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精選12篇)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精選12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1

  一、自主活動方式:

  1、宣講《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實驗小學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內容和標準。

  2、全校各班級統一形式,建立自主管理與習慣養成相結合的爭星陣地(加上習慣方面,細化)。

  3、值周、衛生根據具體情況,每週養成一個或兩個習慣,加強微格訓練。

  4、透過評比“習慣示範班”為各年級、各班級提供展示平臺。

  5、透過調研和習慣培養研討會,逐步完善習慣培養策略,解決存在的問題。

  6、學校將透過晨會、班會、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板報、主題教育活動等,加強養成性教育,糾正和矯正不良的習慣。

  二、工作要求:

  每位教師從自身做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班主任要做好課前規範學生習慣的準備工作,課後及時總結教育。科任老師在自己課堂上負起教師的職責。班主任和科任做好雙向溝通,及時反饋,形成合力。

  三、具體做法:

  (一)、制定明確規範,強化日常訓練。為進一步規範學生的言行,該校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小學生守則》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研究制定出了《小學學生進校一日常規》,從學生的進校、上課、課間活動等各個方面、各個時段都做了具體的要求和規範。同時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要求邊訓練邊記憶,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求不光從思想上深刻認識,更要求在行動上落實,並由各班的監督員進行監督,形成量化管理細則。行為規範是學生訓練的基礎,各班以條文形式呈現給學生並懸掛張貼上牆,使宣傳教育深入每個學生心中。

  (二)、藉助榜樣力量,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特徵的關係,他們的模仿性很強。如果能透過榜樣把道德標準人格化,使少年兒童在富於形象性、感染性和現實性的範例中獲得難忘的印象,就會對少年兒童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和導向作用。

  1、師長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學生最愛模仿老師,老師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鑑於此,該校要求每一位老師謹言慎行。特別是對教師的言談舉止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從認真守時、文明守法、誠實做人等各方面給學生做出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們得首先做給學生看;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老師們也堅決不能做。比如說課前準備,全校的每一名老師都能做到提前三分鐘到教室前等候,這樣,所有的學生也從來沒有上課遲到的現象。學校裡的每一名老師服裝整潔、大方得體,學生們就沒有穿奇裝異服、留怪髮型的。實踐證明,師長的示範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

  2、開發課程資源,樹立典範。該校有效地利用品社、語文教材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蹟,深入挖掘其精神內涵,在智育的同時,不忘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美育。眾所周知,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經典著作中有許許多多生動鮮明的教育形象。該校開展的古詩文誦讀活動讓學生從《三字經》、《弟子規》等一系列經典中汲取到了榜樣的力量。

  3、創設教育情境,注重環境薰陶

  首先,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應重視創設適宜的環境,不給予重複不良行為的機會。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班風,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和無言的命令,長期約束、陶冶和感染著每一個學生,對集體成員發揮著經常性的教育影響,使人經常處於一種奔放的氣氛感染中,於不知不覺中受著感染和同化,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在這所學校,你會發現從校長到每一名老師到每一名學生都會自然地彎腰撿起地上的一片小紙屑,這就是環境薰陶的結果。

  其次,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三月是學雷鋒活動月,屆時,學校都會組織學生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四月是革命傳統教育月,對學生進行“先烈活在我心中”的教育;五月是勵志了學月,對學生進行“他人在我心中”的教育;六月是健康成長月,對學生進行“祖國在我心中”的教育;使愛國主義教育深入每一名學生心中。

  另外,該校特別重視發揮各種宣傳平臺的作用,班隊會、國旗下講話、牆報、板報都成為加強養成性教育,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的陣地。從而在全校範圍內形成了“以好習慣為榮,壞習慣為恥”的良好氛圍。

  4、爭取多方支援,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家校共創育人環境。學校本著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精神,透過定期召開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老師和家長交流互助,互通訊息,形成合力,做到齊抓共管。

