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建議書7篇

學校發展建議書7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建議書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當建議書是面對領導和有關部門時,可以中肯地提出自己對對方工作的意見和自己的建議。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發展建議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1

  一、完善重點學科建設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學科點溯源於傳統的植物學專業和植物生理學專業。上世紀90年代後期,根據國家對二級學科目錄的調整,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學專業和植物生理學專業合併,使植物學學科點從原來以傳統植物分類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發展成為具有多研究方向的學科。重點學科對於學院的教學發展十分地重要,例如獸醫學院的預防獸醫學科就是透過發展一門重點學科來帶動更多的優秀學科。

  二、加強建設專業

  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是加強專業建設的依據,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加強專業建設、最佳化專業結構,是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林學院的優秀專業如園林專業繼續加強建設,其它專業也要努力建設,這些都十分地重要,學院應該加大專業基礎(經費投入教學條件建設)和師資力量的建設。

  三、加強建設教學實習基地

  建設實習基地作為高校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加強對學生實習的教育指導。也就是要建立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精、作風好的指導教師隊伍,在實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既要教育學生樹立吃苦精神和敬業精神,又要在業務上對他們進行有力的指導,同時還必須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

  四、繼續豐富學生生活

  學生工作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繼續完善團委學生會的工作。例如在今年四月份由林學院團委學生會舉辦的華南農業大學第五屆模擬導遊競賽。知識型的競賽活動,可以倡導當代大學生健康時尚的生活,陶冶大學生的情操,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風采和相互學習交流的舞臺。因此要加強學生組織建設,豐富學生生活。

  五、舉辦更多的科技創新活動

  能夠充分發揮科技、人才、教育和資訊優勢。大學生科技活動重在可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素質和創新意識,使大學生充分參與和體會科學研究的過程,加強學生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原創意識與誠信意識的培養。此外,還需要加強組織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學院在大學生科技活動中作用的發揮。

  本人覺得一到三點的建議適用於學院,而第四和第五的觀點則學院和學校都需要去改善。希望以上建議能對學校、學院的發展起到作用。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2

  學校的建設有完全的一面,也有不完全的一面。

  完全的是有運動設施,如乒乓球檯,羽毛球,籃球場,跑道等。學校的建設也有不完全規範的一面:如,教室沒有讀書一角,教室應該在一角設一個圖書一角,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和知識量。圖書一角可以擺一些,作文類、科普類…….這一類書;進餐不是很規範,我覺得學校中晚飯應該:把班上的人排成隊走到食堂進餐。這樣就可以改掉一些同學不吃飯的習慣。可以保證學生每天有一頓正餐,減少學生的零食量。學校也應該多設一些進餐視窗,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排隊擁擠,插隊。讓學生多吃正餐不吃垃圾食品,可以防止學生小小年紀不得胃病!!!!

  學校的操場也應該擴大的學生的活動範圍,把跑道改成塑膠跑道,避免學生滑到不受傷。每天至少讓學生鍛鍊一小時,“我運動,我健康”。學校的教室也應該多設一些名言警句,好提醒學生每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來學校是讀書不是來玩的。

  校園的文化建設是豐富多彩的,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3

尊敬的學校領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入校時,還是年幼無知的我們;眨眼間,已成為了少年。在母校度過的光陰,我們永遠不會忘懷。在最後的一個月裡,我要為學校提出一些建議。

  學校的圖書館雖然是開放的,但是,開放的時間卻太少了,一個星期,只有一節課。“書不是能借回家看的嗎?”是的,書的確能借回家看,但是,看書快的人,兩三天就能夠看完一本書,接下來該怎麼辦呢?“可以和同學交換看呀!”可萬一那個人把書弄破了,怎麼辦啊?這個又怎麼講的清呢?

  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議供參考:

  1、一天之中,第一次下課能夠給某幾個班借書,第二次下課換幾個班,這樣就不會導致書看完後,得等很久才能借書。

  2、把每一本書都貼上條碼,把紅外線掃描器、條碼系統結合。同學只要選好書以後,刷一下書上的條碼就可以了。有了這些,老師就不用一直在圖書室裡登記了。

  3、還要有吐卡機和放置檢查門,借好書後,吐卡機吐卡,帶著卡走出檢查門。一旦發現有人沒有登記就把書拿走後,檢查門會立即攔住他。這樣書就不容易被偷走了。

  4、把圖書室列入班級包乾區,這樣就不用老師管著衛生,教室也能幹乾淨淨的。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沒有了書,人類就缺少了一項重大的財富。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好書,還要愛護書,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圖書館的。

  建議人:xxx

  20xx年x月x日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4

敬愛的校長先生:

  您好!

