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精選9篇)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精選9篇)
在發生了一個事件或情況之後,我們需要帶著創新精神去開展調查,並最終寫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1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身心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二、心理健康的定義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三、報告摘要
此報告主要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主要圍繞學習、情感、就業、人際交往四方面展開,本調查報告寫於到20xx年12月18日。調查範圍為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工程系和機電工程系。
四、調查方式
此次調查,我們選擇在本系的管理工程系和機電工程系進行調查,男女生比例為1:1。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小組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走訪式調查,在調查訪問中,我們對調查人員進行了具體分工,在分工中,由男生負責50份問卷,女生負責50份問卷,回收率為98,問卷回收後,將問卷整編編號,1-49份是女生問卷,50-98為男生問卷。由組長召開小組分析會議,並將會議討論結果進行整理和歸納。
五、調查結果
1、學習方面
大學生在經歷了高中的煉獄後,如釋重負,沒有了以往堆積如山的作業,獲得了自由身。而問題是,在高中時期,生活學習的唯一使命是高考,而本身對自己人生的方向缺少把握的同學在沒有了高考這一目標後,忽然不知該何去何從。又由於在高考結束後到大學開始的長達三個月的假期裡,昔日緊張忙碌的心逐漸鬆散。在泡沫偶像劇、網路遊戲中逐漸消磨了曾經飽滿的心。到了大學,由於教學方式的改變,新生們不僅無心學,“60分萬歲”的消極思想,更更不知如何學。又加上高中老師灌輸的“大學不用學習”引得新生們不以學業為重。我們發現男女生的不同,女生在大學中會覺得學習壓力大,而男生沒有感到學習壓力大,其中有7.5的男生覺得無壓力。對在本校就讀,有56.5的同學表示對自己喜歡,有37.1的同學不喜歡,有1.7的同學認為無關緊要。在對大學生當前的壓力來源調查中顯示,有49.6的同學將學習壓力放在首位。由以上資料不難看出,當今大學生在入學時,還是有部分同學能較快適應新生活,並確立明確的目標。其中也不乏存在較大一部分未能很好地適應新環境,在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裡才找到什麼是自己要的。在對自身的專業選擇上,很多同學都表示滿意當前專業,並都能認真鑽研自己的專業知識,認真對待。而對自身專業不滿的同學亦坦言在瞭解了自身的專業特點後,也能發現箇中樂趣,現在能認真學習。對於已轉專業的同學,情況不容樂觀。這些同學坦言轉專業後並沒有增加學習積極性。由此,問題的關鍵在於同學是否有想法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而不在於專業是否喜歡。因此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對於學習壓力重,也從另一方面表明現在同學們已經把學習當回事,認真對待之。
2、情感方面
到了大學生這個年齡層,其情感正處於成熟和不成熟的過度階段,而愛情至於現今大學生究竟為何物,且看調查資料。在如何看待大學生戀愛動機時,有30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30是為了調節緊張的學習壓力,30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僅僅只有10的學生是情到深處才談戀愛的。男生女生不相上下。當問到曾為戀愛與其他關係產生不快情緒嗎?20的男生會,而女生為40。可見兩極分化很嚴重。
3、人際交往
統計表明,大學生人際關係困擾總檢出率為53.57,其中輕度人際關係困擾者佔38.51,嚴重困擾者佔15.06,只有明顯障礙者佔1.43。在同別人鬧彆扭時能主動道歉的佔90以上。在同陌生人交往時能找到主動找到話題的同學佔34.6,能找到話題但要一段時間的同學佔17.9。為了和大家和睦相處不會固持己見,偶爾放棄自己的觀點以迎合大家的同學佔71.3。女生之間鬧彆扭率達到70,男生僅僅為20。當和朋友之間的友誼出現裂縫時,小部分女生會選擇立即斷交,而小部分男生會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遇到困難時,女生有45.7會向知心朋友求救,而男生只有4會向知心朋友求救,這也可以看出女生更需要知心朋友。
4、就業方面在大學中,就業壓力比較大。90的人都認為就業競爭太激烈,僅10的人認為無所謂。
六、調查中反映的大學生容易出現的不良心理
1、緊張與焦慮
①、生活環境的改變引起的挫折心理
②、學習適應不良產生的心理困擾
③、人際交往不適引發的心理失衡
④、人生規劃的不確定性產生的焦慮心理
2、浮躁與急功近利
3、失落與沮喪
4、自卑與退縮
5、空虛與倦怠
七、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客觀方面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準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階專門人才。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係較中學時代要複雜。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八十九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裡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5、未來的不確定性。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應該對未來進行及早的規劃,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適應社會。可是自己是規劃在哪裡呢?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沒有目標,找不到方向,缺乏動力,自己的長處短處何在?要怎樣發展?該走那條路等問題是他們甚為苦惱。
主觀方面對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
1、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遊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裡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2、失望與失寵感。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物件,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3、鬆氣情緒與歇腳心理。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鬥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4、畏首畏尾。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上課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精神倦怠。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是應付了事,做事懶散,湊合著打發時光。
5、有些大學生不知如何處理與異性的關係,對男女交往過分敏感,從而使正常的異性交往不能自然進行;有的大學生則過快地將同學關係發展成戀愛關係,過早地沉溺於“兩人世界”。也有的大學生陷入單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產生情感衝突。
6、部分學生把兼職賺錢看得過重,常常為了兼職賺錢而遠離自己的專業學習,無法靜下心來鑽研學問,耽誤了過多的學習時間。
八、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作用。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3、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6、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7、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2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為主,訪談調查為輔的有機調查系統完成。問卷調查範圍廣泛但一般情況下隨機性較大不易控制,在問卷調查的同時輔以訪談調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彌補問卷調查可能出現的調查樣本和調查問題的不完整和缺失,使整個調查具有更強的可信性。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一、基本情況調查
問卷中顯示:
