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美小學生守則的差別在哪裡
談談中美小學生守則的差別在哪裡
近日,一個名為“中美小學生守則對比”的圖表走紅網路,被各大論壇紛紛轉載,引發眾網友熱議。短短几天,就有近千條評論。
看完兩則守則,廈門的一線教師普遍認為,美國小學生守則更貼近小學生實際,更能讓學生“聽得懂”、“做得到”。相對而言,中國小學生守則在表述上比較政治化,學生難理解。一位五年級的廈門小女生甚至覺得,“守則平時沒什麼用,寫作文的時候倒是用得著。”
對此,廈門的不少家長呼籲:時代在變,校規要更親切、更人性化,不要板起臉來說教。
教師:美國版重細節中國版太宏觀
“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當老師提問且沒有指定某一學生回答時,知道答案的都應該舉手”、“如果你聽課有困難,可以約見老師尋求幫助,老師會高興地幫你”……仔細看完這則對比圖表,可以發現美國版小學生守則內容細緻入微,口語化的表述通俗易懂。
看完美國版小學生守則,廈門從事德育工作的小學教師葉老師直呼“實屬難得”。
葉老師說,美國版小學生守則更多的是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發展角度來制定,尤其在表述上,更能讓學生“聽得懂”、“做得到”,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雖然中國小學生守則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相關的品質,目的.一樣,但表述上比較“政治化”,對小學生而言像 “探究”、“實踐”、“自尊自愛”這類的詞語,比較難理解,學生比較難從自己的小事當中去做到位。
嘉濱小學德育處主任王妙香也坦承,單從兩則守則來看,美國版更加重視細節,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中國的則是口號式的,比較宏觀。
王妙香認為,對於小學生應該是更加具體的行為,比如說“熱愛祖國”這條,應該更加具體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怎麼樣才是愛國。
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用得到”
一位教師告訴導報記者,目前,廈門教育界所使用的小學生守則和規範,是教育部2004年釋出的,全國都在使用。相比1981年頒佈的舊版,新版本已經有所改進。
近日中午,放學時間,導報記者分別在兩所學校門口,隨機採訪了數十名小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基本背出“小學生守則”。
一名學生告訴導報記者,從入學開始,老師就會叫大家背誦守則。“不過,我基本是死記硬背。”
當導報記者具體問到對守則裡的內容是否理解時,不少學生遲疑了一下,“大概知道吧”。一些學生說,平時幹什麼,壓根想不起守則說的,“裡面的內容離我們很遙遠”。一位五年級的小女生想了半天說:“寫作文的時候用得到。”
近日,一位高二學生說起以前背誦過的小學生守則時,甚至笑稱“那是‘綱領性’檔案,基本是命令大家要如何、不能如何”。
家長:不一定都要板著臉孔說教
一位網友這樣評論:“美國小學生守則像個聰明的老師引導孩子怎麼做,中國小學生守則就像一個自作聰明的老師在手舞足蹈地對小學生賣弄自己的才華。”
廈門一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陳女士也認為,中國小學生守則太宏觀了,措施文縐縐,空洞刻板,對於一個二年級的小孩,很多都理解不了。
不少家長認為,學生守則也要與時俱進,目前所使用的守則已將近10年,“要更新了”。一位家長呼籲,時代在變,校規並不一定都要板著臉孔說教,也可以蹲下來和孩子聊天講道理,可以更親切些。
學校:在表達方式上將更有人情味
導報記者瞭解到,在教育一線,廈門各校還會參考教育部頒發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制定更為具體詳盡的校規。
廈門一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每個學校基本都有自己的校規,會進行比較具體的規定,但相對而言都比較生硬,比如“小便要舉手”。在措辭上,通常是 “不可以”、“不能”,命令口吻居多。
該負責人說,相比小學生守則,學校制定的校規很細很具體,可操作性都比較強,今後還可以在表達方式上更親切些,更貼合小學生實際。
一位教育界人士認為,網上對中美學生守則的熱議,“說明了家長希望我們的教育更貼近實際,口號更具可操作性。其實,這幾年,廈門各校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嘗試,比如成績單的評語,從原來的‘該生’如何變得更加口語化,更生動了。教條少一點,細節多一些,更有人情味,這會是未來教育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