  您對我們學生十分照顧,也十分關心,還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好的環境,既可以認真專一地讀書,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讓我們度過了一個開心而有意義的童年。這真是以身作則啊!我想對您說:“謝謝!”但是,我覺得學校管理上還有一些漏洞。

  第一,課間餐的數量。每次,課間餐管理老師分好後,就走了。課間餐都是由學生去拿的,有些調皮的孩子就會偷偷地那一個吃,或者是有的班的同學,從別的班那兒那幾個放自己班的桶裡,使得有些班的同學沒有吃到課間餐。我覺著點做得不夠好。

  第二,訂閱書刊的數量。每學期積極訂閱書刊當然是好事。但是,有些同學訂並不是為了看書,而是為了玩送的玩具,所以有些同學一訂就是十幾本。而且,這樣會形成攀比的心理。有些同學就會想:別人都訂十幾本,我一本不訂,好像很沒有面子,更顯得我家很窮。

  第三,營養午餐質量。多次,我在吃午餐的時候,不是菜裡有條蟲子,就是飯裡有隻螞蟻,還有幾次,盤底有蜘蛛網。所以我認為中餐質量要改進。

  針對以上意見,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增強課間餐管理,一定要有老師在場,如果有同學沒有課間餐的話,老師要及時添補。

  二、控制訂閱數量,班主任讓同學們最多隻能夠訂三本,不能多訂。

  三、讓廚師加強責任心,認真洗菜、洗米、洗盤,這樣就不會出現蟲子了。

  我希望學校能夠使用我這份建議書!

  建議人:xxx

  20xx年x月x日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5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這又為中職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機遇。大力發展中職教育,是國家今後一項長期的政策。但目前中職學校存在著“招生難、教學難、管理難、就業難、生存難”等問題,離國家的職業教育發展要求尚有很大距離。而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很多中職學校仍然沒有走出以前的招生、教育教學和管理模式,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探索和實踐做得很不夠。面對中職教育的嚴峻形勢,我們應該進行冷靜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與其說中職學校面臨著存亡危機,不如說中職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中職教育如何以質量、特色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確定位其培養目標,構建辦學模式,最佳化專業設定,以提高中職學校的辦學質量與辦學效益。這是當前中職學校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亟待我們進行思考與探索。如何辦好中職教育,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構建的中職教育模式要科學

  要實現培養目標,必須摒棄傳統的中職學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辦學封閉、管理過死、專業面窄等弊端。中職教育應把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放在首位,尤其要綜合考慮人才的擇業、生存、競爭和發展素質的培養;注意對他們進行責任心與使命感的教育,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競爭能力、就業創業能力的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既有敬業精神,又有創業潛能的新世紀人才。具體的措施如下:

  1.活化辦學機制,因材施教,實施多層次、多規格的培養模式。中職教育的主管部門應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允許部分有條件的中職學校實施同門進、多門出、多層次、上下分流的三級(普高類、中職類、高職類)的“雙學籍、雙文憑”培養模式。應在統一招收初中畢業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願的原則;既可按普高模式培養,也可按中職模式培養。

  按普高模式培養學生,在前兩年的普高課程學習結束後,又可根據學生自願的原則,再次分流。不願意參加高考或高考未被錄取卻又想讀中專的,根據個性特長選定專業,再按中職模式培養。繼續中職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考核合格後拿中專文憑;成績優秀的,按高職模式培養;這種因材施教的三級培養模式,不僅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開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達到人盡其才的目的。

  2.中職培養模式的構建,應立足於“前一年打基礎,後兩年育專長”。中職前一年按“必需”、“夠用”原則,最佳化課程結構;使中職學生具備“寬專業、厚基礎”的知識水平和基本技能。尤其要加強英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本地區經濟建設的需要。後兩年根據市場經濟人才需求預測提供的資訊,確定專業方向;按需增設專門化的選修課程。

  精選課程內容,強化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並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和擇業的可能性,進行專門化方向的崗位實習,以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上崗能力。提倡“一個文憑多個證書”,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實操訓練,使中職學生具備專業大類必須具備的操作技能和專業知識水平。

  (二)、中職教育的專業設定要合理

  中職學校如何應對當前職業教育的嚴峻挑戰,應採取什麼措施進行改革和發展,這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課題。