在調查樣本中,生源地為河南省內的樣本數目為38,所佔比例為76%。省外樣本數目為12,所佔比例為24%。男生樣本數目為30,所佔比例為60%。女生樣本數目為20,所佔比例為40%。由於在本次調查中樣本選擇分佈不是十分科學,因此而產生的調查結果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學習情況
學習情況調查主要是為了解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心理狀況,主要包括瞭解他們在學習中需要的指導內容、學習能力、臨考心情、專業看法、畢業打算、學習主動性以及對自己的定位。
對大學學習生活的態度是因人而異的,受到個人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因而大學生對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的評價不一。42%的受訪者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一般,只有10%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專業非常滿意。調查還顯示有50%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的用處前景表示不滿意。綜合來看,大部分受訪者面對與自己專業學習的態度呈現中庸現象。這反映出很多學生對校園學習生活缺乏熱情與激情,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沒有調整自己的積極性,這才一個側面還反映出大學生校園學習生活缺乏動力因素。
當今社會在各方面競爭都日趨激烈,大學生學習、就業也不例外。有競爭就必然會產生壓力。因此,面對大學學習、生活、就業帶來的壓力,如何處理就顯得異常重要。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同學地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十分滿意。30%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而42%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度為一般,並不是十分積極地態度。而還有22%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態度為不滿意甚至是十分不滿意。而從畢業後的規劃來看,58%的同學選擇繼續研習,38%的同學選擇直接就業。還有4%的同學選擇其他。這反映出大部分同學他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種處於迷茫、無目標的大學生,一種消極的定位,雖然是一種這樣的定位,但是他們普遍認為學習應是其主要任務,也非常需要老師的就業前景分析和職業規劃指導。雖然大家就業前景並不是十分看好,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持嚴謹的態度,而不是沒有思考盲目樂觀。只是需要指導老師的幫助。
三、生活情況
調查顯示,16%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絡頻率為每天一次,32%的聯絡頻率為兩三天一次,34%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絡頻率為一週一次左右。也有16%的同學表示很少與家人聯絡。從受訪者的感受來看,20%的同學認為家裡人對自己的期望非常大,80%的受訪者認為家裡人對自己的期望比較大。現代大學生特別是90後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承擔了家裡父母很大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關注度比較高,也直接導致了一些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
四、情感交際情況
進入了大學校園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調查顯示,2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裡有知心朋友,2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裡沒有知心朋友。還有50%的同學面對這個問題表示說不清。在問到與同寢室人關係如何,8%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38%的同學表示關係一般,還有48%的同學認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在面對與寢室外其他同學關係如何時,66%的同學認為與其他同學關係一般,16%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14%的同學說與其他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數不清。還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屬於比較單純或很單純,也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比較功利化,也有18%的同學認為大足額同學關係嚴重功利化,4%的同學表示說不清。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52%的同學認為自己溝通交往能力一般,只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溝通交往能力極佳,充滿自信,勇於表現自己,較善於應對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62%的同學認為自己目前的人際關係良好,少部分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一般,也有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非常糟糕。經過訪談調查發現,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性別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顯低於高年級的同學,應對處理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可能和剛剛進入陌生的環境,並缺乏經驗有關。同時。女生稍微弱於男生,這與女生通常比較靦腆、羞澀的性格有關;相反,男生則顯得更加主動大方。
在與異性交往的情況調查中顯示,2/3的同學有男女朋友。46%的同學對自己的感情狀況滿意或非常滿意。34%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感情狀況一般,極少同學覺得自己感情狀況比較糟糕。調查還顯示,1/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握能力極佳或良好,也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我能力比較糟糕。由此部分調查來看,目前大學生校園情感交際方面的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消極現象也很普遍,不過大部分同學關係比較融洽,小有摩擦都屬於正常現象。同學朋友之間出現摩擦爭執都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面對和解決問題。
五、自身情況方面
調查中顯示,在面對人生時84%的同學都選擇積極生活,仍有12%的同學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在對受訪者進來一個月的精神狀況中顯示,52%的同學覺得自己最近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也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好,從身體素質的調查來看,56%的同學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少部分同學認為身體狀況極為不佳。在調查中還顯示,只有4%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非常多,6%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比較多,42%的同學覺得一般,53%的同學覺得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很少甚至幾乎沒有。52%的同學表示當心情遭遇低谷時自己的恢復能力良好。在感覺心情低落時68%的同學表示會選擇自己默默承受,28%的同學表示會找家人朋友傾訴。由於現代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面對無法預測的情況有較強的適應力,因此,遇到挫折時自我排遣的能力比較強,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承受壓力和挫折,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需要加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
意見與建議
