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 盲目"狼爸虎媽"不可取

國際不打小孩日 盲目"狼爸虎媽"不可取

  曾經打罵天經地義 如今捨不得打孩子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家訓中就有這樣一句名言:“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長使用棍棒的方式教育不聽話的孩子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

  昨日一早,@央視新聞的官方微博就將“國際不打小孩日”的介紹與眾網友做了分享,遺憾的是幾乎所有關注併發出評價的家長都表示,還是第一次聽聞這樣的節日。

  這也使得這個有趣的舶來節日很快就在線上炸開了鍋,引來眾網友一片稱讚聲。“打人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人!我覺得這種打孩子的事情在中國是一種傳承下來的陋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影響了多少代人!現在網際網路讓大家更多的接受到了許多新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我想這會慢慢地改變的!”網友@卑微的浮 如是說。

  “兒子在老家想揍他也夠不到!打他,他才兩歲!太殘忍了!聽到這個話題我都顫抖!”網友@無語問倉老師 發出的感慨,道出了眾多家長的心裡話。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大多數家長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都少得可憐,還有不少孩子遠在老家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留守兒童”,提起孩子更多是父母想念、愧疚的.淚花,任誰都捨不得下手打孩子。

  盲目“狼爸虎媽”並不可取

  如何教育孩子?媒體此前報道的“虎媽狼爸”個例,被很多家長認同。認為對不乖的孩子,用這種方法最能見效。

  不過,從事心理學研究的晚報健康專家顧問團成員趙後鋒認為,暴力會對孩子們的心靈造成創傷,致使他們的心中產生怨恨。網路上熱炒的“狼爸虎媽”並不適合每一個家庭,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作為家長要找對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教育方法。“家長要有一個統一的目標和要求,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發生問題後,知道自己怎樣做是正確的。”

  節日簡介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1998年發起的。這個活動後來得到各國響應,擴充套件為一個國際節日。

  2007年,美國、加拿大、英國、喀麥隆、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都同時舉辦終止體罰的活動,不只希望家長4月30日這天不體罰,更希望他們學到正面管教方法,永遠不體罰。

  “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這正是“國際不打孩子日”所提出的口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