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結題報告

高中英語閱讀結題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英語閱讀結題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課題的提出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資訊的能力,它有助於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瞭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閱讀也是人們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主要手段。”我們認為學好英語的關鍵在語感,因為語感是語言的靈魂,而語感的獲得又與閱讀休憩相關。因此,要學好英語,有必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感到學生由於接觸和使用英語的時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為其終生髮展奠定基礎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課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研究》的開展,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有利於教師進一步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就是要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課程觀和學生觀,突破接受學習的定勢,探索引導學生英語閱讀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閱讀教學應“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所謂探究性閱讀,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透過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閱讀獲取和運用的一種學習方式。

  3、有利於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閱讀教學課堂從封閉走向開放,體現用英語做事的教學思想。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閱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資訊,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資訊,進行資訊處理的一種形式。”英語閱讀包括了朗讀和默讀。但主要是藉助視覺進行默讀。默讀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方式。默讀要求把注意點放在理解語言單位上,速度較快。現在的中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導致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與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其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限制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所謂的語言因素是指字母、單詞、習語、短語和語法規則等。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新句式時,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思路混亂。其次,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除了作業中的閱讀練習,從來不主動閱讀課外材料。再者,學生對閱讀的內容缺乏深層的理解。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是保證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資訊輸入,因此聽和讀是學習英語能否成功的關鍵。但現有條件下,依靠聽力輸入畢竟有諸多限制,而閱讀則是可行和可靠的。現行英語教材,重視了聽說能力的培養,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讀和寫技能的訓練。因此,有必要對小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訓練進行探討與研究。外語教學心理學認為,閱讀是一個認識和言語交際的過程,也是極為複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閱讀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讀者對語言資訊理解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假如教師只是讓學生讀文章,做練習題,朗讀,而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都是違背閱讀心理規律的,勢必影響閱讀教學效果,也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言學研究成果。語言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譯,是一個input(輸入),decoding(解碼),output(輸出)的過程。聽和讀是輸入,說和寫是輸出,但只須達到一定的輸入量,才能保證更好的輸出。從而高效率地完成我們學習語言的目標。而大量的閱讀正是語言輸入轉為輸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我們古人也早就總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有益經驗。可見閱讀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了。

  三、課題研究主要目標和內容

  (一)課題研究主要目標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和發展是英語課程標準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透過研究,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構建一套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掌握基本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並深受學生喜歡的閱讀教學模式。

  l、總體目標:鞏固和擴大詞彙量,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逐步形成他們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善於、樂於瞭解異國文化,拓展實踐空間,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2、分級目標:六年級能透過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詞的含義。正確運用工具書理解文中的單詞、片語;能通讀簡單的故事、短文,正確理解大意;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描述所讀的語言材料。七年級能正確流利地進行朗讀;能從文中找出有關資訊,理解大意;藉助工具書,提高理解的準確度和閱讀的速度;能根據故事情節改編表演。八年級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所學對話,短文以及與教材難度相當的對話,短文;能夠正確理解所讀故事,短文的大意,能從文中找出有關資訊;能夠運用簡單的閱讀技巧來提高理解的準確度和閱讀的速度。

  二)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我們在進行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解決高中學生大閱讀如何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能力的培養等問題。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考慮語言的難易程度,內容是否符合兒童的年齡與興趣,是否吸引學生。同時儘量與新課標英語的任務型教學相結合,注意形式與內容的搭配,逐步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閱讀材料。

  研究高中英語閱讀課的課堂教學的實施內容:

  (1)擴大學生閱讀數量。我們的社會進入了資訊的社會,每天都有大量的資訊需要我們去接收去處理。所以學生有必要擴大自己的視野、活躍自己的思想。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學生有必要進行擴充套件閱讀,增大自己的閱讀量,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面,儘可能多地擷取資訊來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不斷跟上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

  (2)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閱讀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學生們的與讀書平。只有掌握正確英語閱讀方法,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我們的研究就是選擇一些簡便易行、成效顯著的閱讀方法向學生推薦,使學生的閱讀活動有方法可依憑,能增進他們取得良好閱讀效果的信心。略讀、默讀、跳讀、掃讀、猜讀等方法。

