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臺民生滿意站所自查報告

氣象臺民生滿意站所自查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氣象臺民生滿意站所自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我縣的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色產業地不斷擴大,特色農產品地不斷拓廣,這也對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近年來,我臺始終秉持“需求就是工作方向”的理念,以“提高氣象業務能力、增強氣象服務效力”為主題,結合全縣農業發展特點,積極拓寬氣象為農服務領域,著力破解制約服務農村的難題,有效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現將有關服務工作報告如下:

  一、深入調研,科學規劃,提升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的針對性。

  氣象服務特色農業,調研是基礎。離開調研,就難以掌握特色農業氣象需求第一手資料,易使氣象服務內容和百姓需求脫節。我臺針對特色農業門類多的情況,在全縣6鎮3街道試點開展了“一鎮一品”和“一鎮多品”特色農業服務,利用“無會服務周”、蹲點服務、專題調研為契機深入農村基層訪問、座談,問需於農、發現問題、收集資料。在此基礎上,我臺每年制定《縣主要農作物氣象服務要點》,對全縣13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氣象服務敏感點進行調查分析,根據作物在不同生長期對溫度、溼度、水分等要素的臨界要求,按月將當月天氣基本情況、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主要服務特色產業、服務對策和責任部門詳細列入工作規劃,使氣象服務特色農業更具針對性、更加科學化。

  二、完善隊伍,健全制度,提升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的可靠性。

  為使氣象服務能更好地深入基層,今年我們在原有由本局業務人員組成的服務團隊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團隊”的概念,組建了包括本局人員、鄉鎮氣象協理員、農業大戶在內的大團隊。同時,我臺還大力完善培訓、交流、考核等機制,吸納氣象協理員成立農村應急搶險隊伍,併為每位鎮級氣象協理員配備數碼相機。統計顯示,三年來,依託紮根農村、貼近農戶、熟知農事的優勢,全縣氣象協理員以“預警員”、“監測員”、“聯絡員”、“維護員”、“傳遞員”角色在服務特色農業中發揮了顯著作用,直接幫助農戶增收近5940萬元。

  三、立足農村,拓展渠道,提升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的`實效性。

  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的落腳點在農村基層,成效體現在農村基層。因此,我臺不斷創新服務特色農業的形式,豐富服務內容。20xx年,我臺建立了全縣種養殖戶服務資訊庫。依託省“農民信箱”系統,將全縣農業種養殖大戶納入其中,透過手機簡訊直接為農戶提供一周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農事提醒等氣象資訊服務,使農戶能夠及時、合理安排農事活動。20xx年,根據全縣扶持精品特色農業的總體部署,我臺又試點開展了氣象為農服務聯絡卡制度,選擇示範性好、帶動力強的農業合作社和農村種養殖大戶開展點對點氣象服務,構架起了縣氣象臺與基層合作社和農戶間直通的橋樑。目前,我臺共與11戶農業大戶和48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聯絡。在這些合作社和農業大戶的示範引領下,農村種養殖戶應對不同天氣能力不斷增強。

  四、面向基層,強化宣傳,提升氣象服務特色農業的指導性。

  長期以來,農民氣象意識不強,主動應對惡劣氣候能力薄弱是影響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近年來,我臺科技服務人員面向農村基層,廣泛開展宣傳活動,著力轉變農民“靠天吃飯”的被動思維為農民“看天吃飯”,指導農民依據天候變化,採取主動措施防災減災,發展特色農業。我臺服務人員充分把握“3.23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週、安全生產月等有利時機,主動作為,緊緊圍繞農事安全生產、氣象災害防禦等氣象科普主題,進鄉鎮、下村居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走訪活動。近三年,我臺共開展下基層宣傳活動20次,累計發放各類科普宣傳資料9000餘份,宣傳面覆蓋了全縣所有鄉鎮、街道。防災減災就是增收成為廣泛共識,全縣農業因災損失逐年降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