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建議

高校畢業生就業建議

  促進就業,關鍵問題是什麼單位用人,用什麼樣的人,並透過哪些渠道輸出,政府職能部門能否把它做細做實。

  一、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截止目前,我縣庫存高校畢業生13128名(博士3名、碩士121名、本科4986名、專科8018名)。根據近年來就業情況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1、就業思想老化誤導。多少年來人們心中形成了只有進公家門才算就業的老思想,也就是進了政府的機關事業單位、國營企業才視為就業。一般私企都不願去,總覺得政府最可靠,哪怕是政府臨聘的1500元的公益性崗位也覺得比私企強,想盡千方百計進公家門的思想大大抑制了青年學生外出務工和自我打拼的念頭。

  2、高校擴招負面效應。當初國家迫於農民進城壓力,為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擴大高校招生,私立大學如雨後春筍,本科以下院校進出口管理鬆散,好多學生雖然是大學畢業,可以說只獲得了一張文憑,既進不了機關事業單位,也進不了工廠,只能入人才庫。

  3、用人渠道不暢。一些駐靖企業,新能源電力公司,不要說行政管理和技術層面,就是實踐操作工也沒招聘1名。近幾年只有延長集團能源化工廠招用了高校畢業生70名,工商行、建行、農行、中行、信合、長安銀行透過就業見習留用櫃員52名,縣天然氣公司透過就業見習留用8名,私企和透過其他途徑進入企業未曾統計。

  4、創業條件較差。我縣儘管透過小額擔保貸款等專案扶持了一些私企,但真正長遠發展成型的也沒有幾家。一個剛從校門出來的大學生,在上學期間就花了家裡好幾萬元,出來再發展實體,有的家長沒錢,就是有錢也對他們自主創業沒有信心。再加上近幾年經濟發展不景氣,對一個既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生意經驗的人來說,自身和家長心裡都沒底,所以也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

  二、促進就業的幾點建議

  1、解放就業思想,轉變就業觀念。現在人們的就業思想和觀念仍停留在財政買單上,創業意識淡薄。我認為世界上最難做的工作就是思想轉變工作,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政府要引導人們轉變思想觀念。看到人才庫裡的庫存量大,迫於社會壓力政府根據需求開發一些公益崗位,這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壓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他們等、靠、要的就業思想。其次,政府要教育引導家長讓自己的孩子長大,不要阻止孩子們不服氣的想法和做法,放開讓他們闖一闖,花點時間和金錢鍛鍊一下孩子,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歷練歷練,從現實中接受教育,在居安思危中產生壓力,在壓力下萌生自謀職業的'想法,徹底改變我們北方人依靠父母的觀念,多向江浙人學學。

  2、搭建創業平臺,搞好創業服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政府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所在是牽線搭橋,而不是把每個人安排到自己想要去的崗位。政府應每年拿出一定資金,建立和完善我縣的就業孵化基地,也就是為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創業場地、小額貸款、專案推介、市場論證、專家指導、成果展示等創業服務平臺。創業孵化基地是國家2015年提出的。目前只有榆林、定邊、神木建成創業孵化基地。為了不浪費國家財力人力,實實在在搞好我縣孵化基地建設,我覺得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結合我縣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礦產資源優勢,整合現有可利用的孵化創業場地;二是整合培訓機構,採取按需集中培訓;三是組建專家團隊,搞好市場分析與預測;四是加大資金投入,搭建成果展示平臺,引領大眾創業。力爭使我們的高校畢業生穿上一件“量身定做”的一技之長外衣到社會實踐中實現自己的願望和夢想。

  3、疏通用人通道,打造合格人才。我縣企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中省市駐靖企業,二是天然氣公司和建設服務領域的企業及作坊。大型企業用人都是直接到相對應高校招聘,專業技術員也是直接從職業技術學院招錄。因此,建議政府積極協調並參與他們的招聘工作,以就業見習和人才招聘為契機,同等條件優先靖邊籍學生,積極主動地與用人單位簽訂用人合同,根據企業用人指標政府可採取送出去和請進來辦法進行打造,向企業輸送合格人才。

  4、營造創業環境,引導自謀出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是解決問題的精準做法。我縣是農業大縣,建議政府從農、林、牧、副、漁等各個部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建規劃組,統籌合理規劃我縣農業綜合發展專案,並透過實踐論證引進相關產業,用創業成功典型引導他們創業。讓大學生留在自己的家鄉發展。對農村有地、城裡有房的高校畢業生,我們根據他們的創業需求和創業基礎,可以透過小額擔保貸款的辦法予以扶持。對確實無法創業的農村精準扶貧戶和城市低保戶,政府再採取公益性崗位辦法予以解決,這樣我們就形成全方位多層次促進就業的立體模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