  四、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一)評價細則

  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學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反覆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覆,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覆訓練,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開展競賽活動。

  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範”(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教師、各任課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二)、評價方法

  根據評價細則,養成教育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學生評價、班級評價。

  學生評價:以貼“紅星星”作為評價形式,採取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四種形式,以學生完成分解目標評出學習習慣星和行為習慣星。

  班級評價:班級以“星級班”作為評價形式,根據學生的評價結果評出本班為幾星班級。如:全體學生都得到雙一星,該班為“一星級班”,以此類推。

  五、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週一次情況通報,並透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絡,各方面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孩子受益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小結

  學生的養成教育並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要在工作中一點一點去做,我要努力培養他們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將來能夠適應新的環境打下基礎。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學校德育工作要求,根據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在學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自理能力培養等方面齊抓並進,努力創設一個使學生能愉快的學習、快樂的活動、健康的成長的“溫馨家園”。

  二、工作目標

  1、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全面執行生活管理職能,建立學生自主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在自我檢查各項常規的落實、自主活動的組織、自我困難的克服、學習時間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2、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格培養,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加強個案的分析與追蹤,使學生在誠實守信、感恩孝敬、關愛他人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並能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踐。

  3、重視環境薰陶,努力建設樓層良好的風氣,使學生在團結互助、寬容謙讓、熱愛集體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和表現,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

  三、主要工作要求與措施

  1、隨時做好家校聯絡工作,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援,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

  2、加強班小組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共同做好學生的情感溝通工作。深入學生的心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引導,及時掌控學生的思想狀況與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3、強化樓層一體化管理意識,加強樓層管理力度,堅持每週的樓層全體教師集中交流制度,統一樓層管理要求和管理措施,及時處理樓層的偶發事件,齊心做好樓層特殊生的幫助轉化工作和各類優秀學生的培養與評比。

  四、效果預測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透過開展以上各種型別的教育活動、社會實踐、休閒娛樂等,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應會有所促進,從中還可以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使學生在身心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相信:有付出我們就一定有收穫;有引導學生就一定會進步。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3

  俗話說:“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這也說明了加強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也正如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 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好習慣養成計劃

  我班在好習慣養成教育中提出了“一聲問候,兩個輕聲,三處整齊,四個自覺”的要求,開學初同學們學守則、提要求、訂常規,制定好習慣養成的班級計劃:

  (1)早晨到校時要和老師同學相互問好;

  (2)自覺上好早自習,珍惜時間;

  (3)認真唱好歌,做好廣播體操,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

  (4)課桌裡的學習用品排放整齊,書本、文具等用品應保持整潔、乾淨;

  (5)課間文明休息,走路輕聲,不在教室追逐打鬧,不大聲喧譁;

  (6)保持教室地面整潔,課桌裡無廢紙屑。

  好習慣養成計劃訂出後,對我們的習慣養成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 在行為上引導,反覆訓練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指出的那樣:“心知道該怎樣,未必就能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做去,才可以養成好習慣。”

  於是我在落實開學初制定的六個好習慣時,做了具體分解。如書本文具課桌裡的擺放;個人及環境衛生每週都提出明確可行的要求,並堅持:

  1、反覆強調、訓練,隨時檢查,經常講評,直至形成良好習慣;

  2、認真執行,持之以恆,環環相扣地緊抓下去,有一種不厭其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3、注意抓好典型,反覆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透過循循善誘,以點帶面,逐步有少數人能做到變為多數人擁有,最後匯聚成集體的強大力量,成為集體共有的“財富”。全體同學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終於使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三、 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促進好習慣的養成

  有計劃,反覆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成好習慣。於是我班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設有值日班長記錄表。根據每週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每天有值日班長進行檢查並記錄,班主任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週評比一次,評選文明之星、優秀作業、閱讀之星、等誰達到了評比的要求,就換一顆星,張貼在班級“我最棒”的競賽欄目中,作為優秀小組評比的依據。在表揚的同時,我

