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參考」
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參考」
對學校提建議是為了學校發展得更好。那麼該如何寫建議書呢?以下為大家分享的是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1】
芸芸眾生,唯獨爾等無法自醒,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
不管在何等時代乃至時間,事物都有它的惰性,但是一個學校的發展卻有它不同的理論機制,不可能因為某事物而影響;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對我院建院以來的近十年的發展成果與經驗的總結,深刻認識到,體制機制的不斷髮展創新是促進學院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制度建設是學院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更帶有長期性、根本性、穩定性。
過去,學院的制度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還存在著差距。一些機制體制隨著現實條件的改變逐漸變得不符合、不適應,需要廢除或修改;一些制度本身不十分完善,需要進一步修訂。完善體制機制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環節,是鞏固學習實踐成果的有力保證,是學習實踐成效的具體體現。學院工作建議如下:
1、完善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以師資為主體的學院建設;堅持幹部群眾公開平等化、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擇優聘任各方英才,揮其所長;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
2、規範程式。雖然學院的有很多程式都是按章辦事,中規中矩,但也可靈活掌握,不必死搬硬套,把程式簡單化,分級教化,二級領導下放一定實權,更好的處理學院事物,節約人力資本。
3、科學管理。每年採取末尾淘汰制,完善教職工年度考核辦法,設立學院業績貢獻獎(和科研無關)將其納入學院常規獎勵專案,引導教職工積極工作、無私奉獻。
4、適時教育。每個星期不能走形勢上的學習教育,每季每人交一篇學習或工作心得,必須手寫(長期面對電腦,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拋之腦後)寫得好的獎勵發表,不好的繼續努力。增強每位老師的文筆能力。
5、注重活動。不能光任課教師出去參觀學習,每人的知識豐富面不能光在書本或電腦上,都有開拓視野的權力和義務,學院的發展不可能光靠任課教師就能獨撐大旗,輔助人員的能力也不容小視。
6、分配製度。堅持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原則,正確處理分配與積累的關係,進一步完善院內津貼分配製度,構建具有動態、激勵和約束特點的院內分配機制。完善現有的教師工作量計算辦法,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基本工作量及獎酬金,加大激勵力度。
7、 增強實效。要學會做狼的團隊;狼道,是以弱勝強的不敗之道,生存第一,永遠的危機與鬥爭意識。規則第一,永遠的服從與執行意識。團隊第一,永遠的合作與大局意識。忠誠第一,永遠的感恩與犧牲意識。道是理想:狼道理想是內部各盡其能,各就其位、各行其責而一致對敵;對外,是以弱勝強,以小欺大,頓頓有肉吃;對己,謙虛謹慎,苦練內功,隱忍而成器。道是規律:狼道規律是弱者必被強食,適者才能生存,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自然,不能是道了。道是原則:對內管理,誘之以利,驅之以法,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對外進攻,圍而攻一,以攻為守,殲敵必滅,百折不撓;對己:斷腿強身,危機強志,嘗膽強心,全力以赴而強力。只有做到這些,我們學院才能有必勝的把握,全體教職工團結一氣一致對外,讓自己學院做強做大,生生不息。
8、深化改革。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辦學主體多元化、形勢多樣化,充滿生機的辦學體制。改進非義務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完善優惠政策,鼓勵公平競爭,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入我們學院。
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2】
我來學校已經一年多了,對於咱們學校的辦學理念非常欣賞。但是應校領導要求,提幾點我的拙見。
一、硬體設施需更加完善