面對大學生學習生活,如何恰當地處理學習生活是大學生必須正視的問題。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是否具有明確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對校園學習生活的評價。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活平淡一般甚至枯燥乏味,對大學學習生活缺乏熱情與激情,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大學學習生活中缺乏近期或長期的目標,使大學生缺乏奮鬥方向,因而也就缺乏激情的源泉、動力。另一方面,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自主積極性不高,或許是受到中學時代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留下了些許後遺症,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師、父母還存在依賴性,沒有完全從中走出來。因此,有必要努力培養獨立自主意識,這是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同時也是進入社會前的必要準備。
學習上,大部分同學的問題反映出他們需要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的指導,許多大學生荒廢學業除了一方面自身因素外,也有因對本專業及一些學科缺乏瞭解,對專業就業前景缺乏信心導致的頹廢墮落。因此,學校可定期開展一些就業指導活動,為大學生專業發展指明道路,使之看清自己的優缺點和對以後未來發展的規劃,選擇好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生活和情感上,同學之間的長時間相處,尤其是舍友長期生活學習都在一起。長時間的相處難免會出現大大小小的矛盾。當這些矛盾出現的時候,應該積極地尋求解決,而不應該激化擴大矛盾,儘可能地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問題。同時,在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時,應該保持一種寬容的心理,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想想,不能自我中心只顧自己的感受,置他人的感受不顧。
在處理異性關係,男生和女生都應該主動,不必感到羞澀靦腆。在人際交往中,異性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應該表現得落落大方。在與異性的交往中,不僅能夠給人情感的滿足感,而且可以讓不同性格型別的異性互相補充,更加嫩完善自我的性格,培養健全的人格。
當在交際中遇到不被理解、信任的時候,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壓抑,這是屬於正常的心理反應。此時,自己應該儘可能地與別人增加溝通,委婉地表達
自己的想法。在平時的交往中,講究誠信,建立自己良好的的信用,讓他人由衷地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人。此外我們在發現自己已經出現情緒低落壓抑等心理問題的時候,應當勇於正視,尋求方式解決。在解決方式的選擇上,儘可能地採取自我調節和與他人交流溝通相結合,解決方式應避免單一化,以期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的方式從心理問題的陰影中走出來。
正確的價值觀是個人健康發展的助推器,是個人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不竭源泉,是指引人生實現奮鬥目標的燈塔。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踏入大學校園之後,就有必要對整個大學生涯進行規劃,對未來的人生、職業有一個較明晰的規劃,確立明確的目標,併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僅包括個人的人生規劃,還應包括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無論是大學生活,還是人生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挫折,這就需要大學生較強的抗挫折能力。一方面要接受抗挫折教育,另一方面要儘可能地積累挫折經驗,豐富人生閱歷,讓自己心理日漸成熟,為培養健全的人格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4月份,對我所在大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透過調查研究,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澄西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教育價值觀
部分大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16%的大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大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
1、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
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二)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大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大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大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大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大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找到好工作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大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4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近幾年來各大高校大學生殺人、自殺的案件不斷髮生,壓力已不單單存在工作人士當中,大學生心理壓力也在逐漸加大。那麼為什麼大學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是什麼引發什麼其心理問題?
為了充分認識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透過資料資訊統計,對大學生心理狀況做了全面的分析調查,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調查報告請登入進行檢視和諮詢。
一、大學生心理現狀
1、高年級的心理狀況優於低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對陌生的環境還較為迷茫,遇到挫折的時候容易造成心理負擔,嚴重的後果就易導致心理不健康;
2、非獨生子女心理狀況更好:非獨生子女從小與年齡相仿的人相處較多,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強;
3、城市學生心理狀況較好:城市生長的學生競爭意識強,承受壓力的能力也較強,非城市的學生遇到壓力容易產生反抗意識;
4、性格開朗的學生心理素質好於內向學生:性格開朗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較為積極,面對困難能夠自我調節;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
1、交際困難因素:透過調查顯示,交際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大學比高中的人際範圍更廣,大學校需要交往的範圍也更廣,有些想試著跟別人交往,卻交往失敗,導致性格孤僻少言少語,有些是因為從小的教育導致其自私,在集體環境中充分暴露,導致自閉偏執等心理狀況;
2、依賴網路:部分大學生沉迷網路,現實中交際出現問題於是在網路中尋找,久而久之更加不願意跟人交往,產生自我封閉,影響人正常的認知,還有可能導致人格分裂;
3、角色轉換適應不來:有些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身邊的同學換了,學習的環境換了,學習的`模式也換了,無法去適應,進而導致成績與預期的差距太大,心理造成落差和恐懼感,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只會變得更加自卑抑鬱;
4、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大學學習沒有高中的高強度,但是自我學習能力要很強,有的學生學習方法不當,或者各類考證帶來的壓力,使之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久而久之易出現焦慮甚至精神分裂;
5、情感因素:很多大學生不能正視戀愛問題,一旦失敗就易導致其心理變異,走向極端;
6、就業壓力因素:社會競爭的加劇及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導致合適的工作越來越難找,這也造成了大學生精神負擔加重;
三、解決建議
1、學習並掌握心理學知識:可透過自學、講座等途徑,學習並掌握好心理知識,有益於大學生從理論上正確理解和認識自身所出現的心理問題;