  對一些經常要違規的同學也進行一些小小的“處罰”。比如:排隊不能做到快靜齊,就留下來進行單獨訓練;還有不能按要求做到離開教室桌

  面整齊的,及時指出讓其改正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4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習慣,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結合學校實際,特制訂本校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習慣為出發點,以新課程標準和理念為準則,以目前我校學生的思想實際為實踐依據,以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為目的,以有利於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

  二、教育目標:

  透過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訓練,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並以此為突破口,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教育內容: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等為重要的學習內容,著重從學習、禮儀、生活三方面,矯治學生的不良習慣,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文明、預習、聽課、寫字計算、作業、讀記、演講、記日記等習慣。從而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四、工作要求:

  每位教師從自身做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班主任要

  做好課前規範學生習慣的準備工作,課後及時總結教育。科任教師在自己課堂上

  負起教師的職責,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做好雙向溝通,及時反饋,行成合力。

  五、實施方案:

  1、成立學校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組織實施。

  2、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發動全體學生從衛生習慣、健康習慣、文明習慣、預習習慣、聽課習慣、寫字、計算習慣、作業習慣、讀記習慣、演講習慣及寫日記的習慣等十個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不良習慣。並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主題班會,針對學生的陋習找出改正的方法。

  3、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生學習養成教育規定的十種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掌握養成良好習慣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4、定期開展競賽和評比活動。學校組織開展演講、徵文比賽、讓全校學生進行交流學習。

  5、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和總結活動。

  6、加強對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督查。學校養成教育領導小組要經常深入到班級,檢查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7、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各班以點帶面開設好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

  8、培訓學生骨幹,透過評比“習慣師範生”為各年級,各班起模範帶頭作用。

  9、典型引路,起到示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提高執行好習慣的自覺性,做到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六、總結、評比

  學校期末評選出優秀班級和優秀學生,表彰優秀集體和個人,推動好習慣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由養成生活好習慣推向養成學習好習慣和社會好習慣,把學生的好習慣進一步推廣到家庭、社會。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本期我班的工作將繼續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校“懂禮貌、守秩序、負責任、有愛心”的12字育人方針為重點,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少先隊大隊部工作計劃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學習、紀律、衛生為目標;以班隊會和課堂教學為主要渠道,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全方位培養,發揮我班小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培養孩子們的現代素養,結合本班實際開展創造性的活動,突出我班特色。

  二、班級現狀分析:

  我班有63名學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33人。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我班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班級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班集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正逐日加強。他們都能講文明、有禮貌、愛學習、愛清潔、講衛生,遵守各種規章制度,能以“七、九、十”的相關要求約束自己。但部份孩子的永續性不強,易出現反覆現象,具體表現為:規則意識不強,偶有違反各種規章制度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早到校,上學不佩戴紅領巾,樓梯間亂跑,下課追逐瘋打,桌椅亂放等現象;個別學生團隊意識淡薄,愛我行我素。

  三、班級養成教育目標:

  1、貫徹落實“不給別人添麻煩”主題教育活動,培養有現代文化素養的小學生。

  2、抓好養成教育,主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禮儀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環保教育,愛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健立健全班幹部,指導班幹部開展工作,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水平。

  4、加強各科教師之間的聯絡。

  四、工作措施:

  1、走近學生,瞭解學生,關愛學生 ,讓學生喜歡各科老師,喜歡這個班集體,培養團隊意識,強化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

  2、組建班幹部,特別是值周幹部和語、陣列長的選拔和培養。

  3、強化常規養成教育。(七、九、十)

  4、利用朝會課、班隊課,學校大型活動進行安全教育。

  5、營造良好班級氛圍,互相競爭,共同進步。

  6、抓好個別學生的教育,積極開展家教活動,召開好家長會。

  7、建立班級養成教育評價機制,開展“我為小組添光彩”活動,評選班級優秀小組。

  8、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五、各月工作重點及安排:

  二月份:

  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1、制定工作計劃。

  2、提出常規教育,重點愛護環境,熱愛學習,注意安全,遵守紀律。

  3、組建班幹部,宣佈職責,實行輪流制度。

  三月份:

  培養學生學會感恩,做有愛心、負責任的人

  1、為別人做一件好事。(雷鋒紀念日)

  2、“三八:婦女節這天為媽媽做一件事。

  3、3月12日植樹節時,鼓勵學生進行植樹活動。

  4、上下樓梯主動靠右行,路隊整齊,不給別人添麻煩。

  5、進行安全教育。

  四月份:

  鼓勵學生從經典讀物中吸取養份,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意識。

  1、佈置閱讀經典讀物:主題是古詩詞背誦、科普讀物的閱讀。

  2、加強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動手操作(摘抄)方法的指導。

  3、抓好寫字教學,做到“提筆就是練字時”,熱愛祖國文字。

  4、進行安全教育。

  五月份:

  積極開展“我是優秀少先隊員”“科技小明星”活動,爭取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榮譽。

  1、開展“我是優秀少先隊員”系列評比活動。

  2、科技小發明,評選科技小明星。

  3、為“六一”慶祝做準備。

  4、進行安全教育,特別是防水、防暑工作。

  六月份:

  給學生學期成果展示空間,提出期末階段的學習任務。

  1、各項評比活動結果及作品展示。

  2、組建“一幫一”學習小組,幫助期末複習。

  3、經典閱讀成果展示;朗讀比賽。

  4、進行期末複習動員。

  5、進行安全教育。

  七月份:組織好期末迎考工作。做好假期安全教育。

  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我們要把功夫花在平時,抓細節,抓小事,使教學和育人相結合,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6

  習慣是從小培養的,好品質就是在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形成的。本學期,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校建立"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契機,以研究圍繞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勞動習慣為根本目的,制定如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6人,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多數學生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內容:

  每月養成教育側重點

  九月份:文明禮儀(待人接物、講究衛生、文明路隊等)

  十月份:熱愛學習

  十一月份:熱愛讀書

  十二月份:熱愛勞動(堅持鍛鍊、積極參加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力爭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臺中加分,並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需聯絡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裡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後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櫃子、講桌等擦乾淨、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

  3、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習組長等小幹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如利用教室的班級之星、作業展示欄等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範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以此激勵學生爭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堅持"每日一問制度"。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以此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如可以在課前、課後、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後說"記著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說"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說"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說"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說"走著,別跑"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本學期,我一定會下大力氣、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基。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學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透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透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透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三、教育內容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文明、學習、生活三個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四、工作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識。

  利用班會課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並提出要求、訂常規,明確全校的奮鬥目標,建立我校全面的科學的行為規範養成的管理制度。

  2、環境薰陶,儒染行為。

  重視班級的環境薰陶,努力創設良好的風氣,使學生在團結互助、寬容謙讓、熱愛集體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和表現,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學生陣地,如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手抄報、等以及結合學校的“班級達標”和班級的“爭章創星”活動,一週一評選,從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學生中評選出“文明標兵”、“禮儀之星”等等,讓學生從身邊的人和事,從集體當中受到教育,從而產生“我能行”的感受,透過循循善誘,以點帶面,逐步有少數人能做到變為多數人擁有,最後匯聚成集體的強大力量,成為集體共有的“財富”。

  3、強化訓練,內化行動。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為了落實好習慣的養成,每週提出明確可行的要求,並堅持:

  一、反覆強調、訓練,隨時檢查,經常講評,直至形成良好習慣。充分利用“班級達標”人員的檢查,反覆召開會議,尋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方式方法,加大評估力度,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

  二、認真執行,持之以恆,環環相扣地緊抓下去,有一種不厭其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覆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完善評價,促進發展。

