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

關於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範化解災害風險,築牢安全發展基礎”。多多掌握防災知識,做到防患於未然,關鍵時刻,就會多一份生命保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歡迎參考。

  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1

  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三個“防災減災日”,為提倡減災從身邊做起,增強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動員社群的每個家庭、每位成員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工作,同時加強防範和應對災害風險的意識和技能。新街口街道北門橋社群於5月13日下午,組織了近80餘位居民在社群三樓活動室,開展了以“減輕社群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為主題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中,北門橋社群防震減災宣傳員利用社群遠端教育平臺,播放了相關地震抗災宣傳教育片,並向參加人員詳細講述了地震的防禦與減災、地震波的型別、地震震級大小等地震基礎知識,並透過大量的事例和圖片介紹了國內外各種災害的情況,以及減輕災害的重要方法。從災前的必要準備、震時的避震應注意的事項、災後如何進行自救互救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社會公眾防災避災常識。

  隨後,在“防災減災知識有獎競答”互動環節中,居民們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回答對的.居民還領取了社群精心準備的小禮品。

  透過此項宣傳活動的開展,積極營造了濃厚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氛圍,並調動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使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促進我社群居民安全意識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


  

  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2

  按照中國氣象局和黑龍江省減災委關於做好2021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要求,黑龍江省氣象局緊密圍繞活動主題“減少災害風險 建設安全城市”,提前準備,精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一是制定科普宣傳活動方案,組織全省各級部門圍繞提升城市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增強城市抵禦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等,開展主題鮮明、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報刊、網路、影視等多種形式多角度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利用新媒體向公眾主動推送各類科普資訊,在微博“龍江氣象”上發起防災減災日科普徵文、答題活動。

  二是依託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基地,突出部門特點,加大向公眾開放力度,開展特色活動,吸引公眾參與,加快推動全省5個防災減災科普示範社群的建設,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普基礎設施綜合能力。

  三是近日省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衛東做客省政府政務訪談欄目,就有關城市防災減災、公共氣象服務、氣象現代化建設等內容,線上進行權威解答,為公眾解疑釋惑,傳遞氣象聲音。

  四是氣象與多部門聯合開展科普宣傳活動,透過發放科普資料、展板宣傳、專家講解、問卷調查、現場體驗等多種形式,力求活動更“接地氣”,深入瞭解公眾防災減災需求,進一步提升科普宣傳活動效益。五是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加強對科普資源的集約和整合,在省局網站等開闢科普專欄,吸引公眾線上線下廣泛參與,營造良好的科普宣傳氛圍。

  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3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三個“防災減災日”;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七週年的日子,為進一步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以及切實做好防災減災日宣傳工作,提高轄區居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12日上午,延安辦錦江路社群工作人員透過宣傳標語、公告欄張貼宣傳海報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居民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與構建和諧社群的重要性。

  此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週活動,為進一步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透過開展這次宣傳活動,促使轄區廣大居民群眾提高抵禦地震、地質、氣象等災害能力,增強防災減災的責任意識,營造良好的防災減災社會輿論氛圍,為活動打好基礎。

  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簡報4

  5月12日下午,XX區在XX市第二批減災示範建立社群——中央門街道青石村社群,開展了以“你我參與,一起行動,遠離災害”為主題的“防災減災日”活動。區民政局、中央門街道工作人員、社群黨員、防災減災小組成員、社群“一幫一”互動人員等約100餘人參與了活動。成立了人數為32人的社群你助我幫互訪團,志願者代表向全社群居民發出《我們一起行動,人人參與,遠離災害》倡議書,倡導對年老體弱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開展月月見面、季季互訪的你我牽手志願減災救助活動,培養全社群、全社會的自救互救意識。

  同時市地震局聯合區屬各職能部門在山西路小學舉辦了防震減災“江蘇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範基地”授牌儀式,組織全市各小學校長、民政局、科技局、街道、社群工作人員參觀了由“瞭解地震”、“體驗地震”、“應急防護”、“餘震逃生”等生態模仿室組成地震科普館,觀摩了執行速度僅為1分36秒的地震疏散演練。透過一系列活動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互助技能,培養了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