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報告

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報告

  農村集體經濟是指主要生產資料歸農村社群成員共同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共同享有勞動果實的經濟組織形式。以下是由CNrencai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蒐集的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報告相關材料,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導和各級黨政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援下,以認真貫徹執行《甘肅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等政策法規為宗旨,管好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為己任,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利益和農村社會穩定為目的,從增強農村集體財務規範化管理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的角度出發開展工作,查處了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違規違紀問題,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體“三資”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費,促進了基層民主建設,受到了基層幹部群眾的好評和有關部門的肯定。現將審計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轄區六縣一區1529個行政村、9136個合作社共計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止二00八年底已實行會計委託代理的行政村1517個、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9.2%;實現村級會計電算化的村數143個、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4%。市、縣(區)、鄉(鎮)三級已成立審計機構116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146名,其中:持證人員18名。

  一年來,我市上下共抽組118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39個審計組,對全市10565個會計核算單位的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和財務收支、債權債務以及農村土地徵佔補償費、支農惠農補貼等專項資金進行了詳細的內審外調工作。審計資金總額106707萬元,查處各類違規違紀資金434.2萬元,追回貪汙挪用資金120.9萬元。查處追究任期屆滿和離任村社幹部責任38人,收回各類違規違紀資金11.10萬元,結算移交離任村社幹部經濟手續223人(次)。

  二、具體工作

  (一)財務審計不留死角

  二00八年我市村級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在強化財務混亂村清理整頓的基礎上、繼續推行“鄉鎮自查自審、縣區就地複審、市站以縣區為單位集中送達核審”辦法,計劃審計1529個行政村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實際審計1529個行政村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累計審計資金60431萬元。審計核實全市村社集體固定資產34007.2萬元,較上年淨增128.72萬元;負債總額17506.5萬元,較上年減少10021.58萬元;所有者權益42942.5萬元,較上年淨增7418.84萬元。查處違紀未違規單位348個會計核算單位,清理出不合理開支730筆183萬元,不規範條據123張,金額98萬元,未入賬資金114筆10.8萬元,現金白條頂庫131張49萬元。對於審計出的問題,工作組進行了及時處理,對一些記賬出現的差錯進行了糾正;對部分不合理開支進行了賬務登出,票據退還有關當事人員不作報銷;對一些不規範條據,及時督促有關人員規範手續;對收入沒有入賬的重新作了入賬處理。

  (二)專項審計逐年拓展

  1、糧食生產直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

  2008年中央、省財政撥付我市糧食直補資金2522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6513萬元,兩項合計全市農民人均98.92元。分別為崆峒區451萬元、3104萬元,涇川縣339萬元、2561萬元,靈臺縣459萬元、2687萬元,崇信縣125萬元、991萬元,華亭縣175萬元、1373萬元,莊浪縣435萬元、2493萬元,靜寧縣538萬元、3304萬元。為了補貼公平合理,全市各縣區均以2002年核產定稅面積和常產為依據,分解到鄉、計算到戶,補貼資金直接撥付到各鄉(鎮)資金核算中心糧食補貼專戶。各鄉(鎮)信用社給每個農戶辦理存摺,由鄉(鎮)政府、資金中心、信用社共同監督,在各村社設點集中發放存摺,農戶憑身份證、印章領取存摺,然後再到信用社取款。從審計監督情況看,全部兌現到42.4戶農民手中,兌付率100%。

  2、退耕還林補貼。

  從2004年開始,退耕還林補助由糧、款並用改為全部發放現金,補助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封閉執行,由所在地信用社採取存摺直接發放,由退耕農戶直接領取。今年我市撥付2007年農戶退耕還林補助資金23682萬元,其中:糧食補助20722萬元,現金補助2960萬元,全部兌現到29.4戶農民手中,兌付率100%,受益農戶人均收入191.30元。

  3、良種補貼。

  2008年國家安排我市實施優質專用小麥推廣試驗示範面積147萬畝,畝均補貼標準10元,共計1470萬元。其中:崆峒區25萬畝、250萬元,涇川縣250萬畝、250萬元,靈臺縣250萬畝、250萬元,崇信縣8萬畝、80萬元,華亭縣9萬畝、90萬元,莊浪縣25萬畝、250萬元,靜寧縣30萬畝、300萬元。經審計,各縣區均嚴格按示範區農戶播種面積核發購種卡、農戶憑卡在良種專賣點低價購買良種、種子專賣部門再憑卡與財政部門核兌資金規定落實到農戶、地塊,未發現任何違規違紀問題。

  4、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

  2008年國家安排我市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專項400萬元,其中:崆峒區60萬元、涇川縣60萬元、靈臺縣100萬元、華亭縣30萬元、靜寧縣150萬元。其補貼內容和物件為以農戶購買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作業機械為主,兼顧重點產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作業機械;補貼標準為大型農機具買價的10%——30%。受益農戶9.77萬戶,未發現任何違規違紀問題。

  5、“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二00八年我市“一

  事一議”籌資涉及33個鄉(鎮)586個個行政村72.4萬人,籌資總額679.27萬元,人均籌資9.40元;籌勞涉及29個鄉(鎮)554個行政村50萬人,籌勞總數191.2萬標準工日,勞均3.8個標準工日,其中收集以資代勞資金589.69萬元。從審計情況看,各村級組織都能嚴格履行農民籌資籌勞專案、數額和事項議事、審批、備案等程式,實行“報審制”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製”,沒有超範圍、超標準向農戶下達任務和強行以資代勞現象發生。

  6、村級財政補助。

  二00八年全市各鄉鎮農經站收到各級財政對村級轉移支付資金2195.4萬元,村均1.44萬元;村內開支2118.95萬元,其中:幹部報酬1655萬元、辦公費用351萬元、五保戶供養98.5萬元、其他支出14.45萬元;所有支付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但因我市多數村級集體經濟欠發展,低收入村及“空殼”村較多、尚有521個行政村正常運轉相當困難。

  7、徵地補償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