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個人讀書心得

細節決定成敗個人讀書心得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細節決定成敗個人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真的很幸運,我有幸看見了著作《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先生,並能聽到他激情洋溢的演講。他講述了一個一個實實在在,或正面或反面的事例講明瞭細節在企業日常經驗管理中的作用。乍聽下好像與我們這個幼兒老師的行業沒多大的聯絡,聽一下這《細節決定成敗》這題目,似乎覺得有點小題大作。可是我聽了他的演講,看見用他的模式管理的團隊,我震撼了,深深的被他的理念所感染了。所以,我在下課的時候買了他著的《細節決定成敗》,同時這次聽課對我自身的意義也是很大的。

  但我覺得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是很容易被感動,也很容易遺忘的。回到家裡還很有興趣的去閱讀,可是上了一天班就覺得不是那麼的感興趣。那書也就扔在一旁,直到我要輪到當教研組長的時候,要開展活動的時候,我想到了它。它的'魅力不是曾經是那樣的感染我嗎?我就把它從我的書堆裡找出來,認認真真的閱讀了一遍。

  書中,不斷強調,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寓偉大於平凡的真理。書中“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在中古,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必須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海河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巔峰之危,而一個細節的講究,可以讓企業鹹魚翻身,可以在談判中力挽瀾於既倒。

  汪中求說如何把細節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認識,第二就是訓練。就是將細節練成習慣。那麼細節是什麼呢?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我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我才能做到為使學習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

  一位名人說得好:“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人的習慣就是一種潛意識。“如果讓你的手下去送貨,你必須考慮5個細節,必須打7個電話;你的業務員訪問經銷商,未開口說話之前,必須做5件事;一個戒菸規定,要經歷5個階段,做了一年的細節,順理成章地全部實現戒菸;這些案例充分說明了當事人做一件事情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就會變成一種潛意識,變成一種習慣。任何一項工程,都可以分解成為無數個細節,無數個細節嚴格執行,使其變成一種習慣。細節就是習慣,優秀也是一種習慣。

  例如:自己今天的學習工作安排有量化嗎?學習的態度端正嗎?所犯的錯及時改正了嗎?記錄本非常整潔嗎?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及時請教了嗎?同樣的問題絕沒有犯過第二次嗎?你明天的學習計劃做了嗎?……。對照自己學習工作,存在著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急待提高,在細節上多下功夫,使自己不斷進步提高。

  我個人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一心兩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歡一口氣學許多東西,但是貪多嚼不爛,即使最後都能學會,也已經搞得自己很疲勞。現在想想,這樣其實並不好,正所謂貴在精而不在廣。如果我一段時期內專注於一種學問,不求博但求精。特別像我們做幼兒園老師。其實這真的是一份良心的活,有時候我們做與不做或者做的細與不細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裡也看不出來,體現不出,但是久而久之,做細了,多做了,你的各方面素質也就不一樣了,你在寫教育筆記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也就不用連線了,你的心裡也裝滿了孩子對你滿滿的愛。你也能善於發現問題,還會去思考並解決問題。因此,說細節決定成敗,也就不是小題大做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