2、豐富業餘生活:加入感興趣的校園業餘社團,豐富生活和身心健康發展,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不但可以正確認識自我,加強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鍛鍊社會適應能力和增強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學會自我調節:合理使用自我調節的各種方法,合理宣洩、目標取代等辦法,調節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和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4、正確認識困難和挫折:人生總是會有大小不同的坎坷,沒有人的人生是順風順水的,一個健康的人就是要能夠在挫折中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
大學生只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適應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更好的處理現在和將來的各種問題,這樣,社會才能穩步健康的發展。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5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是面臨了越來越多的壓力,家庭、就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因素,讓大學生似乎喘不過氣來。如果處理不當,大學生心理健康會造成一定得影響,其後果或大或小,小即產生抑鬱、自閉、暴力傾向,大則引發自殺,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高校學生自殺現象則證明了這一點。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更好地處理和應對心理壓力問題,特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方法、物件
1.調查時間
2.調查方法
在網上進行電子問卷調查,共發放100份問卷,有效問卷100份
3、調查內容
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大學生從壓力的大小程度、壓力主要來源方面進行調查
4、調查物件
此次調查問卷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問卷,主要是針對專科和本科大學生。
三、調查結果分析
隨著世界的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激烈,社會關係日趨負責,大學生們承擔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望、就業的壓力和人際關係的複雜在無形中讓大學生身體心理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大學生學會提高抗壓能力更具有挑戰性和不可忽視。此次的調查的物件並非同一間學校,而是來自多所高校,一共有效問卷100份,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靠性,而透過此次的問卷調查,我們總結出了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問題如下:
(一)從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看:
除了性別方面對大學生心理壓力程度上有影響,學生來自的地區也有著很大的作用。來自農村的學生會普遍比來自城市的學生壓力大:在調查報告中顯示,選擇壓力非常大的,農村的是15%,城市的是7%;選擇偶爾有壓力的,農村的佔43%,相對來說,城市的佔18%,這一結果也在我的預想中,農村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要比城市差,從小,農村的學生就被灌輸讀好書,走出農村的教育,所以農村的孩子在讀書方面也會更努力,可這麼一來,壓力也無形增加了。再加上也見慣了村裡的人不斷往城市去就業、謀生,甚至有些人家情願在城市裡租房子住也不願在農村呆,太多太多的事實擺在農村學生面前,除非自己夠優秀,比別人更努力,自己才會有出路,才能擺脫貧困的生活。而城市裡的學生也許是過慣了舒適的生活,對生活危機感方面就不會比農村學生敏感,因為他們知道起碼自己還有家父母的靠山,壓力就會比農村學生壓力小一點。
當然,性格因素也起到一定的左右作用。在問及現在的壓力性對於以前來說,性格開朗的學生要比內向、冷漠、孤僻的情況要樂觀得多。
正如影象顯示的,選擇壓力更大了的人中,性格開朗的人佔了43.90%,內向的人佔了46.34%,在選擇壓力小了,性格開朗的人中佔了70.97,內向的是25.81,相比下比較懸殊,可見,抗壓方面,越開朗的學生心理壓力方面要小些,這也許是因為心態不一樣,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表現得就不一樣。
(二)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
從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主要來自就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交往、感情處理這四大方面。
從現實的結果看,在主要心理來源中,77%的學生選擇了就業壓力、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32%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交往的壓力,30%選擇了感情壓力,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壓力,77%和43%的比例讓我不得不重視大學生的心理負擔之重,幾乎可以說1中就有6、7個人有就業壓力,且差不多一半的人都要有家庭方面的顧慮。在問及家庭教育中給壓力最大時,74%的學生選擇了是來自父母的期望,18%選擇了家境不佳即家庭經濟不夠好,6%是因為家人關係不好。
從中看出,就業和家庭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方面,情感、家庭經濟問題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透過對比分析,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主線,農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壓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壓力大,性格內向比性格開朗的壓力大。
(三)壓力的來源分析
1、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最主要的方面,可以說是幾乎存在大學生活中的,並且是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社會的複雜,競爭的激烈,人心的難測,讓在習慣了風平浪進的大學校園中的大學生們更有恐懼感。近年來,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而相對提供的就業缺口卻還是不怎變化,要想在人才濟濟的社會里鑽出一個角落,真是難上難。加上有些同學對自己的專業滿意程度不高,在調查中,43%的學生選擇了不是很滿意,而24%表示沒感覺,這麼一種狀況的確令人擔憂,專業方面給不了他們安全感,就外面的競爭又是如此的激烈,兩者形成了反差,更是讓他們心裡憂心忡忡。他們擔心就業後的職位不是自己所理想的,工資也怕不盡人意,或是就業中逃脫不了遲早一天被競爭淘汰。
2.家庭壓力
來壓力來源這塊,43%的學生選擇了家庭壓力,可見份量不樂觀。望子成龍,望女成分,一直是眾多父母的願望,他們從小就被授予了高期待,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這方面的壓力會更明顯一點。寒窗苦讀十幾年,家人盼的就是子女能夠大學畢業找份好的工作,而學生本身也理所當然地揹負了這種期待。他們也想盡自己努力不讓家人失望,可反觀自己的條件和社會的挑戰遍不得不感嘆前途渺茫,更是時時擔心最終大學畢業就是面臨失業,給家人當一棒。除了家人的期待,學生的壓力也來自於家庭的家境,18%的學生認為在家庭壓力這塊,家境不好和家人關係不和諧,也是他們心裡負擔的一個原因。面對著種種的壓力,回家就想好好依靠下,找點溫暖和支援,可家人間總是鬧矛盾,吵吵鬧鬧,的確人人很揪心,心情也會不好。從身邊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發現家庭和諧的學生性格會比較開朗,心理承受壓力能力也會強很多。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可以發現這一點。
3.人際交往
大學算是半個社會,我們天天都得跟老師同學打交代,相對初中高中來說,和人打交代的頻數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面對的人更是各種各種,這要求我們的人際交往技巧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30%的學生選擇了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作為了心理壓力的一部分,他們也許煩惱該如何更好地與他們交往,因為在大學,人脈很重要,關係到你的各種評優,況且人際交往能力強的人辦事起來都非常順利,朋友也會有很多。且不談生活在校園中,僅僅說在宿舍,如何與舍友相處,相互磨合,也需要很好的交流,大學四年,我們幾乎都在同一個宿舍,舍友就如家人一樣陪伴在身邊,如果連和他們都溝通不好,又該如何度過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4、感情問題
到了大學,很多人都選擇了拍拖,感情的不確定因素,讓大學生們也會苦惱!