  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有計劃,反覆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成好習慣。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設有值日班長記錄表。根據每週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每天有值日班長進行檢查並記錄,我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週評比一次,誰達到了評比的要求,就換一顆星,張貼在班級“我最棒”的競賽欄目中,作為“爭章創星”評比的依據。

  每個周,根據學生日常的表現,透過自評、小組評、班主任推薦、等方式評選出“班級之星”。並根據本週的班級爭星情況,評選出“行規優秀小組”。學期結束再從每月的“行規優秀小組”中評選出本學期的“文明示範組”。這樣,把學生個人的行為表現與班級集體的評優結合起來,使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處於集體的輿論監督下,使學生能比較自學地遵守規範。

  養成教育儘管是老話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片新領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夠開創養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8

  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在的小學生,對他們影響最大的生活環境有兩個,其一是家庭環境,其二是學校環境。學校環境尤為重要。

  作為科學老師的我,要重視學生的科學習慣的養成。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如何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情感,真正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用發展變化的視角去理解科學的成果,這是擺在每一個小學科學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對小學生至關重要,它將為後繼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開始,是外界資訊輸入的視窗。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需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看見了”不等於“觀察到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往往歸功於科學家細緻的觀察結果。

  要引導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對事物進行觀察,把零碎的,看上去並不關聯的孤立事物放在整體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中對《生物與環境》的觀察,要將動植物的知識綜合起來,進行全面地觀察,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聯。同時,要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同一事物。如對一個蘋果的觀察,如果同時使用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去感覺,其觀察效果顯然更全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尤為重要。

  二、培養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小學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又是科學學習的核心,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透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養,才能實現科學本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然而,不少學生沒有養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儘管他們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可能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很少有父母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他們會毫無保留地將答案告訴孩子,惟恐孩子聽不明白。進入學校後,不少教師在教學中也是“絞盡腦汁”地將知識透過語言、演示實驗等方式傳授給學生。或者學生只是機械地照著教師指定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地依樣畫葫蘆,沒有探究性思維活動的參與,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於從老師或家長那裡“省時省力”地獲取知識,缺乏主動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學科學教育應首先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遇到問題,不依賴老師,自覺主動地去探究,自主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培養動手又動腦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中小學科學教育倡導“做中學”,其實質是透過科學學習養成“動手動腦”的學習習慣,在“做”中發現,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感悟,“動手”只是一種手段,會“動腦”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往往是樂於動手,但不善於動腦,面對眼前的各種實驗器材,往往盲目地急於操作,實驗中也只顧“熱鬧”,看不到“門道”。所以科學教育要養成學生動手與動腦結合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動手之前要明確動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決的問題,預測可能獲得的結果,制定實驗方案,即動手之前先動腦。活動中要提醒學生手、腦、眼、鼻、耳多種器官的並用,要及時捕捉事物的細微變化,善於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直觀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

  四、培養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常常得不到預期的結論,甚至得到的結論是偏謬的,對此,教師既不要指責學生,使之失去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和信心,也不要急於否定和糾錯,因為得出了與眾不同的結論,是給探究者提供反思認識的好機會,學生在探究中經歷失敗未必是壞事,如果老師能用賞識的眼光積極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並耐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審查反思,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反覆實驗,重新成功,學生會收益很大。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善於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正確看待“失敗”,使之成為獲得鍛鍊和發展的契機,透過總結反思,使學生在成敗中皆受益。

  五、培養善於開發利用科學資源的習慣

  小學科學具有豐富的課程資源,而教材只是課程實施的一種文字性資源,它不是課程的全部,教師要引領學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學科學用科學。然而現實中,大多數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家庭捨得為孩子的學習投入,在家長看來,支援孩子學習科學,就是大量地購買課外科技讀物或科技音像資料,而開發孩子智力,就只會採用購買智力玩具的途徑。長此以往,孩子們養成了唯書本而學,唯現成用具而用的被動學習習慣,不會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更談不上去開發生活資源學科學。

