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為準則

教師行為準則

  教師有什麼行為準則?那麼今天,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教師行為準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師行為準則

  1、嚴守學習制度,認真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培訓活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敬業樂群,相互協作。老教師要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做好傳、幫、帶;青年教師要虛心好學,多向老教師請教,充分發揮教師的群體作用。

  3、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進幹群、教師之間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謙恭禮讓,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4、說話文明,禮貌待人。見面相互問好,不說粗話、髒話,不背後議論人非。

  5、尊重學生人格,不損傷學生自尊心。不諷刺、不挖苦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誠懇守信,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6、遵重學生家長,虛心聽取意見,要全面介紹學生在校的表現,不訓斥、刁難家長。

  7、不化濃妝,不留燙怪髮型。修飾打扮應適合教師身份,做到儀表端莊,整潔得體。

  8、穿戴要莊重典雅,樸素大方,不穿奇裝異服,不坦胸露懷,不穿背心、大衣、風雨衣、拖鞋上課。

  9、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間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10、文明辦公,最佳化、美化工作環境,保持辦公室的衛生和肅靜,不大聲喧譁,不在教室和走廊吸菸。

  11、認真鑽研教材,積極參加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不備課、不寫教案不能上課。要努力探討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的.崗位工作能力。

  12、傳授知識要準確。教學語言要健康、規範、簡潔、生動。板書設計要合理、工整、美觀,不寫錯別字。注意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3、按時上下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作業量要適度,批改作業要認真及時,有實效。減輕學生負擔,培養自學能力。

  14、帶頭學習、宣傳、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行為規範中的要求,教師要做到以身示範。

  15、端正教育思想,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放棄、排斥差生,不準動員和變相動員差生轉學、退學。

  16、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疏導。堅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以理服人,尊重學生的正當要求。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

  17、自尊自愛,廉潔奉公,不收學生的禮物,不得求家長和學生為自己託人說情、走後門、辦違反原則的事。

  18、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對學生要敢抓敢管,教書育人,切實做到寓思想教育於各科教學與校內外一切活動之中。

  19、不做有損於教師形象的事情。不酗酒、不賭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動及一切有悖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活動,珍惜職業榮譽。

  20、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要自覺地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規範自己的行為,改進工作作風,推動師德建設。

  相關閱讀

  教師教學工作規範

  一、教師要在每學期開課前通讀教材,弄清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研究各章節在教材中的作用,以及它們的內在聯絡,結合學生實際制訂教學計劃。

  二、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廣泛收集教學資訊,依據教學大綱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構建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認真書寫教案,原則上應提前一週寫好教案。嚴禁不備課而上課。見習期教師的教案,應經過指導教師認可才能上課。提倡電子備課。

  四、教師要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按時參加教研組或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每學期至少做1次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或上一堂公開課。每次集體備課,應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教師要遵守上課時間。上課鈴響,準時到崗,不搞與本課無關的活動,不得隨意中途離開課堂。課中不準會客,不接聽手機,不拖堂,不任意停課,不擅自調課。

  六、教師講課要用普通話,吐字清楚,語言規範,準確精煉,適合學齡特點。提倡微笑教育,講課要深入淺出,有趣味性。

  七、課堂上嚴禁訓斥、挖苦學生,不能為了個別學生不遵守紀律而停課處理,妨礙全班同學學習。

  八、教師上課要衣著整潔,樸素大方,教態自然。不穿拖鞋、大衣,不戴圍巾、帽子上講臺,不在課堂上吸菸。

  九、教師上課要站立講課。學生寫作業時,教師要行走巡視,重點輔導差生,並多做當面輔導。

  十、結合學科特點,透過教學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十一、教學方法要得當,能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選擇最佳教學方法。要在激發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差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輕鬆的課堂氣氛。

  十二、教學結構安排要合理,重點要突出,難點要突破,設計要合理,組織要嚴密。

  十三、應按教學計劃上課,認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杜絕上課的隨意性。新授課時間要根據學科、課型不同而充分體現精講多練,保證學生當堂掌握。

  十四、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要透過傳授新知識,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十五、設計課堂練習時,內容以鞏固為主,練習步驟明確,方法得當,讓各類學生都能循序漸進。對教學效果的當堂反饋要以中差生為主,特別要注意差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計劃。

  十六、佈置作業既要有質又要適量,使學生透過動腦動手鞏固知識。堅決杜絕盲目的、機械的、重複性的作業。作業批改要及時,多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

  十七、教具的運用要得當,積極恰當地使用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提高課堂效率。理科要加強實驗教學。注意實驗安全。

  十八、板書要認真設計,要概括精煉,條理清楚。板書書寫要工整,不寫錯別字,提倡使用課件教學。

  十九、維持好課堂秩序。課堂上要求學生坐姿自然端正。寫字看書掌握一尺一寸一拳的要求。回答問題聲音洪亮,用普通話,注意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二十、嚴肅考紀,端正考風,認真客觀評閱試卷,及時地進行成績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