大學生們會嚐到更多的甜酸苦辣。調查報告中,也有30%的人把這點列入了造成心理壓力的原因。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6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這一現象引起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多數苦讀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學校門無疑是一件喜事。而隨著大學生活的開始,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環境,心態也會因此有所改變。大學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長髮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重大轉折期,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們往往在各種互相矛盾的心理狀態中掙扎,如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關注。
一、 主題簡介
我們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這一話題為主題,利用網路、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心理健康調查。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著嶄新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上、學習上還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過一段迷茫的時期。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心理問題引發的悲劇報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們希望透過對同齡人的調查,總結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向身邊的同學宣傳關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幫助身邊的同學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健康快樂地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併為將來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二、 活動日程
1. 7月1-9日:準備階段
組員集中,分配任務,內部交流,透過各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談論自己對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看法,提出問題,製作調查問卷。
2. 7月10-13日:調查階段(一)
校內調查:(1)口頭詢問,在宿舍、班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作為初步參考資料。 (2)問卷調查,在校園內隨機派發問卷進行調查。
校外調查:將問卷以郵件的形式傳送給其他大學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
3. 8月16-20日:調查階段(二)
在揚州大學農學院進行實地調查,分小組行動並且討論調查情況。
4. 8月24-25日:諮詢階段
將透過調查總結出的大學生主要面臨的心理問題諮詢 相關的老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並進行資訊彙總。
5. 8月26-28日:總結匯報階段
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整理材料,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
三、 調查情況
1. 調查背景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由於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引起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結合到我們的實際大學生活,我們也確實面臨著學習壓力、嚴峻的就業壓力還有複雜的感情問題。
2. 調查目的
我們想透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從中尋找出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一些比較普遍的心理困難,向大家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大家提出一些適當有效的生活學習以及情感建議,幫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現在我們多姿多彩大學生活中的小阻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動力與信心。
3. 調查物件
本校的同學和江蘇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學生。
4. 調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問卷調查,透過網路以及實地調查兩個方面進行實施。
5. 資料分析或問題與現狀分析
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問題分析
(1)您認為您目前所在的大學與高中的整體氛圍相差很大嗎?
A.特別大 B.很大 C.差不多 D.無差別
分析:12%的同學認為相差的氛圍特別大,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48%的同學認為相差很大,主要實在學習氛圍和生活習慣上,大學的學習相對輕鬆而且老師也不會總是督促學習,大學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才離開家開始住在學校,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40%的同學認為差不多,雖然大學與高中相比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他們表示自己很快就適應了這樣的生活。0%的同學認為無差別。
(2)您對目前的大學生活適應狀況如何?
A.很好 B.還可以 C.較差 D.差
分析:調查顯示15% 的同學認為對大學生活狀況適應狀況很好,而25%的同學對大學生活適應狀況感覺較差,絕大部分的同學樂觀的認為適應狀況還可以。這說明大部分同學(60%)生活態度非常樂觀他們懂得調節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而小部分同學則值得注意,他們對生活中的事情處理的不是很樂觀,由於他們思想太重,壓力太大,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
(3)您認為壓力在您的學習生活中對你的影響怎樣?
A. 正面影響,學習的動力 B.沒影響 C. 有點影響,(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影響情緒 D.負面影響,無心學習
分析:有58%的同學認為壓力是一種正面影響是他們學習的動力,這表明這些同學面對壓力是有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化壓力力為動力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學認為有點影響,但並不嚴重,這樣說明他們也能夠逐漸地找到處理壓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喪,10%的同學認為壓力是負面影響,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是很好。
(4)當您出現學習效率底下的情況時,您會覺得心煩氣躁嗎?
A.經常會 B.偶爾會 C.很少會 D.不會
分析:調查表明有63%的同學認為偶爾會,20%的同學認為很少會,7%的同學認為不會,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能夠樂觀地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而10%的同學表示他們經常會覺得心煩氣躁,他們需要加強鍛鍊。
(5)您認為宿舍是否有利於您的學習?
A.非常有利 B.比較有利 C.一般 D.比較不利 E.非常不利
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各類報告 分析:從調查中發現沒有同學認為宿舍非常有利於他們的學習,25%的同學認為比較有利,32%的同學認為一般,而38%的同學認為比較不利,5%的同學認為非常不利。這說明大多數同學還是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數同學表示他們還是傾向於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學習。
(6)您是否對學校或者教學質量產生過不滿心理?
A.經常有 .B.偶爾有 C. 很少有 D. 沒有 E.未考慮過
分析:調查發現15%的同學經常有不滿心理,說明他們時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從未去試圖改變現狀,改變自己,有50%的同學偶爾會產生不滿心理,說明大多數同學是樂觀的,只是學習任務和不幸偶爾讓他們心煩,只有20%的同學很少會出現不滿心理,13%的同學從未不滿,5%同學從未考慮過這一問題,這說明他們的心理素質非常好。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7
近來,廣東個別高校連續發生了多起學生自殺事件,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為全面瞭解廣東大學生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促進學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大學生素質建設,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對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環境、就業壓力、感情問題、人際關係、家庭狀況等方面全面審視大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顯示,廣東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隱患,形勢不容樂觀,而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落後,工作乏力。
