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

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書信吧,書信是人們用於表情達意的一種交際工具。你所見過的書信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1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12月7日,高三學生進入高考複習已經三個多月了。大多數學生經過高三初期生活的洗禮,逐漸地明晰了前進方向,找到了高三的感覺,慢慢地進入了狀態。這是非常令人可喜一種現象。但是,就在跟個別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詢問學生,你感覺如何或怎麼樣時,學生的回答非常令人驚訝的,竟然是高度的一致:就這樣、還好的、一般般。如果在進一步深問下去,在學習上大概花了幾分力?學生的回答還是驚人的一致,大概用了五六分力或者七八分力吧。

  “當秋天來臨,樹葉紛紛落下來的時候,人也開始變得浮躁起來”,有的同學如是說,這時你會發現有很多同學至少不像剛進入高三時那麼拼命了。 所以,我們認為,“戒躁”是高三期中考試之後的首要任務,誰能在這一時期踏實下來,靜下心來,誰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所以在這一時期收心、潛心是非常必要的。勵志小說

  在高三學習過程中,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是盡力而為呢?還是竭盡全力呢?很多學生包括家長可能為自己的定位,就是盡力而為。但如果盡力而為,這往往都給自己留了一個退路,或者說都在為自己失敗時找藉口,最終的結果是沒有盡力從而沒有作為。這同時還涉及到一個人的潛能的問題。一個人的潛能遠遠超過他已經實現了的一切,奇蹟往往都是在充分發揮潛能時產生。所以,我們要的不是盡力而為,而是竭盡全力。

  在高三學生精神狀態形成的過程中,有四個方面的要素值得關注。一是激情。激情能給平淡、單調、機械的高三生活,帶來一點樂趣、充滿一種活力。正如恩格斯所言,“現代的命運,取決於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 智慧的最大成就,也許要歸功於激情。二是節奏。當快則快,當慢則慢,保持一種節奏,學習就不會感到很疲乏,學習的效益就能較好地體現。當效益產生時,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就感,高三生活的'愉悅就能感受,節奏帶來成就。三是危機。“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是一個自然法則。當今的社會無時無刻不充滿競爭。高考作為一個高利害的考試,其殘酷性不言而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沒有一種危機感,溫水中的青蛙,其結局我們是可以預期的。四是責任。作為一個現代公民具備的一個基本素質就是責任感。“不是世界給予我們什麼,而是我們為世界創造什麼。”這樣一種責任,不能僅僅空乏的是為了民族的振興,說得更加實際和貼切一點的話,就是自己今後的人生之路該如何走的問題,高三學習,要為別人,更要為自己。

  在高三生活中,學生如何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呢?分數、成績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狀態和意志品質。當這些擁有了,過程也就好了,分搞笑語句數、成績就會水到渠成。這裡我提幾點建議,供高三學生參考。

  一是要有一種強大的精神信念,並由此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一句口號“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正是這句口號,激勵著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和重要財富。在高考的日子裡,學生的精神世界在不斷的成長和發育,更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支援。有些學生的做法,更富有可操作性。尋找一句非常激勵人的話語或自己的一個夢想,將它寫在三個紙片上,其中一個紙片放在自己的口袋裡,可以隨時激勵自己;一個紙片放在自己的筆袋中,常常伴隨著自己的學習;還有一個紙片,貼在自己的床頭,每當醒來時或睡覺時,唸叨幾句。半個月後,再換一句,以此類推,讓激勵語伴隨高三生活!

  二是要有一種抵抗外界誘惑的定力,讓自己沉潛和專注。同樣是一堆木材,要燒開同樣的水,有些人一會兒就燒開了,有些人始終燒不開。如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段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才能做成這件事情,要持續不斷地燒,而不是燒燒停停。所以在高三生活中,要有一種定力,讓自己心無旁騖、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全力以赴,要能夠讓自己迅速進入狀態,安捺住自己一顆躁動的心,“靜得下、坐得住”,只有這樣才能“水滴石穿”、“鐵桿磨成針”,也才能讓自己在學習中有所突破和提高!