要想發展,要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設施沒必要太前衛,只要是能用就足以。我校校址處於農村地段,老式的教室、特別是有的教室地板磚都碎了,有的教室水泥地面已經坑坑窪窪的,不能及時修補。 樓道里每逢下雨就漏雨,已經有兩年之久了。這樣的學習環境,怎能為學校帶來好的發展呢。辦公室裡的電腦基本不能啟動,好多老師為了辦公,自帶筆記本。可是一辦公室裡只有一根網線,遠不能滿足老師們辦公的需求。凡此種種,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且有礙於學校的教育教學,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有效培育。
二、教育教學管理需更細化
我校在這學期重視教育教學管理,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我認為只抓課上與實訓課的質量是不夠的。至少一個月一次正規的技能鑑定,才足以督促學生學習,給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與實訓課的質量也會提升的。我校學生難管理,對學習沒興趣。但是他們對專業課還是很重視的,大部分同學都重視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我校的雙週達標計劃很好,可是測試由任課教師隨堂考,教師重視,學生不重視。理論業知識最好有試卷形式的試題,這樣學生和老師都會為測試結果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的。其他實訓類課程的作品及測試最好能留底,為學生建立測試檔案,這樣在學生中間就會自然地形成一種學習風氣。學生們一路收集自己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悅。真正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
三、對老生的管理比新生鬆懈
我校似乎形成了新生好管理,老生不好管理的現象。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可能是新生來了,忙於新生的管理而放鬆了對老生的要求。這樣老生在新生面前似乎有了一些“特權”,雖然第一學期沒有表現出來,但是新生特別期待變成老生。我覺得對老生違反紀律的懲罰要比新生嚴厲,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因此也方便了學校的整體管理。學校有了良好的風氣,發展便是很自然地事情了。
四、合理管理培訓學生會成員解放老師
學生會,是學生中處於領導的一個階層,需要品學兼優的學生骨幹,可是我校學生的水平不高。就需要我們的管理與培養。晚自習學生會查自習,做的很好,可是,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完成作業的時間呢。每班裡都有教師,由教師維持紀律,此時學生會的作用發揮的作用就不夠大,兩個晚自習都在教室外面逗留可以說是對學生學習時間的一種浪費,也會使學生會的成員變得懶散。我認為應給學生會成員留一間教室做值班室,晚自習查課之餘可以看書,寫作業,學習,也方便老師監督學生會成員的學習情況。學生會成員的素質上去了,管理學生的水平提升了,從而解放老師,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研究專業知識,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管理。
五、提高師資素質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提高師資整體素質,培養“雙師型”教師勢在必行。
一、根據市場需求新設專業的教師要及時引進;
二、把本校現有部分教師送出去進修深造,以培養“雙師型”教師;
三、讓所有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可向外面請師傅傳授,也可以校內教師能者為師,互教互學,共同提高。透過以上措施,我校的師資素質定能產生質的飛躍。
六、收集各種事件的良好處理方案。
我校的學生難管理,突發事件很多,有的班主任年輕,教育管理經驗不足,遇到難管理的學生沒有辦法,無從下手,只能摸索前進,錯過了管理時機,不但不能把班級管理好,而且還為學校的安定團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如果我們每次都把各種經驗積累成冊,供班主任借鑑相信我們會成熟的更快的。那麼,我校的發展也會更加和諧,更加平穩。
不知道這幾點意見合理不合理,是我的拙見。最後祝願我校越辦愈好,生源滾滾來。
學校發展意見和建議書範文【3】
人們一講起某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就會想起這所學校,這才是品牌學校。就象品牌企業,它必然擁有某種核心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才算名牌企業,才可能塑造名牌形象。因此,我建議,我們要大力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工程,從內涵上發展我們學校的文化力,提高學校的文化內涵,促進學校的持續發展。無論學校規模大小,將均能有所為,有所成就。
1、校長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學校。
2、要確立適合自己學校實際的發展領域和目標。根據教師實際和地方文化特點,重在縱向比較發展,關鍵要看看自己是否在發展,再跟人家去比較差距和異同,有時也可以模仿的。