  (3)訓練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人們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順利而有效地完成閱讀活動的能力,是一種特殊的認知能力。蘇霍姆林斯基稱閱讀能力為“掌握知識的技能”,小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就如拿到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就能受到美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同時也能在閱讀中大量吸收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課題著重研究如何培養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方法首要在於選擇讀物,要從易到難,逐步增加難度;

  其次是對理解程度的要求要適當,對同一篇讀物,隨閱讀遍數的增加再進而提出進一層的理解要求,使學生經過幾遍閱讀之後達到較好的理解程度;第三是對閱讀速度的要求,要逐步訓練,使學生掌握略讀、默讀、跳讀、掃讀、猜讀等方法,以增進閱讀的速度。同時,要讓理解與速度得到很好的`協調,和諧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和物件

  (一)研究的方法

  1、觀察法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外在行為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從而直接感知和記錄學生對所學閱讀材料的興趣、理解程度、掌握情況等。

  2、實驗法

  根據實驗目的,對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模式分年級進行不同的設計、探索,並將不同課堂教學現象做記錄、分析,尋求最佳的教學模式。

  3、案例分析法

  對比較典型的閱讀教學的材料進行分析,或對課堂案例進行微格研究,直觀地體現研究情況。

  (二)研究的物件

  九中高中一,二,三年級學生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

  1、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向校長建議的:“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多給教師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2、組織理論學習,提高研究者理論水平。只有學習才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要想提高研究者的理論水平,必須豐厚研究者的理論積澱,所以加強理論學習成為所有參與研究者的自覺行動。05年10月我們在網上學習有關的課題材料,發動教師積極學習與交流研討,不斷提高英語教師們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加深對課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課題基本理念的理解,掌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第二階段:初步試驗階段

  1、全面普及課題基本理念。

  ①課堂調研活動:課題組根據所申報的課題研究的內容,開展了一次全面的課堂教學調研,瞭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瞭解教師所帶班級的學生髮展狀況,幫助教師進一步加深對課題理念的理解。

  2、教學現場研討活動:課題組在第一階段調研的基礎上組織部分教師開設公開教學,開展課題研討活動,提高課題理念的運用水平。

  3、階段研究成果收集:開展優秀案例、課題研究經歷故事、課題研究經驗論文評選活動。

  (三)第三階段:中期試驗階段

  1、開展校本研討:開展校本研究活動,主要形式包括:開設研究課,組織聽課、評課,開展優秀案例分析,撰寫心得體會等。提高課題理念的滲透運用水平,尋找課堂教學的共性。

  2、學校專人負責課題研究的組織協調工作,並制定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理論學習,蒐集、整理有關學習材料,建立課題研究資料庫,營造全員參與,分工協作的課題研究氛圍。實驗教師要認真鑽研課題的支撐理論,學習教育科研的方法論述,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每個月至少在校內主持一次課題專題研討活動

  3、跟蹤分析,實時指導。課題指導小組對實驗班開展實驗跟蹤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採取措施,予以理論引導與實踐指導。

  (四)第四階段:成果採集階段,進行結題總結:蒐集整理資料,對課題研究及實驗情況進行全面總結,結題申報,彙編課題研究成果性文章。

  六、課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理論成果

  1、進一步驗證了“利用閱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在教學研究中,我們透過啟用學生與文字相關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閱讀經驗和審美經驗呈現閱讀內容,安排教學過程。透過積極調配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審美經驗去理解把握新的閱讀物件、審美內容,激發學生打破原來的審美認知,建立新的認知關係,提高閱讀的熱度,引領閱讀的深度拓寬閱讀廣度,提高了學生閱讀審美認同能力,課堂因此而充滿了生命活力。

  2、營造“理解、寬容、平等”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特定的教學主體越是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就越可能理解學生,體貼關懷學生。在認識維度上,教師要允許學生“誤讀”(有差別的讀),倡導“創讀”,不要總是要求學生以教師自己的標準“解讀”。課堂上教師善於營造儘可能“理解、寬容、平等”的對話平臺,認真傾聽,並樂意接受這種誤讀的啟迪,將之作為教學資源加以開發利用,柔和介入,溫情點撥。學生會更好地把握自己閱讀的合理性,從而避免出現過度解讀與文本價值的背道而馳現象,又能適時地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擴大閱讀視野,提高閱讀品質。

