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鄉鎮年度小城鎮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有關鄉鎮年度小城鎮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人口較少。而且多數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序推進集鎮發展和新村建設?鄉黨委大膽創新,在不負債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有效激發了群眾的熱情和主動性,走出了一條“小資金辦大事”的路子。

  一、基本情況

  自2013年起,鄉黨委、政府把場鎮拓展作為新農村聚居點建設的切入點,吸引農民建房落戶。按照“因地制宜、佈局合理、相對集中、統籌自建”的原則,採取“政府引導、群眾自建”的辦法,撬動民間資金2000萬元,引導53戶群眾到新村聚居點建房,拓展場鎮面積3.5萬平方米。同時,以新村為帶動,紮實抓好場鎮建設,新增場鎮住戶5戶,硬化街道1.5公里、河道1公里,新增雨汙管網1500米,新建農貿市場一處、汙水處理站一處、幼兒園一所、新村活動室一處,新建場鎮文化廣場2000平方米、安裝監控裝置6處,新建20平米led顯示屏1個,順利為場鎮開通了天然氣,場鎮居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廣泛發動群眾,變“要我建”為“我要建”。為了統一思想,鄉黨委、政府分層面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做到“三個講清楚”,即:講清楚黨委政府的工作思路、發展重點和場鎮、新村聚居點的規劃;講清楚新農村集居點建設的目的、意義、方式等;講清楚到聚居點建房的優惠政策。對外出務工人員,採取電話、簡訊、信函等方式傳達“三個講清楚”的內容。同時,認真梳理、研判群眾到集中點建房的真實意願,能回覆的及時回覆,需要彌補的及時彌補,需要調整的及時調整,從而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溝通,真正實現了群眾自願到聚居點建房。

  (二)充分依靠群眾,變“群眾看”為“群眾幹”。新農村聚居點建設,群眾是主體。為了最大可能集中民智,鄉黨委、政府做到了“三個群眾定”:一是選址群眾定,經過召開村民代表會、建房戶主會,由群眾討論決定在堰村二、三、七社相鄰場鎮位置調整土地,作為新村聚居點農民宅基地建房用地;二是規劃群眾定,在區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形成新村聚居點整體佈局、房屋設計、集鎮市場、下水管網建設和水、電、氣配套等建設的初步規劃方案後,交予建房戶會議三次討論、修訂後最終定稿;三是監管群眾定,透過建房戶會議,民主推選成立了建房工作7人領導小組,負責工程質量監管、財務管理和協調服務,建房農戶全程參與監管,實現了黨委、政府引導下的陽光操作。“三個群眾定”確保了整個建設工作快速有序推進,實現了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

  (三)用心服務群眾,變“找上門”為“送下去”。 新村聚居點建設涵蓋宅基置換、房屋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和產業結構調整等諸多內容,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而且群眾的承受能力、理解能力又千差萬別。鄉黨委、政府採取特事特辦的思路,幹部堅持上門服務,切實解決個別群眾的各種疑慮,幫助部分群眾協調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等實際困難,做到問題及時化解,困難及時幫助。比如在落實建設用地時,鄉黨委、政府多次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最終決定用貨幣補償方式推進宅基地置換,集中土地供聚居點建設。村民到聚居點建設用地,政府落實專人協調、辦理審批手續等,讓群眾不操心。

  三、幾點體會

  (一)突破觀念,新村場鎮同規劃。過去不少農民為改善居住條件,因無規劃,集體建設用地調劑使用困難,又無國有建設用地指標,在場鎮附近要麼違法建設,要麼亂搭亂建設,鎮不像鎮、村不像村。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群眾渴求發展、進鎮務工經商、改善居住條件的心理,結合新農村建設,因地制宜,提出了把“村”當“鎮”建的理念,聘請專業人員,將新村建設與集鎮發展統籌規劃,形成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規,確保集鎮發展與新村建設同步、互補、共融。

  (二)轉變方法,群眾利益想在先。集鎮暨新村建設最大的亮點在於“三個群眾定”,群眾當主角,幹部當配角,從選址、規劃到建設,群眾“說了算”,政府重點在宏觀規劃、資金監管、用地調劑、徵地補償等方面予以引導和服務。同時用活政策,在整合集體建設用地時,參照國家重點工程徵地價,採用貨幣置換的方式對失地農民一次性補償到位;新建市場的收益歸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用於被徵地農民的再補助,維護失地農民合法權益,群眾滿意。

