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精選6篇)

關於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精選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書信吧,書信是寫給具體收信人的私人通訊。那麼你有了解過書信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1

尊敬的家長朋友:

  溺水是造成孩子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春季以後,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加強放學後、週末、節假日期間和孩子結伴外出遊玩時的管理,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發生。

  要重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孩子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保障孩子平安健康成長而努力。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

  20xx年xx月xx日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2

尊敬的各位家長:

  您好!

  隨著炎熱的夏天到來,因青少年兒童冒險玩水導致溺水身亡的慘痛事故時有發生。溺水,已是孩子的頭號殺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緩。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迫切希望各位家長積極配合,履行孩子的監護人職責,不論你有多忙,時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現將有關知識提醒如下:

  一、發生溺水的常見時段:

  1、中午上學時;

  2、下午放學後;

  3、雙休日;

  4、節假日。

  二、發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1、在水邊玩耍,下水摸魚,撿落入水中的物品;

  2、孩子擅自下河玩水;

  3、三五成群結伴遊泳。

  對此,請各位家長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準"(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親愛的家長朋友,請記住"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讓溺水事故減少到零,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教育部

  20xx年4月14日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3

尊敬的家長:

  您好!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防學生溺水安全工作已成為學校和家長關注的焦點。為有效預防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學校已認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預防溺水教育活動,在此也希望各位家長增強對安全事故的防範意識,配合學校的安全教育活動,將學生的防溺水教育活動做得更紮實有效。

  1、要重視對子女進行防溺水教育工作。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參與任何危險的活動,不到危險、陌生的水域游泳。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

  2、家長要切實做好孩子在家休息時的監護工作,尤其是“雙休日”和各種假期,時刻關注孩子的去向。

  3、家長務必要重視孩子游泳(玩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六不準”(關於六不準細則,請看後面圖片)。

  4、在沒有大人陪同或配帶救生圈的情況下,嚴禁私自結夥去划船。到公園划船或乘坐船時必須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5、家長要自覺履行自己的職責,管好自己的孩子,切勿有僥倖的心理。並且教育孩子之間要互相監督,對於那些違反紀律,私自外出游泳或到渠邊、河邊、水坑邊玩耍的同學,要及時勸阻,並向老師和家長報告。

  6、教育孩子一但發現有人溺水,應及時呼救,讓成年人來搶救,不可盲目下水施救,更不允許不懂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教育部基礎教育

  20xx年xx月xx日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4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天氣逐漸變熱,青少年兒童冒險玩水機率增加。溺水,已成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緩。迫切希望各位家長積極配合,履行孩子的監護人職責,不論您有多忙,都要時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重視和配合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工作,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

  家長或監護人是校外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承擔起學生的`安全監管職責,做好子女的安全管理與教育,在家要經常教育您的孩子做到“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親愛的家長朋友,安全無小事。希望各位家長們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履行好監護職責,對孩子的日常去向,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準”。同時,也請家長朋友們看見擅自游泳的孩子予以及時勸阻制止,讓溺水事故減少到零,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為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xxx學校

  日期: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5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夏季,是兒童溺水死亡的高發期,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為切實加強安全教育、防止發生溺水死亡事件,希望家園互相配合重視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工作,提高幼兒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

  一、加強防溺水意識:

  1、教育孩子不要單獨前往池塘、河邊、井邊行走和玩耍;

  2、不要在暴風雨天氣靠近池塘,河流、水井。

  二、加大家庭監護監管力度:

  1、不要把5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在浴缸中,也不要讓12歲以下的孩子看管浴缸裡的孩子洗澡;

  2、小孩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進行遊泳活動,不要到深水區去遊,時時刻刻帶著孩子,不要放手;

  3、各種水井和蓄水池的蓋子必須蓋好,家裡的水缸要加蓋;家裡有游泳池的,四周一定要有至少1。5米高的防護柵欄,以防外面的孩子進入。

  三、教孩子學會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教孩子學游泳;

  2、教育孩子在不慎落水時候大聲呼救、撥打110、120等救助電話;

  3、學會自救(適合會游泳的大孩子):放鬆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四、現場搶救溺水孩子的方法: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汙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拉出舌頭,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將溺水兒童舉起,使其俯臥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以使呼吸道內積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為控水而耽誤了進行心肺復甦的時間;

  3、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

  4、儘快聯絡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孩子去醫院。

  親愛的家長朋友,安全無小事,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孩子的心中築起一道安全防線,讓您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最後,祝你們有一個愉快而安心的暑假!

  xxx幼兒園

  日期:

  預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6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教育部於6月10日在其官方網站釋出《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山東、湖南、黑龍江三起中小學生溺亡事故的緊急通報》。通報指出,6月9日同一天中,山東、湖南、黑龍江16名學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目前已進入夏季,是學生溺水事故發生的高發期。為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嚴防因游泳帶來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學校提醒您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溺水事故會給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家長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您的一點疏忽,都有可能給家庭帶來沉重的傷害。因此請您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也能深刻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危害,從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二、做好預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安全教育關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課餘放假期間,請您加強對孩子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監護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切實讓孩子做到“四不游泳”,即:

  1、不在無家長的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戲水;

  3、注意安全警示,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家長要嚴格教育學生不要到海邊、河邊、水溝、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釣魚(捕魚),以防不測,造成傷害。

  三、教給孩子預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護自救能力。

  如有條件您可以教會孩子掌握游泳本領和溺水自救的能力,還要讓孩子知道在發現同伴溺水時應立即大聲呼救。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營救溺水者,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時,要學會報警或者呼叫大人求救,從岸上或船上施救應先確保自身安全,防止被拖帶入水。如發現有學生在水邊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請您能及時進行勸阻,以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另外,還要注意做好交通安全、飲食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高高興興的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

  羅源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20xx年6月1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