  1.專業改革應堅持“寬口徑,多方向”原則,培養“複合型”人才。“寬口徑”專業的課程結構優點是:彈性強、有後勁、上手快、轉崗換崗適應性強,即使學生畢業前與崗位技能要求有一定的距離,但配以“多方向”輔助,即在同一專業中,針對就業市場分解出若干個專業方向,供學生畢業前一年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愛好,選擇一個專業方向,以完成上崗前的技能準備;也能使學生畢業後有較廣的擇業途徑和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

  2.專業增設應注意“創特色,揚優勢”。中職學校各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和辦學特色。因此,增設專業應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開發本校已有專業基礎相近又有前途的專業;特別是目前其他中職學校沒有而社會又急需的專業。應充分利用中職學校現有的場地、裝置、師資,根據本專業的發展趨勢力創特色,形成區域性優勢和“名牌”效應。

  3.專業建設應“長短結合,軟硬兼施”。長線專業建設要立足於“基礎牢,信譽好”,即應擁有合理的師資結構基礎,寬厚的課程體系和最佳化的課程結構基礎,且在社會上要有“拳頭”專業的良好信譽。短線專業建設要立足於“靈活、適用”,即辦學靈活,能依市場經濟的變化而變化,能起到補充、輔助“長線”專業的作用。在專業設定研究、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要捨得花錢,要開闊視野,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要重視這些“隱性資產”的建設與管理。這樣才能發揮“一流硬體”作用,培養出“一流”人才。

  (三)、中職教育的改革力度要加大

  中等職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業分配,這就要求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思路必須是以市場需要為中心。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和效益、滿足市場需要是當前中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勢下,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走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和增加學生的就業崗位,提高其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1、教法改革——突出教法的適用性。正確認識當前學生現狀,教師要儘可能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型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鳴溝通,資訊反饋暢通,思維活潑流暢,創造精神湧動”的最佳意境。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層次中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其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2、課程改革——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和實用性。中職教育專業和課程必須根據地方及企業需要設定,只有當中職教育滿足了地方和企業需要,才能得到支援;有了支援,中職教育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課程的基礎性是強調傳授給中職學生的普通文化知識以及專業基礎知識,實用性是強調傳授中職學生專業技能;既能為中職學生長遠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又為中職學生畢業後的謀生提供幫助。當中職學校受到歡迎時,中職學校也就有了發展的原動力。

  3、學校建設改革——突出校企合作訂單式辦學。由於職業技術教育對師資、裝置要求的特殊性,單靠職業學校本身是難以解決師資和裝置需要不斷更新的問題的。只有透過聯合辦學的方法,才能解決;校企合作進行訂單式辦學已是大勢所趨。校企合作期間,企業可以參與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培訓活動,為合作學校提供專業師資、實訓裝置,並接受中職教師和學生進行見習和實習。這樣既解決了職教實訓條件差的困難,又為幫助學生實現由實習到上崗的“零過渡”奠定了基礎。

  中職學校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創出“名牌產品”。要根據本校的優勢,依據專業設定的近期和遠期規劃;按照“緊貼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充分考慮學校辦學條件、辦出特色”的原則,確定作為學校的拳頭專業和特色專業;使學校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辦學質量上不去,人家也不會找上門來;中職學校也只有靠提高教學質量,打造教育品牌才能吸引和留住學生。希望在我校領導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藝術幼兒師範學校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20xx-x-x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6

敬愛的校長先生:

  您好!

  您對我們學生十分照顧,也十分關心,還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完美的環境,既能夠認真專一地讀書,又能夠自由自在地玩耍,讓我們度過了一個開心而有好處的童年。這真就是以身作則啊!我想對您說:“謝謝!”但就是,我覺得學校管理上還有一些漏洞。

  第一,課間餐的數量。每次,課間餐管理老師分好後,就走了。課間餐都就是由學生去拿的,有些調皮的孩子就會偷偷地那一個吃,或者就是有的班的同學,從別的班那兒那幾個放自我班的桶裡,使得有些班的同學沒有吃到課間餐。我覺著點做得不夠好。

  第二,訂閱書刊的數量。每學期用心訂閱書刊當然就是好事。但就是,有些同學訂並不就是為了看書,而就是為了玩送的玩具,所以有些同學一訂就就是十幾本。而且,這樣會構成攀比的心理。有些同學就會想:別人都訂十幾本,我一本不訂,好像很沒有面子,更顯得我家很窮。