  (三)廣開財源,以地生財不負債。新村建設、集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所需資金較大,靠鄉財政是無法解決的。為破解資金瓶頸,鄉黨委、政府整合涉農專案,修建了農業服務中心、村活動室;爭取上級部門支援、立項,修建了汙水處理站;招引業主修建市場、幼兒園;透過宅基地出讓收益,除對失地農民補償外,專款專用,解決道路、管網建設資金,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鄉、村、社三級均不負債。

  2015年水利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縣2015年度“155計劃”涉水專案建設和民生水利建設兩個重點,堅持以水利法制建設作為保障,透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激發幹部職工的責任意識、進取精神和實幹作風,為全縣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匯聚力量,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

  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中,嚴格按照上級的批覆,紮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高標準水利建設示XX縣、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灌區節水改造與配套、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千塘整治等重點工程建設專案,主要工程建設情況是:

  1、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示XX縣工程 一是順利完成蘆柞片區工程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2573萬元,完成新建淺機井350眼,埋設電纜線路58.309km,鋪設pvc管道176.62km,給水栓3741個,開挖疏浚排水溝50條,修建橋涵230座,修建田間道路38.76km,新架高低壓線路24.876km,變壓器基礎砌築31座。實際完成投資2448萬元,工程於2015年5月30日全面完成建設任務,現已竣工驗收並移交鄉鎮政府管理。二是紮實推進長城片區工程建設。長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計劃總投資2593萬元,工程位於長城鎮北部,控制灌溉面積2.36萬畝,涉及長城鎮25個村莊。工程建設於9月1日開工,已完成新打機井376眼,埋設低壓電纜線路65.45km,射頻卡自動供水控制系統343套,鋪設pvc管道199.44km,其中幹管44.97km,支管道154.47km,給水栓4116個,開挖疏浚排水溝110km,修建小橋涵175座,修建田間道路17km。

  2、小嶺閘除險加固工程 工程總投資3456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拆除重建攔河閘,共8孔,採用鋼筋混凝土開敞式閘室,單孔淨寬8米,總寬72.4米。採用8×6米的平面鋼閘門,固定捲揚機啟閉,閘上設寬14米的`交通橋,新建工程管理設施等。現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3、會寶嶺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 該工程預算總投資3000萬元,主要內容為干支渠道襯砌13.355km,渠系建築物88座。本次工程完成後,可改善灌溉面積2.57萬畝,新增灌溉面積1.6萬畝。已完成投資2280萬元,完成橋涵等建築物64座,西乾渠襯砌10.7公里,完成工程總量的76%。

  4、千塘整治及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目前我縣2014年度第一批3座病險塘壩除險加固專案,魯城孫村塘壩、尚巖張莊塘壩、金嶺尚園塘壩列入計劃,孫村塘壩、張莊塘壩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金嶺鎮的尚園塘壩,該鎮尚未決定開工。第二批18座加固塘壩已完成招投標,目前正在施工。2015年度除險加固的4座小型水庫,分別是砂河子水庫、朱後院水庫、下寺水庫、劉山前水庫。批覆總投資304萬元。10月16日完成招標,計劃12月底完工。

  5、移民後期扶持工程建設 一是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中央結餘資金2014年專案,總投資1015萬元,目前工程已開工建設,並完成工程量的85%。二是大中型水庫移民人口自然變化結餘資金專案(2014年度),總投資238萬。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5%。三是完成了移民資金魯城鎮礦區應急供水專案建設進展順利。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中央結餘資金2015年專案2014年度小型水庫移民扶助基金專案正在緊張施工,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6、小流域治理工程 (1)完成2014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縣抱犢崮專案區神山、葦湖小流域治理工程(跨年度工程)及年度驗收,包括整地、植物、小型水利水保、道路、封禁措施等工程建設任務。目前共完成5個單位工程、12個分部工程,2015年4月8日完工,並順利透過年度驗收。已完成投資742.34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92平方公里。(2)完成2014年度第二批牡丹池小流域南片治理工程第二批追加投資214.49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6平方公里,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並順利透過年度驗收。完成2015年度孟淵和灰泉兩個小流域治理工程總投資857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7平方公里,該工程已完成工程計劃的80%。