一、廣東大學生的自我評價狀況
1、從總體上來看,廣東大學生對自己並不太自信。
在對大學生你是否覺得自信的調查中,有47%的人選擇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選擇了有時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顯高於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對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導和防範,出現意外的機率會更高。
對你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調查結果顯示,67.1%的學生認為自己與他人不相上下。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太自信的表現。
2、廣東大學生最想改變的是知識。
3、廣東大學生心態不輕鬆。
在你覺得目前壓力大嗎的選項中,選擇大和快要崩潰的佔有39.4%,同樣女生的比例高於男生。其中大四學生和研究生選擇這兩項的比例明顯高於低年級的學生。在上學後遇到的最大挫折調查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和就業競爭太激烈選擇率最高,道出了廣東大學生不輕鬆的兩個主要原因。
4、廣東大學生對物質條件基本滿意。
5、廣東部分大學生情緒低落
在你認為自己常處在哪種情緒中的調查中,26.3%的人選擇了鬱悶、無聊、煩躁;而對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評價的調查中,65.9%的人選擇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廣東大學生學習環境狀況
1、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
2、大學生的作弊明顯減少
在你考試作弊嗎調查中,只有1.3%的人選擇經常作弊,17.9%的人選擇偶爾作弊或公共課作弊,從不作弊的人達69.5%,。
3、大學生的業餘時間多選擇上網或打遊戲
你在業餘時間主要做什麼的調查顯示,38.3%的人選擇了上網或打遊戲。上網已經成為了多數學生課餘生活的最愛,但過於沉迷網路、容易產生很多心理疾病。在實地調查中,大部分上網的男同學都是在打遊戲,其中不乏暴力、血腥、色情的,上網聊天也是大學生髮洩情緒的主要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對待網路、利用網路是學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三、廣東大學生的愛情觀
1、大學生對愛情信心不足
透過你如何看待大學生戀愛動機的調查發現,53.9%的同學認為戀愛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心理和生理需要、打發無聊的時光和隨大流,不落伍,只有46.1%的人是因為情到深處而選擇人生伴侶。在你對校園愛情的未來怎麼看的選擇中,有31.1%的人把票投給了無疾而終和社會太現實,畢業各自飛,其中高年級的學生投這一項的比例高出低年級很多。有超過47%的人認為只要雙方努力,將來會在一起。
2、大學生渴望獲得愛情
學校仍舊是學生心中的戀愛天堂,在你在學校會選擇什麼人做你的愛情另一方調查中,只有8.8%的同學選擇不會談戀愛。有66.5%的同學選擇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3、大學生的性觀念依舊保守
儘管有些媒體對女大學生議論紛紛,我們的這項調查卻發現,大學生性觀念依舊保守。你大學期間是否有性生活的調查中,有超過88.2%的選擇了沒有,這其中包括了105名碩士研究生。結果可能會有誤差,但我們看到大學生對待性的態度還是比較謹慎的。在你從什麼途徑瞭解到性知識的調查中發現,53.2%的人的性知識是透過旁門左道和同學談論中獲得的,只有41.8%的人是從課程和書籍中學習到的,即使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大學生在性教育方面依然落後,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四、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狀況
1、同學關係比較健康
在你與同學關係如何的調查時,超過89.3%的人認為相處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認會偶爾發生矛盾。從整體上看同學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動性欠缺,64.5%認為與別人交往一般喜歡、無所謂。
2、大學生普遍個性獨立但也珍惜友誼
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依賴朋友嗎和是否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會參考同學朋友的意見,但會以自己為主去解決問題。有47.1%的同學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
3、大學生遇到心理問題交流途徑少
如果你遇到不順心的事,如何解決,54.2%的同學選擇了強忍和逆來順受,而選擇找父母傾訴和找心理諮詢機構的僅佔8%。
五、廣東大學生的就業心態
1、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是就業
在你希望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的調查中,65.7%選擇了就業, 28.4%的人選擇出國或繼續深造,很多同學表示,希望在工作的過程中,再尋找合適的機會深造。
2、廣東大學生就業態度比較端正
在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調查中,選擇有發展空間、符合自己專長的佔67.8%, 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選擇率相對低一些,佔23.1%。無所謂,找到先待著、要我就不錯了只佔 9.1%。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輔導狀況
在是否參加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調查中,只有3.6%的人經常參加,不知道或沒參加的比率高達69.8%。而是否去過學校的心理諮詢機構的調查中,經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沒聽說過或沒去過。
七、廣東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大學生不太關注社會公益
調查顯示,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僅為12.4%,有87.6%偶爾參加和基本上不參加。
2、大學生普遍反對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你如何看待學生自殺事件調查中,非常鄙視自殺之人,對不起父母和社會的栽培共有496人選擇了該項,排在首位。
3、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較強。
廣東大學生在最後一題大學生應該履行哪些社會責任的調查中,普遍認為應當對得起父母的栽培,努力成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成為人才,報答社會,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幫助他人和熱心參加公益活動,說明大學生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擁有良好的意識。但關鍵是要付諸實踐。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8
有關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報道頻見於媒體,26.7%的學生有嚴重的心理疾患的報道,彷彿大學新生已經成為心理疾病的高發人群。難道象牙塔真的失色了嗎?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針對2003年新生的心理測試結果表明,從整體上看,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是比較好的,雖然部分新生有心理問題症狀傾向,但是隻要教育行政部門控制大學新生的活動情境和生活事件安排,讓他們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就可以消除這種傾向。
心理測試結果新生心理問題存在合理
常見心理症狀神經衰弱、抑鬱、焦慮
神經衰弱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反應過度興奮或遲緩狀態。主要表現:精神不足和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頭腦昏沉,睡眠不好。
抑鬱是由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症性障礙。常會表現出情緒上的改變,憂鬱、易哭泣;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感覺前途無望;自責,沒有自信。也會伴有焦慮不安、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
焦慮是每個新生都會體驗到的,這是對入學事件的本能反應,只有部分同學持續時間較長,形成一種心理症狀。主要表現為莫名的恐懼、惶惶不可終日、時時處於緊張應付狀態、感覺危機就在眼前等。
引發以上這些心理症狀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在剛剛完成從中學到大學轉變時的不適應。新生在應付以前未遇見的事情時持久地處於緊張狀態,使神經系統超載;專業志向、經濟條件、地域等自身條件上的不如意和挫折總是縈繞在頭腦中,增加了思維負荷;個人個性特質,如敏感、多疑、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心、任性、急躁、好強等在相對寬鬆的大學環境中得到釋放,如果學生自我調整能力不強的話,就容易出現心理症狀。
緩解的對策三級防護網