  總之,擔負科學啟蒙任務的小學科學教育,養成小學生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比獲取知識的多少更為重要,它將決定著學生後繼的科學學習,追求科學甚至會對他們一生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9

  一、目標:

  以黨的十六字方針,以德育科研為龍頭,全面實施“課題帶動整體工作”的思路,整合社會資源,運用各種教育載體,努力探索加強學校道德教育的新途徑,加大落實力度,以德育人,以習慣養成為切入口,以校園常規管理為抓手,認真開展小學生養成教育、努力提高課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營造良好的校園道德環境,培養適應21世紀發展的社會主義的文明、健康的接班人。

  二、工作重點:

  (一)、以省級課題“小學生的養成教育”為主課題,開展養成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班主任可根據班級及自身情況自訂課題:推薦研究課題:

  小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培養和研究

  小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和研究

  小學生文明交往習慣的培養和研究

  (二)、以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逐步完善我校各項德育常規,透過晨會課和班會開展“十分種”課堂常規教育活動,加強禮儀訓練和行為體驗,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繼續加強對教師和各班級對《新星成長記手冊》和《成長手冊》的監控管理,充分發揮手冊的作用。

  三、具體工作內容

  加強課題工作的落實,做到“六抓,六個一”

  1、抓學習,研究一個成果----班主任上交研究論文。

  (1)學校做到重視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經常組織班主任工作研討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和案例分折,經常進行工作經驗交流,並進一步加強指導,提高業務水平,使工作達到規範化、方法藝術、教育多樣。

  (2)每位班主任確定課題並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每月研究一次工作,並做到有計劃、有主題,有主講人,有記錄。

  2、抓制度。嚴格執行關於學生行為習慣的各項管理制度。

  3、抓科研隊伍,形成一種氛圍------課題組成員主動提高自身素質,做到“能說會道”。

  4、抓養成,建立一個標誌-------常規管理先進班

  堅持養成教育,習慣培養,堅持開展紅領巾監督崗、廣播操記分員等注重德育實踐、行為訓練,透過課前十分鐘,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習慣培養。

  (1)十分鐘小課中要讓學生在明“課堂常規”的基礎上,進行行為方式的反訓練,透過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即興表演、小品等方式,進行反覆強化訓練,還可結合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習慣教育。

  (2)常規教育是對《小學生守則》的細化,各年級可根據學校下發的《常規教育要點》課程內容在對學生進行常規培養的同時針對本年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貫徹落實。

  (3)根據我校養成教育的要求,繼續進行常規管理先進班的評比,主要從學校一日生活常規:進離校、晨讀、課間活動、課堂常規、聽廣播、班級衛生、班級文化、財產保管等方面進行評選。

  5、抓調研,點燃一個亮點------推廣班級特色工作

  為進一步深入瞭解班主任工作及學生情況,樹立各方面典型,本學期每月將對一個年級進行跟蹤調研。

  調研內容:班級常規教育特點,學生習慣養成情況,班級學困生情況,班級衛生管理情況,班級小幹部工作情況。

  調研形式:座談,問卷,隨班聽課等。

  調研反饋:根據每月調研情況在班主任會和學生全體會中進行宣傳表彰,推廣各班有特色的工作,表彰有進步的學生,從而為學生創設更加寬鬆愉悅的教育環境。

  6、加強學校、家庭的聯絡,加強家校的聯絡,做好家訪工作,提倡上門家訪,規範家長學校,與街道、居委形成合力,利用德育共建單位的有力資源,組織學生深入社群,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形成校內外學生德育的網路,共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全面執行生活管理職能,建立學生自主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在自我檢查各項常規的落實、自主活動的組織、自我困難的克服、學習時間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2、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格培養,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加強個案的分析與追蹤,使學生在誠實守信、感恩孝敬、關愛他人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並能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踐。

  3、重視環境薰陶,努力建設樓層良好的風氣,使學生在團結互助、寬容謙讓、熱愛集體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和表現,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

  三、主要工作要求與措施

  1、隨時做好家校聯絡工作,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援,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