  7、山洪溝治理工程礦坑鎮青龍河工程投資1087萬元,11月27日開工建設,目前正進行河道開挖清淤,計劃2016年汛前完工。

  二、民生水利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安全飲水工程成效顯著。5月23日,市發改局和市水利局聯合批覆了實施方案,總投資6537萬元,全縣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實施6處工程,其中新建小馬莊水庫水廠供水工程1處,可解決大仲村鎮35個村4.2萬人供水。5處管網延伸工程包括向城鎮水廠、鎮古蘭水廠等五個水廠工程延伸,可解決139個村安全飲水問題。工程於4月1日開工,已完成投資6465萬元,佔總投資的98.9%。其中:完成全部主管道鋪設143.7千米,完成村內管網鋪設450千米,佔設計總長度的92%;小馬莊水廠清水池、大口井、辦公樓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淨水裝置安裝,向城水廠正在進行供水裝置的安裝除錯。

  二是嚴格落實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實現了安全度汛的工作目標。今年汛期降雨量較往年偏少,1—9月份全縣平均降雨總量475.55mm,與歷年同期偏少38%, 截止10月1日,全縣大中型水庫蓄水量1.062億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偏少24%,由於今年汛期區域內未發生特大暴雨,全縣五座大中型水庫,41座小(一)(二)型水庫,124座塘壩、12條骨幹河道,16條邊界排水溝均安全度汛,未有大的水毀工程發生。

  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嚴格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充分認識防汛工作的重要性,落實防汛工作的領導機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規範化管理,突出抓好了區域內水工建築物的巡查。由於降雨時程和地區分佈比較均勻,集中性強降雨少,全縣未遭受大的洪災損失。

  三、嚴格貫徹實施水事法律法規,確保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的順進行

  針對當前水利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認真貫徹實施水利法律法規,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堅決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努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新跨越。一是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嚴格落實“三條紅線管理”,以制度規範和促進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合理利用、節約保護。安裝了智慧水錶,按照市政府的規定提高了水資源費的徵收標準。完成水資源費徵收740萬元。二是以水資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監督、小農水工程管理等為執法重點,積極開展專項執法巡查,確保各類水利工程發揮正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抓手,進一步做好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按照省市水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嚴格依法設定和實施審批事項,創新行政審批服務方式,強化對水事權力的監督制約。四是紮實做好水事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水法集中宣傳活動契機,組織水政執法人員走上街頭,著力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宣傳重點,向廣大市民進行水法宣傳。採取懸掛宣傳橫幅、設定宣講諮詢臺、散發傳單等有效形式,並對前來諮詢的群眾進行了答疑解惑,使廣大群眾對各項水利法規、水環境保護及相關科學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

  四、機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紮實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嚴格考核,促進了水利系統隊伍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業務水平的提高。二是紮實開展了接親連心走訪活動。按照縣委關於開展“結親連心”活動、深化幹部直接聯絡和服務群眾工作的安排,縣水利局及時召開會議部署安排,科學安排時間,克服“三秋”農忙時節影響,集中力量組織人員參與魯城鎮和尚巖鎮“結親連心”入戶走訪活動,實現了戶戶走訪。三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內部約束機制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學習、考勤等規章制度,嚴格考勤,使各項工作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管理軌道。黨建、計劃生育管理、工會、老幹、共青團等工作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雖然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全縣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一是規劃明顯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二是一些老、病、廢工程面廣量大,效益得不到發揮。三是工程建設不平衡,管理不到位。山區水源工程少,平原和灌區續建工程不配套,灌溉“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四是水利投資和相應的組織形式制約了水利工程的的開展。由於是農業大縣、財政困難縣,水利設施歷史欠賬較多,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工程建設隨著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集體退出了水利建設的供給主體,作為欠發達的農業大縣,各類工程都面臨著資金缺位的問題。我縣特殊的南部澇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邊界水患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一大“遠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