上海市東加西人才諮詢研究所所長張靜璉介紹說,由於目前各高校具體情況不一,市教委暫時還未能設定統一的教材、課程來輔導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不過各高校都設有了專門的心理諮詢室,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心理輔導。而且高校內也開設了心理輔導方面的選修課,向學生們講解心理問題的症狀(如出現消極心態、失眠、人變得消瘦等)該如何克服、如何尋求幫助等等。
張靜璉認為,高校學生的心理輔導應透過三個階段來完成,第一階段,也是最主要的階段,就是要學生提高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調節自己,從自我的角度來擺脫心理症狀;第二階段,如果自己無法擺脫,可以找好友傾訴,或者進行相關的心理諮詢,宣洩後可以緩解心理的壓力;第三階段,就是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藥物治療。總之,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有心理問題是防治的根本。
相關審視不應人為突出心理症狀
在邁進一個新的環境時,或多或少總會出現些心理問題,但是現在針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報道和研究卻水分過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社會對新生的不信任。新生都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關於獨生子女的個性弊端的討論對他們的父母和同齡群體影響很深。於是他們的擔心很容易轉換為期望的形式。
其次,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入人心。人們透過各種途徑瞭解心理健康成為定義一個人是否健康的必要元件和成分,越來越接受心理學。人們清楚大學階段生理病變的可能性不大,而心理健康都和應急事件有關,於是就合情合理地推匯出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是需要關注的。
第三,大學心理諮詢部門的呼籲。一般大學都設定心理諮詢室或心理中心,但在順利開展工作上的障礙還很多。於是這些專業人員就有意識在學術上打擦邊球,突出大學新生的症狀指標,以便在理論和事實上呼應社會需求,形成一種社會需要壓力。
大學新生的心理調適確實很急迫,但是我們也需要相信事實大學新生其實只是有點不適應。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篇9
隨著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社會文明趨於更高的水平,然而,各種社會問題也凸顯出來,如教育難、醫療難、就業難等等。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鬆,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是所有問題的面對者,他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他們受到學業、戀愛、人際、擇業、就業等多方面的問題的衝擊,所以,他們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極大地挑戰。作為一個心理危機高發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心理健康的特徵
心理健康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1.智力正常:這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
2.情緒穩定與愉快: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肌體功能的協調。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3.良好的人際關係: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適應能力:人生活在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變化,都將能夠適應。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
5.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拗。
6.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一起來。
7.是自我評價正確。正確的自我評價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事實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於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於別人而自慚,面,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制、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
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來源的分析
大學生作為祖國明天的棟樑,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繼計,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國高校發生大學生自殺事件88起[2],平均每半年發生近18起。大學生本作為擁有高素質的人才,然而,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事件發生率呢?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環境、角度的變化引發心理衝突
大學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環境與高中時期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學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處理學習、生活、人際等方方面面的問題,但據調查 ,80% 的學生以前在家沒有洗過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對父母有較強的依賴性。生活問題對這部分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其次,大學中評判學生優劣的標準已不再是單純的學習成績,而已包括了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這種標準的多樣化使部分成績優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學生感到不適應,其自尊心受到強烈的震撼,心理上產生失落和自卑。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該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是新生入學適應的第一步,也是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一步。其次需引正確地評價自己,在不同環境下能夠客觀地評價自己及他人的長處和短處,並認識到優、缺點是每個人都有的,應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而不應因為缺點的存在就自卑或自暴自棄。
2來自學業上的壓
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特點是學習自主性,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因而大學生面臨學習方法、學習內容與學習習慣的巨大轉變,這也包括對自己學習能力的重新評估。
許多學生在中學時代確立自己的學習優勢,有著較高的學業期待。在大學,又面臨著學業期待的變化,及學業優勢的失落及對自己的學業重新定位。如果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不能恰當接受和對待學業成績,就會出現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還會出現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
大學的學習目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都是有別於中學的。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標準的轉變,促使很多在校大學生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要選修一些相關知識,如外語、計算機、汽車駕駛等,考取各類證書,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大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的不明確,自我約束能力弱,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反應,同時還會嚴重影響自信心,發生苦惱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問題,導致學業失敗。學業成績不理想以至學業失敗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3)來自人際上的壓力 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更為廣泛與深刻,角色呈多元化。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經濟狀況,帶著各自的生活習慣與學業期待來到大學,新型人際關係的適應是大學生面臨的重要問題。既有師生關係的理解,也是同班及宿舍的相處,還有異性交往的適應等。 大學生與人交往和相處的經驗相對較少,在短期內建立起一種和 諧的人際關係,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學生們往往只感受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壓力,而缺乏必要的經驗和技巧。人際關係更多反映人們的一種性格特點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學生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知與認知他人相關。一方面,他們對良好的人際關係報有極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諧、友好、真誠的人際關係。但同時,這種期望又往往過於理想化,即對別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對人際關係狀況的不滿。這種不滿又會反過來對他們的人際關係帶來消極的影響。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與心理閉鎖的矛盾集於一身。 大學生中重要的人際關係是異性交往,這既包括兩性之間友誼的發展也包含愛情的成長。在異性交往中重新認識與確立自己的方位與座標,有的大學生面對異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絕,也不知如何去愛,如何把握愛的溫度;有的大學生將愛情置於學業之上,甚至認為有愛就有一切,當失戀的打擊襲來時,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對分手,面對自己。
