內部管理及機制建設滯後、人員素質低下、自我糾錯能力較差等問題。同時。這些問題已經深入監管者的潛意識中。導致監管者在主觀上降低了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監管要求,無論是日常監管還是現場檢查中發現問題。更容易得到監管者的寬恕。導致合規問題屢查屢犯。合規程序建設滯後

  對策建議

  (一)積極樹立合規意識,努力培育合規文化。一是積極樹立“合規人人有責”意識,讓員工接觸到每一筆業務時。就要想到必須進行合規風險的審查,倡導主動發現和暴露合規風險隱患或問題,以便及時整改二是積極倡導“主動合規”經營理念,形成主動報告合規風險的氛圍。對發現了合規風險而隱瞞不報。一旦被內審部門或外部監管者查實。隱瞞不報者一定要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而對於主動報告問題或隱患的。則可以視情況減輕處罰。甚至免責乃至給予獎勵。三是積極宣傳“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合規風險既是產生或加劇銀行其他風險的一個誘因。也是導致銀行聲譽下降、誠信受損的直接原因,只有依法合規經營才能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獲得安全穩健執行的保障。

  (二)重構組織框架,建立健全合規風險管理體系

  1、明確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層合規風險管理的職責。合規風險管理應該從管理層做起只有管理層以身作則,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經營管理水平。董事會要對經營管理層合規風險的有效性進行評價,並授權相關委員會對合規風險管理進行日常監督。經營管理層要在制定書面合規檔案並報董事會批准後,認真執行合規政策,及時識別本機構所面臨的主要合規風險,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工作。監事會每年對董事會、經營管理層合規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監督評估。

  2、建立合規部門。明確合規部門與相關部門的關係。設立專職的相對獨立的合規部門。支援、協助高階管理層做好合規風險管理。合規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持續關注法律、規則和準則的最新發展。及時為高階管理層提供合規建議業務部門應對各項業務制定內控程式並進行自我風險評估。主動向合規部門提供風險資訊和風險點,配合合規部門的風險監測與評估。審計部門獨立於合規部門,並對合規管理職能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合規部門在定期向高階管理層報告的同時。對合規管理評估、合規性測試結果應及時向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報告

  3、建立合規員隊伍。加強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督。合規員負責對職責範圍內合規經營進行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督,合規員的報酬與檢查發現問題的性質、大小、多少相掛鉤。對合規員發現的風險由合規部門抓好督促落實整改工作,並定期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從而使事後風險處置變為事前風險防範。

  (三)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合規建設機制。

  一是制定崗位合規手冊。由合規部門負責對現行制度檔案進行梳理,並根據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調整。制訂詳細、全面的崗位合規手冊,明確鼓勵和禁止的行為。

  二是按照法律、規則、準則的最新發展,以及自下而上制度執行中碰到的問題,加強對制度的後評價。並根據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調整,及時對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進行修訂完善。

  三是加強業務流程再造,以既服務好客戶、又控制好包括合規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為原則,最佳化和精簡業務流程。

  四是明確職責,嚴格落實問責制。對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根據工作職責列出詳細的工作任務清單,建立健全覆蓋全過程經營、管理的責任追究制度,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到人。

  五是建立舉報監督機制。積極鼓勵員工主動發現和報告合規隱患及風險,為員工舉報違規、違法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徑,建立有效的舉報保護機制。

  六是改革和完善績效考核機制積極倡導合規和懲處違規的價值觀念,正確處理好業務發展與合規風險防範的關係

  (四)統一監管標準,加強監管力度。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監管標準。要逐步向商業銀行監管標準過渡。目前,一方面,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經過前幾年的深化改革。法人治理、內部管理、經營機制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步向現代商業銀行模式轉變;另一方面,部分改制較早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已經取得央行票據資金。

  歷史包袱極大減輕,加上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配套實施,資產質量迅速提高,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同時從開始。中國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銀行業面l臨嚴峻的挑戰。因此。監管者也要儘快轉變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監管理念,統一合規監管標準,指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不斷適應金融業發展的新形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