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聽課報告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聽課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1

  昨日在我校,舉行了達標課賽課活動,針對低年級學科,聆聽了本校王老師講授的《棉花姑娘》,課後回味起來覺得教學效果甚好,給廣大良師益友分享一下。

  在學習課文的環節中,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王老師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自由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在最後一段的教學中,學生邊聽邊想象,然後說說自己彷彿看到了什麼,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課文,比較體會棉花姑娘生病前的心情和棉花姑娘病癒後開心的心情和美麗的樣子。並安排了說話環節: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學生的說話、想象能力得到拓展。透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地方的害蟲。激發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理解課文內容,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並從中瞭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

  在課堂上王老師抓住語言文字、分角色朗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字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字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字,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學生方面,王老師採取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滿腔熱情地去評價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鼓勵的辦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進步。比如在今天的教學中,當老師說誰願意到臺上來表演時,有個平時膽子很小的學生想舉手卻又有些猶豫,王老師果斷地叫他到臺上來表演,雖然他表演得不是很好,讓我看到他似乎不易他的進步,從心裡為他高興加油,或許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無比寶貴的記憶和成長經歷。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2

  我們學校開展了教科節活動,我聽了沈美鳳老師的語文課,深有感觸。沈老師上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美的課文。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群島的美景。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同時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這裡,談點看法。沈老師注重以讀為突破口,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

  語文教學的特色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即語言訓練。語文是規範的語言,是學生學習的範文,學生學語言的直接感知以積累為主,讓他們品嚐課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說,要想獲得語言的技能,主要靠語言實踐。所以,本課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誦讀“你最喜歡的地方,讀出西沙群島物產的美麗、可愛”。學生充分練讀後,根據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老師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學生有了充分的自由,變得愛讀,想讀,改變了全盤授予的傳統教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比如,有的學生喜歡西沙群島海底這一段課文,尤其在看完海底的錄象後,會由衷的發出感嘆,海底的魚真多、真漂亮!對海底世界產生喜愛、讚歎之情。這時,學生再去讀書,必然能帶著情感和體會理解課文內容,讀出文章的味道,讀出文章的神韻感受,語感也便隨之產生了,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讀是關鍵,是“問”和“悟”的基礎,因此讀一定要落到實處。要想使學生透過朗讀達到有效的感悟,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至關重要。而適當的情境教學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小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東西印象深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真實的情境,從多種感官給學生以刺激。沈老師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這課時,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營造這種情境教學的氛圍。如在講海水、海底這兩個地方,沈老師把從網上查詢到的有關圖片向學生播放。當學生從螢幕上欣賞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便由衷的發出了感慨“大海真美,真漂亮!”當學生看到了海底的美麗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時,再一次使這些孩子從視覺、從直觀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海的美麗,感受到了大海的神奇。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3

  不學習就會退步,就會痛苦,我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在我的工作中,時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每當這些讓我頭疼的問題纏繞我的時候,我會痛苦不堪,急於去解決,聽課是我最常用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之一,透過聽課——這個業務上的學習,我解決了許多讓我感到頭痛欲裂的難題,正是這樣的方式,我得到了進步。

  觀摩其他老師的課,我總結了她們的有點:

  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可以看出我們的老師們備課都非常用心,對課本的內容瞭解的很透徹。

  二、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武老師在上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三、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四、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劉老師《讓小草生生不息》時,透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趙主任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今後的職業道路上,我會努力吸取這些老師的寶貴經驗,以長取短,避免在教學上的不足,必須不斷地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透過這些業務上的這些直觀聽課學習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習了很多的寶貴經驗,讓我煩惱的問題透過這些活動煙消雲散,讓我在以後的職業道理上更加輕鬆,也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水平。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4

  聽了陸靜老師的《祖父的園子》這一課,我被這樣的語文課深深吸引了。這堂語文課好像是說話課又好像閱讀課,更覺得像寫作課。陸老師先把課文的背景讓孩子瞭解的這麼深透,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課文。閱讀是一種智慧活動,閱讀面廣的人對世界的間接體驗豐富、情感也更細膩敏感,其思維水平會日益提高。陸老師善於抓住具體的語言文字適時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學生透過讀書,抓住了“願意……願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等詞語或句式進行反覆的品位、以達到不斷積累和最終的運用。在陸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透過讀書又從10個“就”字上理解,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對課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穫。語文教學首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語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透過讀的訓練,陸老師這節課至始至終地重視和落實了這一點。

  同時,陸老師對文字的解讀很到位,也很獨特,對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抓得很準。只有教師讀懂了文字,讀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字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課堂上才能遊刃有餘地引導學生讀懂文字。正像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文字需要我們自己解讀。”我們教師在解讀文字時一定作好充分的準備,該注意的語言文字訓練點要預設明確的練習點,訓練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訓練到位紮實。總之,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讓語文學科姓“語”,引導孩子在文字的解讀中,達到到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文學性的互融互進,憑藉豐富動人的語言文字敲擊孩子們的心靈,讓語文的“語言”的魅力打動孩子們的心。陸老師帶領孩子一起在語文的世界裡遨遊,一起和孩子們入情入境,一起感受祖父園子裡的快樂,悠閒和愜意。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5

  陳淑老師執教的《烏塔》是一堂“自主式”的課堂,該課成功地體現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陳老師的任務非常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主感悟,還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活動,來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具體表現在一下幾點:

  1、充分閱讀,感悟體驗

  陳老師在教學這節課時始終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只有學生充分的讀書,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當陳老師提出“她一個人去旅遊歐洲,跟她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很有關係?陳老師不要求學生急於回答,而是讓學生邊讀邊找句子,並在句子旁邊寫出烏塔是一個怎樣的人。透過學生自讀、自疑、自學、自答、自悟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和探究意識。

  2、抓重點問題,開展討論

  這節課抓住兩個問題“你對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你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麼?”透過感悟體驗,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個巧妙地問題設計,學生在自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難點,這才是閱讀課文的最高效率的方法。

  3、創設情境,暢所欲言

  教學中,陳老師設計了辯論賽的形式,儘管反方沒有學生參加,但是正方的孩子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暢所欲言。這樣的設計,很好的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難,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學得輕鬆,又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教學中,陳老師反覆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次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學得輕鬆、愉快,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

小學語文聽課報告6

  4月12日,我們一行人觀摩了在xx小學部舉行的“長春杯語文教學能手”評選活動活動。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優質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字。老師在教學《望嶽》時,她首先朗誦了四首關於四季的詩,,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詩句,又使學生在詩句中感受到了四季不同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文章中比喻、擬人等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對描寫四季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最後,她從顏色、動物等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對四季的擴充套件,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嚴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老師在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深華。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胡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方建蘭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透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