  2、加強班小組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共同做好學生的情感溝通工作。深入學生的心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引導。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

  宣傳教育階段

  1、學校成立“好習慣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組長:常青

  負責人:常立秀於騰文

  成員:李君張振俠陳丹魏津全體班任

  2、成立由大隊部負責的紅領巾文明監督崗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監督和管理。

  3、全校動員,人人參與,結合本校實際,尋找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確定教育重點,做到統一要求,統一佈置。

  4、要求低年級學生會讀並知道《八個學習習慣》及《七個一分鐘》中的內容要求。

  5、在學校中開展讀書評比活動、演講比賽活動、預習筆記評比、篩選資料評比、閱讀寫字評比等多項活動。

  第二階段:實施操作階段。

  (一)制定實施計劃

  1、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並以班級為單位召開主題隊會,選出急需克服的前3個陋習。

  2、指導隊員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範》等檔案,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自己的計劃(克服這些陋習的具體措施)

  3、學校少先大隊結合各中隊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確定教育重點。

  (二)引導隊員以實際行動向這些陋習發起挑戰

  1、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

  2、設立解決問題信箱,請有經驗的老師和能幹的隊員,為“陋習”會診,幫助他們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檢查督導,進一步鞏固成果

  1、進行演講比賽選出優秀學生和班級進行表彰。

  2、進行徵文比賽並根據比賽情況給予表彰。

  3、對學生的日記、讀書筆記、詞語積累、預習筆記進行檢查和評比。

  4、學校設立督導崗,及時糾正學生違反好習慣的行為。

  第三階段:進行總結,評選表彰。

  1、各級部、班級評選“小隊標兵”。

  2、學校召開好習慣教育活動情況彙報會和經驗交流會。評選“星級班級”和優秀班主任。

  3、表彰優秀班級和個人,推動好習慣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由養成生活好習慣推向養成學習好習慣和社會好習慣,把學生的好習慣進一步推廣到家庭、社會。

  常家小學本學期養成教育工作推進日程

  9月:大課間訓練

  10月:3—6年級日記評比

  3—6年讀書筆記評比

  1—6年演講比賽、學習積累評比

  11月:學習積累展覽

  閱讀能力測試

  12月:1—6年作業評比

  學校作業展覽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11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素質。本學期,我們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抓住建立“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機會,以養成良好的禮儀、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為根本目的,制定了以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景

  這個班有65名學生,包括39名男生和26名女生。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大多數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常常無法控制自己。他們喜歡在課堂上講話或做一些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許多行為習慣需要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資料:

  月度教育重點

  9月:禮貌禮儀(待人處事、注重衛生、禮貌車隊等)

  10月:愛的學習

  11月:愛的閱讀

  12月:愛的勞動(堅持鍛鍊積極參與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努力做到“明確要求,具體指導”。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第一,寫作規範。第二、高精度。第三、按時完成。第四、及時修訂。用這四個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做出判斷,在評價平臺上加分,並在全班展示,鼓勵自己,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有必要聯絡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指導,引導和訓練同時進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為學生從語言到行動樹立榜樣。比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地上的垃圾和紙屑。下課後,把歪歪扭扭的桌椅整理好,把櫥櫃和書桌擦乾淨,放在教室裡,讓學生從無意識的模仿逐漸走向有意識的行動。

  3、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對學生進行監督和提醒。例如,應培訓一些小幹部,如安全檢查員、文具安置監督員、值班班長和學習組長,以監督全班學生的學習、生活、風格、日常生活和其他情況,指出不良習慣並幫助他們糾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來激勵孩子,調動他們的進取精神,幫助他們養成習慣。例如,使用課堂上的班級明星和作業展示欄來表揚一些行為良好的學生,並對行為不規範的學生進行提示或批評。以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5、堅持每日查詢制度。引導學生在中午放學前五分鐘問問自己:學習、課間生活等活動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好,哪些方面應該糾正。引導學生學會反省言行,調整行為。