  3、調整學生的閱讀視野的主要依據。

  (1)學習目標。奧蘇貝爾認知同化理論認為:“動機是引發認知學習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認知學習的結果。教師的職責是使學生對認知本身感興趣,最好的辦法是讓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認知結構之間有適當的距離,這對引起認知內驅力最為有效。”學習目標在閱讀活動中起定向作用。有了目標的定向,就能使教學華中求實、亂中求序、雜中求精、勞中求逸。

  (2)學生心理特點。學生的閱讀心理與其年齡特點相符合,喜歡生動的情節,看重閱讀過程中的快樂體驗。教師要根據教學實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運用各種合適的策略,不斷地調整學生的閱讀方法,讓學生處在閱讀的亢奮狀態。

  (3)個別差異。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閱讀要求和欣賞水平並不能等同起來,教師要研究每種智力型別的學生的思考方式,學習風格上的差異,併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就能使每個學生成為成功的、有效的學習者。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精心呵護學生這種難得的閱讀興趣,並給予充分的理解與肯定,保護學生的閱讀熱情,至於這樣的閱讀需要是否合理或者說正確我們暫且撇開不談。然後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對文字內容的直接興趣轉化為間接興趣,即為提升個體的英語素養而閱讀,為提升個體的審美情趣而閱讀,為提升個體的生活觀而閱讀。

  (二)實踐成果

  在教學研究中,我們感到應根據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師生互動型策略

  這種策略有助與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係融洽。它的特點是:教師匯入,學生感知→學生精讀,教師講解→鞏固操練,內化語言操作過程:

  (1)教師可以透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閱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併產生要閱讀的興趣。(2)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片語的含義與用法。還可以設計一些YesNoquestion或簡單的Choice。這一步要求學生反覆閱讀,仔細體會。(3)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複述等憑藉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學生容易理解,看起來也並不感吃力。接著老師就文章中的語法點、時態稍加點撥,學生很快掌握,在表演時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穿插一些閱讀材料和PEP教材中的內容和句子結構。

  2、主動參與型策略

  它的基點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特點是:自讀理解→交流討論→小結鞏固這種教學策略比較適合高年級,一般選擇的閱讀材料語言難度不大,接近他們PEP教材中所學的內容,並儘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3、自主開放型策略

  這也可以稱之為彈性閱讀,以課外讀物為本,進行閱讀教學。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級使用。可以有兩種安排:一是騰出課堂教學的1/3時間用以自讀,教師提供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材料自由地閱讀;二是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興趣愛好,是課堂所學的延伸。英語閱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使學生逐漸獲得獨立閱讀英語的能力。透過廣泛地閱讀慢慢摸索一些技巧,如:我們如何讀懂謎面,猜出謎底呢?

  七、課題研究的結論與反思

  我們在實踐中,根據新課標的知識體系、語言結構以及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選擇了配套閱讀材料,並在不斷改進調整中。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意願,並不斷完善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我們隨機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在學生們認真答題後,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學生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認識明確,但不少學生並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還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

  (2)大部分學生都認同透過閱讀的途徑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非常明確課外閱讀的目的就在於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語言感覺。

  (3)課外閱讀的效果是顯著的,學生已經懂得運用一定的閱讀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

  (4)男、女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女生在許多方面都優於男生。

  (5)課外閱讀活動與學生成績之間也存在相關性,但具有年級特點。其中,閱讀習慣對於三個年級學生的成績都呈顯著性相關。

  所以透過英語閱讀學習,我們認為我校每位學生都有了不小的收穫。透過英語閱讀學習,孩子詞彙量猛增,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英語的理解能力提高了,透過閱讀技能的培養,語感也增強了,學生對英美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家長對我們英語閱讀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都相當滿意,並鼓勵我們繼續實踐和研究下去。

  當然,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目前還不是很成熟,有待於總結和提高。針對工作中的不足,我們會盡快使它完善。以後在英語閱讀教材的選擇上能考慮到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更多地給學生進行語言輸入,尤其是英美文化知識的提高,為學生更好地感悟語言而努力。我們還將繼續深化閱讀教學的實踐和研究,在已取得的教學模式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如何在課堂上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加語言的輸入量。我們相信,經過不斷的調整最佳化閱讀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我們的閱讀教學研究一定會更加完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