  三是要有行動表現,並且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所體現。高三,大家一天的時間是一樣的,都是24個小時,所以有效的學習時間不是延長出來的,而是擠出來的。如何擠?一個字“快”。一些後進學生,普遍存在這樣一個通病就是拖拉和懶散。也正因為拖拉和懶散,也把自己的學習心態搞糟了,心態搞糟了,學習自然也就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我們注意觀察,一些優秀學生的行為特徵,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優秀的原因。優秀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行為特徵:抬頭挺胸、面帶微笑、步伐有力、樂於助人、張弛有度、善於表達、勤奮刻苦、永不服輸、積極質疑、尋求幫助、動作快捷等等。要想改變自己,我們從來不缺乏想法,我們缺乏往往是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從行為開始!

  寫到這裡,想起曾經向學生徵集激勵語時,一同學只寫了兩個字的激勵語,“且行”。我想以此作為標題,勉勵20xx屆的高三學子們!

  老師寫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2

高三的同學們:

  今天對你們來說,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因為一個小時以後(下午四點),學校將為你們舉辦18歲成人儀式。這樣,無論你們個人生日幾何,總算是經歷了獲取公民權、邁向成人世界的儀式,從此正式開始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對此也非常重視,要求每位任課老師正裝出席。正如我早上上課時對你們所說,我本人不會參加這次儀式。最直接的原因,是學校發來的簡訊,告知下午舉行的是“衝刺高考誓師大會和18歲成人儀式”。

  如你們所知,這個校園裡出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去年,著名的校友、植物學家吳徵鎰先生去世了。再了不起的老先生也曾有他的青春和懵懂。高二時候的吳徵鎰積累標本兩百多隻,他的植物老師唐耀鼓勵他在班上舉辦自己的標本展覽,後來“中國的植物電腦”就是從這一課起開始啟動執行的吧。看到如今課上昏昏欲睡、課後大把試卷的你們,我想說,一定要發現、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這非常重要,儘管目前很難。因為有了興趣的學習才有可能是非功利的,非功利的學習才有可能做出了不起的成就,無論是成就自己還是成就社會。

  我同意王小波所說“凡人都喜歡有趣”,我也特別欣賞西方科學史和思想史上那些傑出的人物什麼實質性的後果也不要,只想把求知這事往有趣和證明自己聰明這條路途上整的那種勁頭;我還特別希望大家受傳統文化中“學以致用”和“學而優則仕”這樣觀念的影響少一點,再少一點……如此,我們的學習才能正常一點。除了有趣之外,我還覺得你們都該像古希臘人那樣,成為愛美的人。無論你們以後做什麼工作,知道發現美和欣賞美,永遠不會吃虧。

  高三這一年裡,你們都已經初步讀過朱光潛的《談美》和李澤厚的《美的歷程》,一定知道審美的眼光是最純粹的,能夠讚歎美的人是最幸福的。從文字,到影像,到周遭的自然風景,美無處不在,發現美的眼睛也應該時時流連。丘吉爾之名文《我與繪畫的緣分》告訴我們,和藝術美邂逅抑或迸發出火花可以是在任何時候,少年時的錯過也許可以成為中年以後邁向阿芙洛狄忒更強烈的推動力。

  而如果能從現在起就保有一顆敏感豐富的心,美的種子一定會在裡邊悄悄發芽。中國明代戲曲家高則誠的《琵琶記》裡有一句唱詞,叫做“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用在今天的場合說倒是適逢其會。成人固然意味著你們不能再完全由著性子生活,可也不是說一定要板起臉來做人。很多同學上學期給我寫的紙條上,提意見說我平時不笑,甚至在講笑話的時候也不笑,搞得他們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笑。我想這裡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個人的面部肌肉不夠發達和活躍,表情板滯;二是我努力走冷笑話的路線,希望自己丟擲的包袱能儘可能地高冷;三是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可能讓我顯得嚴肅了些,其實,我內心還是很柔軟的……所以,即便是為了彌補我所受教育的遺憾,我也想對你們說,就算是成人了,也還是快樂點吧!

  因此,以上這些話,絕非以“你們的老師”的身份說的,毋寧是作為你們的大朋友吧,如果你們願意這樣看的話。成人以後,如果你們真的能做到,哪怕是部分地做到以上這些(有的也是我自己成長中的遺憾),那麼,無論將來你是在哈佛讀書,還是成為一個傑出的西餐廚子,你都可以驕傲地說,我是一個完整的“人”。敬祝成人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