  第三,營養午餐質量。多次,我在吃午餐的時候,不就是菜裡有條蟲子,就就是飯裡有隻螞蟻,還有幾次,盤底有蜘蛛網。所以我認為中餐質量要改善。:

  針對以上意見,我提出以下推薦:

  一、增強課間餐管理,必須要有老師在場,如果有同學沒有課間餐的話,老師要及時添補。

  二、控制訂閱數量,班主任讓同學們最多隻能訂三本,不能多訂。

  三、讓廚師加強職責心,認真洗菜、洗米、洗盤,這樣就不會出現蟲子了。

  我期望學校能使用我這份推薦書!

  此致

敬禮

  湯XX

  XX

學校發展建議書 篇7

  尊敬的校長:

  我來學校已經一年多了,對於咱們學校的辦學理念非常欣賞。但是應校領導要求,提幾點我的拙見。

  一、硬體設施需更加完善

  要想發展,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設施沒必要太前衛,只要是能用就足以。我校校址處於農村地段,老式的教室、特別是有的教室地板磚都碎了,有的'教室水泥地面已經坑坑窪窪的,不能及時修補。 樓道里每逢下雨就漏雨,已經有兩年之久了。這樣的學習環境,怎能為學校帶來好的發展呢。辦公室裡的電腦基本不能啟動,好多老師為了辦公,自帶筆記本。可是一辦公室裡只有一根網線,遠不能滿足老師們辦公的需求。凡此種種,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且有礙於學校的教育教學,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有效培育。

  二、教育教學管理需更細化

  我校在這學期重視教育教學管理,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我認為只抓課上與實訓課的質量是不夠的。至少一個月一次正規的技能鑑定,才足以督促學生學習,給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與實訓課的質量也會提升的。我校學生難管理,對學習沒興趣。但是他們對專業課還是很重視的,大部分同學都重視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我校的雙週達標計劃很好,可是測試由任課教師隨堂考,教師重視,學生不重視。理論業知識最好有試卷形式的試題,這樣學生與老師都會為測試結果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的。其他實訓類課程的作品及測試最好能留底,為學生建立測試檔案,這樣在學生中間就會自然地形成一種學習風氣。學生們一路收集自己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悅。真正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

  三、對老生的管理比新生鬆懈

  我校似乎形成了新生好管理,老生不好管理的現象。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可能是新生來了,忙於新生的管理而放鬆了對老生的要求。這樣老生在新生面前似乎有了一些“特權”,雖然第一學期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新生特別期待變成老生。我覺得對老生違反紀律的懲罰要比新生嚴厲,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因此也方便了學校的整體管理。學校有了良好的風氣,發展便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四、合理管理培訓學生會成員解放老師

  學生會,是學生中處於領導的一個階層,需要品學兼優的學生骨幹,可是我校學生的水平不高。就需要我們的管理與培養。晚自習學生會查自習,做的很好,可是,自己的學習時間與完成作業的時間呢。每班裡都有教師,由教師維持紀律,此時學生會的作用發揮的作用就不夠大,兩個晚自習都在教室外面逗留可以說是對學生學習時間的一種浪費,也會使學生會的成員變得懶散。我認為應給學生會成員留一間教室做值班室,晚自習查課之餘可以看書,寫作業,學習,也方便老師監督學生會成員的學習情況。學生會成員的素質上去了,管理學生的水平提升了,從而解放老師,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專業知識,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管理。

  五、提高師資素質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提高師資整體素質,培養“雙師型”教師勢在必行。一、根據市場需求新設專業的教師要及時引進;二、把本校現有部分教師送出去進修深造,以培養“雙師型”教師;三、讓所有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可向外面請師傅傳授,也可以校內教師能者為師,互教互學,共同提高。透過以上措施,我校的師資素質定能產生質的飛躍。

  六、收集各種事件的良好處理方案。

  我校的學生難管理,突發事件很多,有的班主任年輕,教育管理經驗不足,遇到難管理的學生沒有辦法,無從下手,只能摸索前進,錯過了管理時機,不但不能把班級管理好,而且還為學校的安定團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如果我們每次都把各種經驗積累成冊,供班主任借鑑相信我們會成熟的更快的。那麼,我校的發展也會更加和諧,更加平穩。

  不知道這幾點意見合理不合理,是我的拙見。最後祝願我校越辦愈好,生源滾滾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