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一項惠及城鄉、服務群眾的一件大事。下面是關於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歡迎閱讀!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一】

  自XXXX年啟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以來,柿溪鄉上下一心,奮力拼博,群眾意識有效提升,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三年來,在全縣城鄉環境衛生各類檢查評比中始終獨佔鰲頭,先後有二十餘批縣內外考察團前來學習取經。XXXX年,該鄉順利透過省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範專案驗收。XXXX年和XXXX年,該鄉連續兩年榮獲“懷化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十五佳鄉鎮”稱號。XXXX年6月以來,該鄉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倡導綠色回收,鼓勵垃圾減量。在垃圾分類減量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據統計, XXXX年1-6月全鄉垃圾清運總箱數為475箱, 7-12月為100箱,共減少了375箱,極大地減少了垃圾轉運成本,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一、抓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柿溪鄉把垃圾分類減量作為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工作的大事、要事來抓。鄉里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政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領導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各村相應成立領導班子,專門負責該項工作。該鄉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減量回收的通知》,制訂了《柿溪鄉XXXX年垃圾分類減量回收細則》,與各村、鄉屬各單位簽訂了《XXXX年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對工作開展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的村和單位,對其責任人進行相關組織處理。

  二、抓引導,強化思想保障

  一是宣傳發動。該鄉充分利用廣播、標語、宣傳欄、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等形式宣傳垃圾分類減量的意義、目的及方法,讓垃圾分類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創新形式。鄉里統一製作了印有垃圾分類知識的小扇子,由鄉村幹部進村入戶發放宣傳,讓廣大村民對垃圾分類減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三是聯絡幫扶。做好黨員示範及“黨員幫五戶”活動。要求“村支兩委”及全體黨員率先垂範,當好標杆,每名黨員必須聯絡幫扶5戶農戶實施垃圾分類減量。

  三、抓投入,強化經費保障

  一是資金傾斜。柿溪鄉加大對村裡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經費投入。XXXX年,該鄉將縣對鄉“以獎代補”資金15萬元在留存5萬元用於鄉環衛生辦日常工作經費外,其餘 10萬元根據各村大小,發放到各村用於環境衛生整治。鄉財政還加大對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資金投入力度,拿出5000元用於有毒有害垃圾回收補貼,拿出14700元資金用於垃圾減量補貼。

  二是扶持回收。該鄉按照“一村一點”的模式設立廢品回收管理站,明確專人負責,專地使用,聯絡專門人員,每月到廢品站回收廢品,廢品按市場價收購,每月一調整。該鄉還建立了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制度,鄉財政拿出5000元扶持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各村將廢電池、廢日光燈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廢油漆、農藥瓶及袋子等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到回收站,鄉里每月按2元/斤標準進行統一回收處理。

  三是配齊設施。柿溪鄉出資15萬元,為每個自然村修建小型垃圾焚燒爐1座,用於各自然村村民日常生活垃圾的焚燒處理。據統計,全鄉共配置垃圾清運車4輛、高標準垃圾箱100個、垃圾桶5800個,建立垃圾填埋場1個、垃圾回收站18個、小型垃圾焚燒爐100個、漚肥池50個,保證了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有序開展。

  四、抓機制,強化制度保障

  柿溪鄉將不可回收垃圾嚴格區分為生物垃圾、建築垃圾、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按照“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原則,引導群眾將生物垃圾制肥、建築垃圾回填、可燃垃圾焚燒、有害垃圾交保潔員集中處理,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培養群眾健康的 “拾圾觀”。

  一是建立倒逼機制。各村以c年垃圾清運箱數的30%為基數,是基數箱數每箱收取清運費30元,超過1箱每箱收清運費300元,每減少一箱獎勵300元。據統計,XXXX年底,該鄉共發放垃圾減量獎金14700元,收取減量罰款5250元。

  二是嚴格考評。柿溪鄉將垃圾分類減量納入每月衛生檢查重要內容,在100分總分中佔分40分,其中10分是評出當月垃圾分類減量示範戶和落後戶;20分為垃圾的回收,即有一定數量的'有毒有害垃圾及廢品回收;10分為垃圾清運箱數。

  三是開展評比。倡導和鼓勵農戶進行垃圾分類,做到能焚燒的一定燒掉,能填埋的一定埋掉,能回收的一定回收,儘量做到垃圾不出戶。每個月各村要評出若干戶為“垃圾分類減量示範戶”和1戶“垃圾分類減量落後戶”,評比情況納入當月檢查內容。對示範戶頒發流動紅旗,並給予適當物資獎勵,對“垃圾分類減量落後戶”要求及時整改,如有生態林及扶貧、低保享受人員暫停辦理相關手續,直到整改落實為止。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二】

  幾江街道結合“城鄉清潔工程和“三創”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為走出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特制定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嚴防環境衛生整治效果反彈,以“三大舉措”努力開創長效治理新局面。

  一、強化目標抓整治

  實行環境整治目標考核制,把整治成效納入年度考核內容,作為評先、評優和獎勵的依據,每月定期不定期對各村(社群)進行督查、評比,對達到環境整治示範標準的村(社群)和長期能夠保持房前屋後環境整潔、美觀的居民戶,給予表彰及獎勵;對整治不力的村(社群)負責人及城管協管人員,給予通報批評,直至效能告誡。同時,要求本轄區內相關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對村(社群)禽畜放養、垃圾亂倒、汙水亂排等進行綜合整治,加快村道公路和社群背街小巷路面的硬化整治工程步伐。

  二、落實職責抓整治

  實行環境衛生治理定路段、定人員、定職責的“三定”責任制,將責任明確到人頭,讓村(社群)幹部、駐村(社群)幹部、包片領導“人人有擔子,個個有壓力”,每月末由市政辦和督查領導小組負責跟蹤和考核,定期進行綜合評比,同時把環衛保潔寫進村(居)規民約,充分調動廣大居民群眾的積極性,大力倡導公眾廣泛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三、“看比學幹”抓整治

  為徹底根治公路沿線和背街小巷衛生死角以及“六亂”等“頑症”,深入開展“看比學幹”活動,即:看周邊鎮街,比自身差距、學先進經驗、實幹扮靚美麗家園,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在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上以“六無”標準為基礎,建立了一套適合幾江實際的操作性強的日常保潔與管理機制,嚴防反彈,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最近訪問