3、以科研為平臺,長遠規劃發展方案。以語文的作文教學特色為例子,制定長期的發展規劃方案,要開闢學生生活體驗基地,全體語文教師要廣泛研究作文教學,創辦學生刊物,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激勵機制,如發表、獎勵等。
4、長抓不懈,積累豐厚的文化積澱。學校只有經過長期的文化積累,學校的文化底蘊才能深厚,才能讓學校成為出人才出大師的地方。對教師來說,經年累月的學校文化積累和研究實踐積累,為教師的研究發展提供了基礎,為將來成為這個領域的教育專家打下堅實的基矗換句話說,只有擁有豐厚的文化積累,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傑出的名師,而教育專家不是培養出來的,只有在肥沃的教育文化厚積的土壤上才能發育出來。
一、對改革的認識
1、要強化發展和改革的意識,這是當務之急,儘管我們唱著改革之歌,但我們仍是“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我認為目前學校工作的關鍵是要強化職工這方面的意識。就周邊學校的發展速度看,我們面臨很不妙的形勢,我們學校職工平均年齡偏高,知識老化,思想比較保守,我們學校招生生源困難等都處於不利的地位。雖然我們在進步,但別人比我們進步得還快,所以我們還要加大前進的步伐。
2、召開關於學校改革和發展研討會,至少召開行政人員會議。透過研討,在行政會人員中形成關於學校形勢及發展的共識。
3、發展是學校生命之所在,改革是促發展之關鍵。改革必須來真的下實的,要有相當的大動作,而不是修修補補、旁敲側擊。改革需要勇氣,有時候需要置領導個人的榮辱利害於度外,需要我們做出必要的犧牲,需要我們冒一定的風險,甚至需要我們承擔失敗的責任。
4、我們要創造改革的條件,我們要敢為天下先,我們要推動形勢的發展,引領時代的發展,而不能等和靠,不能因大氣候不具備而裹足不前。
二、我們的責任與重擔
經過這短短十幾年的建設,包括這次普九的投入,我們城中發展迅速,我們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績。這些既是我們驕傲,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責任和擔子比過去大了許多、重了許多。我們不能停滯不前,我們要發展、要超越。依據我們現有的條件,走具有城中特色的發展之路,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辦一所人民信任的學校。
三、特色辦學
(一)、特色辦學的理由
1、讓有特長的學生髮揮特長,因材施教。這個道理很簡單,不詳說。
2、社會需要體育、音樂、美術人才,包括師範的和非師範的。特別是後二者。社會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消費水平、消費方式也在較快的變化中。這些變化中包括體育健身、藝術欣賞和消費及人本身藝術素質提高的需求的較快增長。我們要前瞻性的自覺地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3、發揮學校體育、音樂、美術教師的專長,人盡其才。我們學校還有一些專長教師。
4、促進學校的發展,增加學校的活力,活躍學校的氣氛,提高學校的品位,營造更好的融洽的育人環境。
5、方便學生紀律管理。把學生吸引到體育、音樂、美術的愛好上來,邪門歪道自然就少了。學生的管理,應該重在“導”,而不是“壓”和“堵”。
6、辦得好可以吸引生源,提高升學率。
(二)特色辦學的措施
1、首先,也是當務之急,要形成共識,作出決策,明確為學校的辦學方向之一,最終成為學校組織意志。
2、具體措施。如果決策為學校的發展方向之一,再集體討論,集思廣益,制定具體措施。
四、家長會與教師家訪
(一)、現狀和問題
學生管理難,這是個棘手的現實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管理與家庭管理的脫節。一個學生落後,甚至走上邪門歪道,往往是鑽了學校與家長資訊不通的空子。比如學生個人私自曠課,進網咖等問題。就與此有很大關係。學生借學校收費之名義,向家長要錢,亂花錢,也是同樣的原因。
(二)、必要性和意義
因此,大力加強學校和學生家長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其意義很大。建立雙方的經常性聯絡,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條件和可行性。
現在,交通條件和通訊條件的根本轉變,為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經常性聯絡,提供了現實的可能。交通方面,摩托幾乎家家都有、三輪車不少,公共交通四通八達,幾乎延伸到了每一個自然村。通訊方面,固定電話、手機在農村也越來越普及了,更不用說城鎮。
(四)、措施
1、重點物件,定期聯絡、經常性聯絡。如每週1次。
2、非重點物件,不定期聯絡。
3、教師家訪。學校有這方面的規定,班主任老師家訪也比較勤,應該說很辛苦,學校可否給予適當鼓勵(包括物質上的)。每位班主任每學期對本班學生的家訪,可邀請行政人員、任課教師同訪,對重點學生,必要情況下要不定期,經常性家訪。
4、家長會。最好,每學期每班都能舉行一次家長會。
總之,上述建議,考慮也欠充分,只希望對學生的教育、學校的管理有一點作用。對學校整個教育教學乃至學校的名望形象的提高等,都能有點好處。
僅屬個人之管見,有許多不妥之處,敬請斧正並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