  6、不斷加強,不斷滲透。如果你可以在課前和課後的任何場合,在樓梯入口和團隊中新增提醒。下課後,說“記得收拾書包”,“別忘了把桌椅放好”,“把學習工具放在課堂上”,“提醒你要快速、安靜、整齊地排隊”,“說”上樓下樓時保持正確,輕輕地走“說”走,當團隊解散時,不要跑。

  小學生養成教育計劃 篇12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改進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可以為學生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下面就簡單談談自己在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上的一些做法。

  一、訓練法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我認為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

  訓練法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從概念開始,而是從實踐中體驗和訓練出來的。一些大道理一時半會兒很難被他們理解,但是,在訓練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體會到好習慣的益處,慢慢就理解了。這時的習慣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們會受益終身。訓練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心環節,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在訓練中我做到三個結合:

  (1)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後是非常愉快的,可養成的過程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需要戰勝許多困難,經過許多練習。特別是對已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要矯正就更需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同壞習慣作鬥爭才能形成,在訓練中要強調“反覆”、“嚴格”四個字,不怕麻煩。如:要求學生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要經過多次嚴格訓練,反反覆覆,迴圈往復。聽到口令,教師數三下,“聲落、動止、隊形成”。慢了,提出問題,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揚,反覆訓練。如有小動作專門訓練1分鐘無小動作。不過光“苦練”還不行,要把“苦練”與“趣練”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畢竟年齡還小,如果一味單調訓練他們就煩了,因此在訓練中把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由於我班學生的視力不太好,如在訓練學生正確的五姿(坐姿、立姿、寫字姿勢、舉手姿勢、讀書姿勢)時,我採取趣味訓練,在班上找小榜樣,開展“請你象他這樣做”的有趣活動,在課前或課中適當的時間,請小榜樣做出一個正確的姿勢並說:“請你象我這樣做,”同學們立刻學做,並說:“我就象您這樣做,”反反覆覆經常不斷,學生很有興趣。為了進一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教師要及時更換小榜樣,使學生進一步在有趣的活動中強化訓練,養成姿勢端正的好習慣。

  (2)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

  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導過細,而對小學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制定了四條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格式正確、三、正確率高、四、按時完成。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給予等級評價,開展一日無錯題活動。經常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為了明確要求,我制訂了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走開始,隨時都要給予指導。另外,從學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觸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接、發東西、說話等不太有禮貌,我就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給大人遞東西,如何接發本冊,如何說話。我班的地面是地板磚,易髒,不好搞衛生,我就教學生如何保持衛生,擦班內的死角、掃地……雖然是四年級的孩子,但他們都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地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培養習慣必須具體指導。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裡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3)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說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我對學生的紀律、衛生、文明行為、學習用具、等情況每日與家長聯絡,做到“天天查、週週評、月月總結”。開展“爭葉子”評比活動,評出紀律標兵、文明禮貌標兵、勞動小能手……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把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如果學生把道德規範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絡,對照評價,這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

  二、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動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主要是正面引導,講故事、看圖片等生動形象的辦法提高認識。中年級要給予典型示範,用榜樣去激發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進行價值判斷,同時配合以高水平的說服教育。另外,說服教育要注意藝術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動激發動機。如我班有的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做事不專心、磨蹭。針對這一現狀,我請做作業快的同學針對一天的學習和活動談體會和感受,並請做事慢的同學嘗試,使他們嚐到甜頭。由於把說服教育與趣味活動結合起來,學生積極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現象減少了。

  三、榜樣示範法

  在培養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法也尤為重要。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範,是行為規範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麼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孩子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準要求自己,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我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好的班級禮貌表現、組織紀律、集合、列隊、升旗、課間活動和放學排路隊等,直觀形象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較快、比較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另外,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對學生的行為發生影響,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時在具體的培養中滲透著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關鍵環節,只有抓好這一環節,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地培養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