4)來自家庭期望的落差
作為一名大學生,家庭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然而,大學是一個人才篩選的中介,不論你曾經有多麼地優秀,當你在同你一樣優秀的人群中時,你不再金雞獨立,而是平平凡凡,甚至可能更沉默,這就使大學生自身和家庭在期望與現實之間產生距離感,從l而使大學生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5)來自戀愛上的壓力
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他們的生理機能已經成熟,逐漸產生了戀愛的要求,但是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處理不當,就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及學習和生活。目前,大學生存在的戀愛睏擾主要是對兩性交往的不適,性衝動的困擾及缺乏處理戀愛中感情糾葛的能力等。
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不宜提倡,但也不可壓制,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 ,正確對待自己和戀人,在因戀愛而發生情緒困擾時,應及時進行情緒疏通,使消極情緒得以合理渲洩,以保證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維護心理健康。
6)來自擇業、就業上的壓力
大學,是階段性求學路上的一個抉擇點,它是學校與社會的過渡。臨近畢業,大學生面臨著選擇職業和就業的壓力,他們中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這就造成了他們就業難。而恰恰就是這種難就業的現象,使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對自己的前途產生迷惘,在壓力的綜合下,就易走向極端。 因此,對大學生尤其是畢業生進行職業輔導,幫助他們調整擇業心態,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進行職業輔導,首先應瞭解自我,包括對自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 如智力、興趣、態度、氣質、能力等 ) 的認識,這方面可以藉助於一些心理測驗工具來進行。其次要了解各種職業的基本情況。在這兩方面的基礎上選擇適合於自己特點的職業。同時還應學習基本的求職技巧,以便在求職過程中能發揮優勢,表現出自己的真才實學來推銷自我。最後還應正確面對求職中的挫折,調整心態,不斷努力尋找機會。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產生除了受重大生活事件影響、人際交往障礙等誘因影響外,還受以下四方面因素的影響。
其一,個體對事件的知覺。對某一事件的認知和主觀感受在個體決定應付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中起著重要作用。認知方式限制了人們探索壓力條件的信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他人的知覺、人際關係及對採取不同型別的精神治療手段的反應。如果個體對事件的知覺是客觀的、合乎邏輯的,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其二,社會心理支援。人的本質是社會化的,他依賴周圍的人提供的內在、外在的評價而存在。對個體而言,獲得確定的評價的意義比其他任何事都更為重要。這是人們應付大量壓力的重要的社會心理支援資源。這種重要的支援資源一旦喪失或沒能發揮或支援失當,面對壓力的個體將變得無比脆弱、失衡並進一步產生危機。
其三,應付機制的形成。人們透過日常生活,學會了運用各種手段去應付焦慮和減少緊張,並逐步形成了應付壓力的模式。那些被人們運用過的有效的應付辦法會成為人們日常解決壓力的一部分而被納入他們的生活模式中,並逐漸形成了人們解決壓力的一套有效的應付機制。相反,如果沒有恰當的、有效的應付機制,個體的壓力或緊張持續存在,危機便會隨之產生。
其四,個體的人格特徵。危機人格理論認為,心理危機還受個體的人格特徵的影響,容易陷入危機狀態的個體在人格上具有的特異性有:注意力明顯缺乏,看問題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質;社會傾向性過分內傾,這種人格特徵使個體遇到危機時往往瞻前顧後,總聯想不良後果;在情緒情感上具有不穩定性,自信心低,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極差;解決問題時缺乏嘗試性,行為衝動欠理性,經常會有毫無效果的反應行為。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短期的幫助行為,其目的是及時對經歷個人危機、處於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將發生危險的物件提供支援和幫助,使之恢復心理平衡。它不同於一般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最突出的特點是及時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三、對如何處理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
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普遍,這也使我們不得不去注意這一特殊群體,並採取可行的措施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坦然面對生活。對於如何處理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學校不僅要抓好專業知識上的教育工作,而且也要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讓學生不但在知識上有所收穫,同時,在心理上也能得到完善和發展。
(二)高校要增加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
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但往往自己沉浸在其中並不會去注意。學校作為一個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學校可以設立各級關注體制,及時發現學生的異常,及早對其進行修正和調整。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三)家庭配合關注學生
家庭對學生來說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家長要做好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並及時留意孩子出現的異常,與學校做好配合,早發現、早糾正,以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四)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鍛鍊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語詞,對自己施加影響以達到心理衛生、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目的的方法。透過自我暗示,可以調理自己的心境、感情、愛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比如,面臨緊張的考場,反覆告誡自己
學習自我暗示,需要堅強剛毅的意志,要對自我及自我暗示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在實踐中進行鍛鍊,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應用。下面介紹兩種具體的自我暗示的方法:
1. 冥想放鬆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實的物件,如某種球類,某種水果,或者手頭可以找到的小塊物體,來發揮自我想象的能力,具體做法是:
(1)凝視手中的橘子(或其他物體),反覆、仔細地觀察它的形狀、顏色、紋理脈絡;然後用手觸控它的表面質地,看是光滑還是粗糙,再聞聞它有什麼氣味。
(2)閉上眼睛,回憶這個橘子都留給你哪些印象。
(3)放鬆肌肉,排除雜念,想象自己鑽進了橘子裡。那麼,想象一下,裡面是什麼樣子?你感覺到了什麼?裡面的顏色和外邊的顏色一樣嗎?然後再假想你嚐了這個橘子,記住它的滋味。
(4)想象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內部,恢復了原樣,記住剛才在橘子裡面所看到的、嚐到的和感覺到的一切,然後做5遍深呼吸,慢慢數5下,睜開眼睛,你會感覺到頭腦清爽,心情輕鬆。
2. 自主訓練法。又叫適應訓練法,其中較簡單的一種方法如下:
(1)取坐姿,把背部輕輕靠在椅子上,頭部挺直,稍稍前傾,兩腳擺放與肩同寬,腳心貼地。
(2)兩手平放在大腿上,閉目靜靜地深呼吸3次,;排除雜念,把注意力引向兩手和大腿的邊緣部位,把意念排導在手心。
(3)不久,你會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產生溫暖感,然後逐漸地擴散到手心全部。這時,你心理可以反覆默唸:
(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數5下,睜開眼睛。
(五)社會為大學生減壓
大學生是一個即將跨入社會的新群體,他們可以為社會的建設新增新的活力,社會應該為大學生擇業、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以使大學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